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张家河墓群 相关信息共 7500
肥泉村张家大院
肥泉村张家大院
2023-09-10
肥泉村张家大院位于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年代为清、民国。肥泉村张家大院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大院坐北朝南,东西四纵排列,具有典型的儒家文化特色,院落之间由两个三门相照和一个五门相照遥相呼应
太子河沿岸洞穴群
太子沿岸洞穴
2023-03-24
太子沿岸洞穴中,既有早期遗存,也有晚期遗存。其中,马城子B洞遗址,位于本溪县南甸镇马城子村,洞内上层为青铜时代墓地,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3年进行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址1处,平面呈圆形,东西两侧边缘分别有红烧土台
辉发河上游石棚墓
辉发上游石棚
2023-05-22
辉发上游石棚位于吉林省通化市辉发上游的梅河口市、柳河县境内。辉发是第二松花江流域中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其主要流经吉林省南部和辽宁省东部。在辉发上游的两条主要支流——一统、三统流域分布众多的石棚墓葬,现行政归属分属于通化地区的梅河口市和柳河县
箭厂河革命旧址群
箭厂革命旧址
2023-08-31
箭厂乡位于鄂豫两省的结合部,与湖北省红安县毗邻,距县城12公里,乡政府驻箭厂。箭厂清朝以前名叫百步桩,因过河无桥,竖石桩90余个,故得名。清初,该乡王大屋有个名叫王学举的明末武进士,联名周围武举18人共同抗清,在此练兵,设厂造箭,因此取名箭厂
河山岩村古民居群
山岩村古民居
2023-05-24
山岩村位于新田县金盆镇,离县城约36公里,东邻宁远太平镇龙眠洞村,西邻骆铭孙村,北邻青山坪村,是新田、宁远、蓝山、嘉禾,四县交汇之地。村内现存58座保存较完好,微派风格的古民居,整个古建筑群布局集中,建筑严谨,规划科学,底蕴丰富,极具历史人文价值
张家祠堂正厅
张家祠堂正厅
2023-05-20
张家祠堂,建于明代中期,位于句容市后白镇芦江村,为明代南京云南道御史张绅所建,作为张姓祖祠。张绅祖籍河北清河县,系汉留侯张良后人的一支,西晋司空张华为奸人所害,其孙张舆避难江左,于永嘉元年渡江,咸康四年卜筑戴亭(现句容边城镇戴村),为句容张姓一世祖
金河寺悬空庵塔群
寺悬空庵塔
2023-07-01
寺悬空庵塔,年代为元、明。位于河北省蔚县小五台山金河口峪内,现存历世禅师之灵塔6座,均为砖仿木结构。建筑风格、形式及特点为辽代建筑。其中第4号塔是佛教教派临济正宗廿四代传人资中政公灵塔。当地群众俗称南、北塔林,据说原有明塔72座,暗塔72座
北张家巷雕花楼
张家巷雕花楼
2023-04-01
张家巷雕花楼既沈宅。北张家巷九号沈宅内,有两座精巧别致的小型雕花楼,比东山雕花大楼早建七十多年。整个楼厅,雕有云彩、花卉及飞禽走兽。底层廊檐下,六根角撑上,刻有成对的狮子头、蝙蝠及仙鹤含灵芝等凸雕装饰,图形十分纤巧秀丽。所有窗格,花纹众多
刘家崖墓群
刘家崖墓
2023-06-08
刘家崖墓东周,位于随州市均川镇柳树村,面积约3万平方米,曾经发掘,出土一批珍贵的青铜礼器、玉器、金器和陶器等。该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相当重要价值。(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张家窝食用菌休闲园
张家窝食用菌休闲园
2023-03-12
张家窝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镇房甸路两侧,是天津市现代农业重点示范园区。按照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要求,我们聘请了中国农科院有关专家对园区5000亩土地进行了整体规划
探寻新巴尔虎右旗神秘的石板墓群
探寻新巴尔虎右旗神秘的石板
2023-07-28
探寻新巴尔虎右旗神秘的石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古代敕勒人对草原风光的生动描写,如今这样的景象只能在呼伦贝尔看到了。新巴尔虎右旗(简称新右旗)是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23个牧业旗之一,位于祖国东北边陲(东经115°31′—117°43′
道佐乡吴家祠堂墓群
道佐乡吴家祠堂
2023-04-13
道佐乡吴家祠堂位于邛崃市,年代为清代。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基中字库为中心,东、南、西、北四周分别外延20米;保护范围外四周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脚木足河流域古遗址群
脚木足流域古遗址
2023-09-13
脚木足流域古遗址(马尔康县)1.达维村遗址保护范围:东至地亚迭沟,西至库拉低沟,北至确玛山山脚,南至脚木足北岸内。2.代基村遗址保护范围:东至草登寺院转经廊,村委会活动室向西外延500米,北至山脚,南至坎下村口机耕道以内
许三湾城及墓群
许三湾城及
2023-10-06
许三湾城及遗址位于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发掘于1958年,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遗址。许三湾城址平面为方形,城东西长66米、南北84米,南面开门,有瓮城。城内有建筑基址
张家凹
张家
2023-07-09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太行山上》这部电影,不知道有多少人仍旧记得且还在弘扬太行精神,不知道有多少人依然在回顾着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中坚强不屈的太行军民。在那个年代,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事迹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