投稿    搜索
找到 广东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 相关景点共 1262
五汪谭氏宗祠
五汪谭氏宗祠
2023-06-18
谭氏宗祠位于广东韶关乐昌长来镇五汪村,是为纪念紫金光禄大夫谭必而建造。谭氏宗词为长方形院落,祠内建筑面积177平方米。分门楼、前厅、殿堂三部分,门楼为庑殿顶牌坊式建筑形制,面阔3间11.4米,进深3间14米,始建年代失考,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间重修
蛇离梯田
蛇离梯田
2023-05-24
蛇离梯田有广东最美梯田之称,位于韶关市仁化县扶溪镇蛇离村委会,隐于青山绿水之间。梯田犹如一幅在不停舒卷着的画面,线条行云流水,磅礴壮观,每年都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每至秋收时节,黄绿相间的千层梯田流光溢彩,伴着浓雾与沐浴阳光,犹如丹青绘彩,让人流连忘返
傅翰奇墓
2023-03-18
傅翰奇(1500—1573),字仕实,号凤山,嘉靖六年贡士,授广东长乐训导
蓬瀛仙馆
蓬瀛仙馆
2023-04-24
介绍蓬瀛仙馆临近九广东铁粉岭站,创立于1929年,属道教全真龙门派,是香港一个最重要的道教丛林。馆内大殿及大堂建筑宏伟,别具特色。花园内的大凉亭可远眺粉岭全景,花园周围有小桥花圃,景致优雅。现在馆内除部分院舍局部开放参观外,大部分都是宣教静修之用
青松观
青松观
2023-04-24
由陆吟舫等人创立于1949年,属全真龙门派,道派溯源于广东广州至宝台。该观初建于九龙伟晴街,1952年迁至弥敦道,1960年在屯门青山麒麟围再建新观。大殿建筑华丽精巧,前有拜亭与大殿相连
曾豫斋墓
曾豫斋墓
2023-04-09
曾豫斋墓位于番禺区小谷围街道金银山南坡广东工业大学内,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曾豫斋墓,曾豫斋墓简介,曾豫斋墓广州市番禺区曾豫斋墓
龙南客家围屋
龙南客家围屋
2023-11-12
龙南围屋(含西昌围、渔仔潭围、沙坝围、龙光围)龙南位于江西省的最南端,毗邻广东和平、连平县,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建县以来,已有千余年历史,是闽、粤及海外客商人的原居地。赣粤高速、京九铁路、105国道三条交通大动脉在此纵横贯通
广州增埗公园
广州增埗公园
2023-11-07
增埗公园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福州路8号,其前身为民国广东银行副行长黄冠章的私家园林对山园,2007年该址被征用建设为增埗公园。由于增埗公园地处较偏僻,很少市民入园,故有广州最寂寞公园之称。园内小桥流水、红墙绿瓦、树影婆裟、绿草如茵,是城区内别具韵味的世外桃源
泰宁古城寨下大峡谷
泰宁古城寨下大峡谷
2023-10-25
该景区处在福建邵武至广东河源的地质断裂带上,是在距今约6500万年的裂陷盆地的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青年时期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其深邃幽长,丹崖斑斓,奇险峻秀,谷内植物茂密
梅关古驿道(梅关古道)
梅关古驿道(梅关古道)
2023-11-13
梅关古道分为两个景区,南边的广东南雄市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40元,北边的是江西大余县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25元。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后来关楼为战争所毁,所以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宋嘉佑年间建关楼后,才有梅关古道之称
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
2023-11-06
小画舫斋位于广东广州市龙津西路逢源大街21号。新加坡华侨富商黄氏家族的别墅,黄景棠于清末改建,落成于光绪壬寅年(1902)。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园林建筑。因内有船厅,故名小画舫斋。1956年,黄氏后人黄子静、黄明伯等将此园林建筑献给政府,让群众旅游观赏
通福桥
通福桥
2023-04-28
通福桥(五眼桥),位于石围塘街五眼桥村,横跨秀水涌,桥长44.6米,宽2.9米,是一座五孔石拱桥,广东人称孔为眼,故又称五眼桥。桥的造型和结构别具特色,宽孔薄壳,五孔以中间一孔最宽,其余四孔稍窄,两边对称。桥两头为台阶式,石级坡度小,便于轿马上落
和平路侨批局旧址
和平路侨批局旧址
2023-04-28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广东侨乡地区盛行着一种与海外交往的特殊文献——侨批(批为潮汕、梅州等地区对书信的俗称,在江门地区又称为银信),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总公署坡头旧址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总公署坡头旧址
2023-06-29
座落在广东湛江坡头区坡头镇政府大院内的法国公使署旧址,与湛江霞山区海滨南路的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隔海相望,共同见证了湛江那段曾经的历史。法国公使署旧址是一座乳黄色外墙的两层小楼,与当地其它建筑物完全不同,具有鲜明的法式建筑风格,整幢楼坐东向西,混凝土结构
韶州府学宫
韶州府学宫
2023-06-19
广东韶州府学宫(即韶州孔庙)在沉寂近百年后重现风采。经过两年时间的修缮,这座千年学宫的主要建筑大成殿日前向市民重新开放。读书耕田,是韶关客家人千年流传的优良传统,从张九龄开始,韶关人一直重视文化和教育,保存至今的各姓族谱,都有奖励子弟读书、考取功名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