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张格庄村楜秸地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崖口遗址
2023-06-25
崖口遗址位于南朗镇崖口村海边沙丘上,主要出土的历史遗物有泥质灰陶瓮。据考究为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文物。其形体较大,通高为59厘米;口径为35厘米;烧制火候较高,胎质较硬;器物多为侈口、卷沿外翻、广肩、深腹、下腹瘦长、斜收成小平底
走马岗遗址
2023-06-18
走马岗遗址位于韶关市五里亭良村。年代为商时期。1960年、1985年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两次进行发掘。发现不规则圆形竖穴窑两座,半地穴式居住址一处,有火塘、柱洞等遗迹。出土陶器有夹砂与泥质两类,器种有釜、罐、盘等,形制以圜底或圈足器为主
山城台遗址
2023-05-30
山城台遗址位于兰州市红古区红古乡镟子村北约4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面积约2.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1.1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褐陶片,夹砂陶饰绳纹、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宽带纹、垂帐纹、叶纹、变体蛙纹等
临江窑遗址
2023-08-13
临江窑遗址(含马蹄窑,釉料淘洗池、蓄泥池,陈腐池,蓄釉池,灰坑,品字形淘塘)五代至明末瓷窑。窑址在江西省吉安市天玉镇临江村簸箕岭,与永和窑隔江相望,走水路十五公里,是吉州窑的窑场之一。即为《景德镇陶录》记载的吉州分窑
半山书院遗址
2023-08-11
半山书院遗址半山书院始建于北宋时期,在村东明珠峰东南半山腰,原名为云峰书院,王安石祖父王用之去世,安石随父亲王益从韶州返故里居丧,曾在云峰书院就读三年。因王安石号半山,后人则更名为半山书院。王安石在书院就读时,曾吟七绝一首,题为《云峰早照》。
七里碉遗址
2023-08-01
七里碉遗址位于龙潭乡杜埠村七里组15号东侧1米处。寨墙皆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沿山脊自北向南伸及河谷。山脊北高南低,地势险要利于扼守,军事防御作用十分显明。该石墙为南北走向,墙高2米,总长约1100米,厚0.8米,其中,一段长100米的寨墙保存较好
大荔人遗址
2024-01-15
大荔人遗址1978年3月21日,陕西省水利局刘顺堂在段家乡解放村(原名王家村)甜水沟东崖洛河三级阶地的砾石层(第三层)中,发现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人头骨化石。经国家古人类学者多方考证,确定其为早期智人中的较早类型,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具体时间约在20万年左右
萧城遗址
2023-11-12
萧城遗址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又称为萧城、驻马城、歇马城、盔安城,是宋代遗址。中文名:萧城遗址地理位置: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材质:土俗称:萧城、驻马城、歇马城、盔安城批准单位:国务院批准时间:2013年批次: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属时代:宋编号:702591
明王台遗址
2023-05-27
明王台遗址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大有街花井崖北侧通真观内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小明王韩林儿称帝即位的宫殿遗址,故名明王台。该遗址于1981年9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55年(至正15年)二月,刘福通自砀山夹河迎韩林儿到亳州,拥立为小明王,尊其母杨氏为皇太后
大明宫遗址博物馆
2023-05-04
大明宫遗址博物馆位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轴景观中心地下,采用半地下结构设计。这是一座以展示唐代大明宫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分序厅、千宫之宫、如日之升、万国来朝、守望辉煌几个展厅展出了大明宫遗址出土的文物、相关资料以及大唐皇家使用的用具、器皿等
海城仙人洞遗址
2023-07-12
海城仙人洞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孤山镇孤山村东青云山脚,为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40000年至20000年,遗址已发现石制品近20000件,包括大量的石核、石片与废片。石器主要是石英加工的各类中、小型的刮削器、尖状器、钻具及雕刻器等
汉长安城遗址
2024-01-12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城西北约5千米处。在西汉200多年中,这个城市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在西安建都的13个王朝中,10个王朝以汉长安城为都。汉长安城遗址也是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
大溪文化遗址
2023-10-12
1979年在南县河口乡新湖渔场的南湖氽水管附近,发现了一批石刀、石斧等磨制石器,经考证,此处是新石器晚期的大溪文化遗址,后南县人民政府将此处定名为新湖遗址,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北河口乡的淤积层下,又发现了商周文化遗址。
辽宁温泉之旅——东方华地城湿地温泉度假区
2023-12-04
辽宁温泉之旅——东方华地城湿地温泉度假区:东方华地城湿地温泉度假区是集旅游观光、温泉疗养、生态农业、商务会议、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贵宾接待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方华地城坐落于渤海之滨,三河之口,以其得天独厚的湿地景观、丰富的
全垌遗址
2023-05-06
全垌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地带。遗址北临圣水域河,西部被窑场取土破坏,破坏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北部断崖上发现灰坑及文化层。灰坑形状不清,填土为灰褐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能看到有陶片等包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