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庙山头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苏夫人姑庙
苏夫人姑
2023-10-26
介绍:苏夫人姑位于紫帽山北麓,原属泉州府晋江县三十三都常春乡,奉祀泉南民间女神苏六娘。据《泉州府志》记载,在明成化,万历年间对山苏六娘神灵显赫,平战乱、靖倭氛,先后为护国卫生、衍圣崇福夫人,官府于其墓前依制兴建夫人迄今五百二十五年
庙下镇东桥
下镇东桥
2023-10-19
镇东桥位于四明山镇梨洲下村得梨洲溪上,是一座单孔石拱廊桥。桥长7.8米,宽4.6米,拱高4.7米,整座桥用块石砌成。桥上建有廊屋5楹,以供人憩息,其中跨溪3楹,两边各一楹延伸至过道,全长13.2米。桥建于明代。据传,建造者是上痒的僧人
商贤家庙
商贤家
2023-06-20
商贤家是彭氏宗祠,是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包括五云洞、五华、紫金)地区彭姓子孙纪念彭祖之总祠。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用于纪念彭祖而建,属于市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彭祖是殷商时代的贤能人士,因而起名为商贤家。祠内雕龙画栋,收藏有众多名家真迹,艺术品味极高
程村遗址
程村遗址
2023-07-10
程村遗址程村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东周地址:临猗县上乡程村东遗址南北长1150米,东西宽1100米,1987年12月调查,未发掘,据自然剖面观察,文化层厚约1米,地面暴露有豆、盆、瓮等器物残片,均为灰黑陶。遗址保存完整
嵊泗圣姑庙
嵊泗圣姑
2023-07-22
岛上建有圣姑,相传庙主圣姑娘娘是渔民海上救难之神。后摩崖石刻3方,镌大字群贤毕至、海宇澄清等,系清光绪(1875~1908)年间巡海官员等题刻
中漳伏羲庙
中漳伏羲
2023-07-09
中漳伏羲位于长子县城以东十公里的中漳村,现存正殿、朵殿、献殿及两厢等建筑,其中正殿三间四椽元代风格,其他建筑都是清代补建。中漳伏羲正殿大约在明清维修时被整体举高,前檐石柱可见上部接了一米多高,使这座三间小殿显得很巍峨
老戴公庙
老戴公
2023-05-15
长沙老戴公位于望城县星城镇七峰和桑植村。戴公始建于唐朝,据清同治十年《长沙县志》载记,迄今约1300余年历史。相传戴公三圣(戴宗德、戴宗仁、戴宗义三兄弟)均武艺起群,有将帅之才,先后七次受皇封(故该村名为七峰村)
前山坪“上官家庙”
前山坪“上官家
2023-08-04
前山坪上官家为邵武文物保护单位。前山坪上官家位于邵武市和平镇,时代为清代。前山坪上官家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平镇:和平镇位于邵武市西南,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2.1万。和平镇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越族先民在此拓土定居,繁衍生息
南台上遗址
南台上遗址
2023-10-09
南台上遗址位于原州区开城镇郭村六队王家庄。2019年7月31日,南台上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东、南侧各外延10米至村间道路,遗址西侧外延50米距河道200米处,遗址北侧外延至固原市区至六盘山长征景区旅游公路50米处。
伊尹庙
伊尹
2023-10-28
伊尹位于莘县县城内。伊尹,名挚,商初大臣。《孟子·万章上》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其生于空桑,长于伊水畔,成年后曾躬耕于九莘之野。清光绪十三年(1887)《续修莘县志》载:莘之北门曰伊尹田,伊尹田之北八里有莘亭,世传伊尹躬耕处也
宾阳炮龙老庙
宾阳炮龙老
2023-09-03
炮龙老是位于宾阳县卢圩镇的老城区中心一个庙宇,占地十几亩,是古代传统用来祭祀的地方。也是现今县城的各地的人每年正月十五到庙里进行祈福、祈求来年的丰收等活动地点。庙里供奉着财神,八仙等神仙神像。宾阳炮龙老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该原名叫三皇
下梅岭庙
下梅岭
2023-10-19
下梅林是慈溪历史上抗击外寇入侵的重要纪念性建筑。明嘉靖年间,浙江沿海屡遭倭寇侵犯,龙山雁门一带受害尤甚。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宁绍参将衔率兵赴龙山城,会同阮鹗、俞大猷、卢镗等多次与倭寇在金家岙、雁门岭、王家团、邱家洋、龙山所一线鏖战,杀得倭寇闻风丧胆
麻姑庙
麻姑
2023-09-02
麻姑位于承留镇东玉阳山南麓的山谷之中,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周围怪石嶙峋,花木掩映,溪流潺潺,泉水叮咚。据明代《麻姑宝卷》载,麻姑原名侯真定,四川金华县人,盛唐道姑。15岁入王屋山,拜玉真公主为师学道。尊师命终日担水浇麻,因名麻姑。后得道仙逝于泉上
内丘牛王庙
内丘牛王
2023-07-03
牛王位于内丘城西13公里王交台村南一土丘上,现存为清代建筑。大殿中间供奉着牛王、五道、土地三位神仙(民间也称三圣),牛王居中,五道在左,土地在右。三圣下边是牛王爷的两位助手,左边是专司牛马等牲畜疾病的专职兽医赵医生、右边是专司放牛、训牛的牧童小张
天福庙
天福
2023-06-29
天福原址位于雷城东门,民国元年迁今址东洋土龙河畔。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乡民陈光瑞等倡建,原为北府神祠,有匾福国庇民,现祀雷祠三殿。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守道陈嘉善倡修,并添设雷祠三殿于中座,洪泮洙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