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张李则沟红军医院旧址 相关特产共 1776 条
苍溪脆李
2023-07-07
苍溪脆李:苍溪脆李是苍溪名优特色水果,种植脆李是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苍溪县有着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的气候特征,高山壁立,峡谷幽深,生态环境良好,苍溪县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苍溪脆李果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40g,果粉厚,果皮紫红色,独具芳香,质地爽脆,地域特色
巫山脆李
2023-07-04
巫山脆李:巫山脆李又名巫山大李子,脆李,经考证,种植始于唐宋年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巫山脆李果形端庄、质地脆嫩、汁多味香,产品远销四川、贵州、湖北等地,2012年,巫山县与西南大学建立了县校合作关系,借助西南大学的技术、人力资源,立足自身土地资源、气候、交通
运山脆红李
2023-07-07
运山脆红李:时值八月初,运山镇特色水果脆红李已成熟,吸引各地水果商贩前来收购。脆红李品种由贵州引入,苍溪县境内仅运山种植。据悉,该果果实玲珑圆润,单果重30~40克,最大单果重50克。果皮紫红色,果肉黄色或偶带片状红色。缝合线正,缝沟浅,果点黄色,较密,大小均
李庄白肉
2023-12-05
李庄白肉:李庄白肉,全名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四川宜宾历史文化名镇李庄的汉族传统美食,选用皮薄肉嫩、肥廋比例恰当的长白山或约克或巴克夏猪肉,加以多种酱料制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等特点。李庄白肉选料精、火候准、佐料香,特别是刀工片制,堪称一绝。成菜白
聊城玉皇李
2023-09-30
聊城玉皇李:【玉皇李】主要分布在聊城市西部郑家乡一带,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据传:清朝初年,郑家乡小屯村有个叫刘传魁的贡生,曾把该种李子进贡给皇帝,故得名为玉皇李。玉皇李以桃或杏作砧木嫁接李子苗而成。树形开张,树体矮小紧凑,适于密植。玉皇李适应性强,抗干旱耐
三元酥李
2023-07-09
三元酥李:三元酥李是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三元镇的特产。三元镇酥李向来以酥脆、香甜,果大、色泽佳、口感好而名扬四方。三元镇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土质对脆李的生长极为有利,三元镇酥李向来以酥脆、香甜,果大、色泽佳、口感好而名扬四方。三元镇近几年来共种植了4000多亩的
九阡李
2023-12-12
九阡李:九阡李九阡李是我县独有的优良果树资源,以其果品早熟皮薄,色泽鲜亮,质地脆嫩而味香甜,口感非常好的特点,享誉省内外,据贵州大学农学院生化室测定,其总糖含量9.52—10.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深受省内外消费者及水果树专家的好评,其果实成熟期5
衡山白糖李
2023-11-01
衡山白糖李:传统名贵水果品种。产于衡山县,有300余年载培历史。果实扁圆形,外皮黄绿色,皮薄而坚韧,果肉致密,黄白色。6月成熟,果实中等大,单果重30克左右。供鲜食,肉脆、核小、味甜、汁多、纤维少。亦可加工成罐头、李干、果脯、果酒等。李于耐贮,有解渴提神之功能
平顶香李
2023-10-01
平顶香李:肥城平顶香李是肥城市独有的珍贵资源,为国内稀有果树品种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由于历史原因,在解放前后的果树生产中,果树专家和技术人员只能在资料中查阅到品种介绍,却从未见到过栽培记录,长期以来,广大技术人员和专家教授都认为平顶香李这一名物品种已经
江安大白李
2023-12-05
江安大白李:江安大白李历史悠久,又称赶场山大白李,以桐梓镇赶场山种植的品质最佳,其肉质细脆,果汁充足,核小肉厚,完熟离核,品质上乘,丰产稳产,是江安地方传统特色产品,多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国内享有名誉。曾是皇家贡品,被全国农业高等院校教材认定为全国地方
李厝蔬菜
2023-11-10
李厝蔬菜:李厝蔬菜外砂镇李厝村素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经验。近年来,该村芫荽、芹菜、葱等种植向专业化发展,涌现了一批种养大户,其中种植5亩以上40户、15亩以上20户。全村年销售芫荽、芹菜、葱2000多吨,年可创值300多万元。该村的芫荽、芹菜、葱还畅销省内诸多市
张庄油栗
2023-09-29
张庄油栗:张庄油栗是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张庄镇的特产。张庄油栗是中国板栗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因其皮薄油亮、脆甜口香而得名。张庄油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张庄油栗主要分布在邹城市张庄镇境内,是油栗的原产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738117°2228,
张汪板鸭
2023-12-09
张汪板鸭:张汪板鸭,是枣庄的传统名吃,经过轻火慢炖和流程工艺煮制而成,具有风味独特,鲜嫩可口,肥而不腻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可与南京鸭王、北京烤鸭媲美。
中华童子李
2023-10-20
中华童子李:童子李主产于恩施市三岔乡。由于其结果投产早,果大质优、丰产、稳产、适宜性强等经济性状十分突出,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童子李果实似心脏,果面光洁,果粉薄、缝合线浅,果大,平均果重67克,果肉黄色,质地细脆多汁有香气,酸甜适度,核小,粘核,可食率
张洋姜
2023-12-09
张洋姜:腌菜又名酱菜,四川腌菜,源远流长。我县临邛镇的张文芬夫妇,继承传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认真选料,注重卫生,精工细作,把洋姜晒成半干,加菜油、精盐,调匀装坛,封口腌制,售前再加多种调味品即成。他们所腌制的洋姜、酱萝卜成品,皮色鲜,形完整。鲜香脆嫩,微带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