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广昌隆——中共东莞县委交通站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中共浙皖特委旧址
中共浙皖特委旧址
2023-07-26
中共浙皖特委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36-1937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何田乡柴家村福岭山上。1936年8月13日,中共开(化)婺(源)休(宁)中心县委在此改组为中共浙皖特委,书记赵礼生。机关设于此
中共修水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中共修水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2023-08-07
中共修水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位于修水县大桥镇朱溪村黄泥塘。1930年9月,中共修水县委在此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周边县党组织负责人也列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红五月暴动以来的工作,部署全县第三次武装总暴动,选举樊策安为县委书记
南石陈公祠——东莞新一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南石陈公祠——东莞新一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2023-06-16
南石陈公祠——东莞新一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位于大朗镇南石区166号侧,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清道光四年(1824年)和2002年两度重修,GPS坐标:北纬22°5702.5,东经113°5545.0,海拔高程26米
广盈仓
广盈仓
2023-07-05
广盈仓位于应县金城镇西关村内,年代为明代、清代。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广盈仓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广盈仓,广盈仓简介,广盈仓朔州市应县广盈仓旅游指南
芦山中共四川省委旧址
芦山中共四川省委旧址
2023-09-11
中共四川省委旧址(芦山县)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在党校中心操场(中共四川省委遗址500平方米)。一般保护以操场为中心四周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周外延至党校围墙。
阳曲县委、县政府旧址
阳曲县委、县政府旧址
2023-05-12
阳曲县委、县政府旧址位于阳曲县大盂镇原上村南巷,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阳曲县东西两山分属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晋西北(晋绥)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以同蒲铁路为界,铁路东成立晋察冀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习称东阳曲县)
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
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
2023-08-07
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长征后,南方各省的革命形势急剧恶化。1935年6月,田英率部至望晓源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中共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任书记;并组建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兼任政委,开辟了以武山为中心的都湖鄱彭游击根据地
中共连江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遗址---关公亭
中共连江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遗址---关公亭
2023-05-24
中共连江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遗址关公亭位于连江县城西郊玉泉山。1929年5月14日,中共福建省委全委会议作出关于《福建政治现状与党的工作总方针》的决议。决议分析了福建政治现状,对全省各县工作予以布置,同时决定:全省分为六个区,福州区以福州为中心
江广桥
广
2023-05-24
广桥位于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镇山村,年代为清。2019年4月19日,江广桥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江广桥,江广桥简介,江广桥河源市和平县江广桥旅游指南
兼六公祠——东莞新三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兼六公祠——东莞新三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2023-06-16
兼六公祠——东莞新三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位于寮步镇泉塘村泉新街5号,GPS坐标:北纬22°5857.5,东经113°5213.4,海拔高程17米。兼六公祠始建年代不详,现保存清代建筑风格,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进合院式布局,面阔9.47米,进深13.08米
东莞粤晖园
东莞粤晖园
2023-02-22
东莞粤晖园以岭南文化代表品牌目标,通过深入挖掘岭南历史文化,从文化积淀中赋予粤晖园岭南文化名园的物质,粤晖园不仅在建筑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独树奇葩
广惠桥
广惠桥
2023-10-21
广惠桥,顾名思义,就是广惠宫前的桥。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将广惠宫霸占为行宫、将广惠宫变身为张王庙后,广惠桥也随之得了个张王庙桥的别名。广惠桥是单孔石拱桥,始建年代不可考,清朝嘉庆和同治年间经历了两度重建
漳浦县委成立旧址
漳浦县委成立旧址
2023-08-07
0漳浦县委成立旧址位于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庵仔自然村马坪中心校。大革命失败后,漳浦一批0人李联星(时任0闽南特委委员、0福建临委执委)、陈元宰等在马坪镇后康村的马坪育才学校以教学为掩护,宣传革命道理,整顿农会组织,发展农民入党,成立党支部
广武旧城
广武旧城
2023-07-05
广武旧城广武旧城(第六批国保)时代:明地址:山阴县张家庄乡旧广武村广武旧城位于山阴县城,距离雁门关5公里。始建于辽乾享元年(917年),明洪武及万历年间(13741619年)重建,原为夯土城墙,明代重修包砖
中共龙门支部成立旧址
中共龙门支部成立旧址
2023-06-06
中共龙门支部成立旧址龙门小学位于安溪县龙门镇龙门村。1934年秋,进步知识青年林师柴回龙门家乡,任龙门小学校长,在龙门、官桥地区办夜校、组织农会,发展党、团组织,在厦门中心市委和安溪中心县委领导下,于1935年1月在龙门小学建立中共龙门支部,支部书记林师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