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张祥发大院原名董家大院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赤松亭遗址
2023-10-12
原名赤沙亭。相传汉代张良晚年挂冠出家,一度在此筑台炼丹。赤松亭建于7m平台之上,四面环水,为洞庭湖区一大景观。解放后,因缺乏管理,亭内原有塑像及法器等大部被毁,寺房亦为机关所占,现仅存残貌。
太平粮仓(乾益升粮栈)
2023-05-14
太平粮仓原名乾益升粮栈,最初为清末长沙富商朱昌琳(原国务院总理之曾祖伯父)于咸丰年间开设,此处即是遗址。太平粮仓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其立面造型运用了西洋近代建筑手法,而山墙做法又具有明显的长沙地方特征,已被列入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单
金刚座舍利宝塔
2023-05-13
五塔寺原名慈灯寺,五塔的正名是金刚座舍利宝塔,为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金刚在梵语中是坚固的意思,上立五塔表示是五方的佛主,其形式来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的精舍
南十方院
2023-05-12
在太原市迎泽区桥东街道办事处南巷社区红土沟南,原名白云寺,建于明初,万历年间增修,清康熙年间建藏经阁。因临近狄村白云飞处古碑,巡抚图纳改名白云寺。又因太原城北门外有禅院曰十方院,故通称此寺为南十方院。寺院宏敞,风景清幽。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佛塔寺
2023-05-03
佛塔寺,原名尊胜塔院,坐落于文笔山左支尽头处的塔院山中。《康熙鸡足山志》载,尊胜塔建于公元1683年(明崇祯戊寅年间),为丽江知府木靖与悉檀寺僧人道源、道真所建。从1689年到1963的的274年间,该寺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茸
观音风景区
2023-04-24
甘泉寺原名观音寺,光绪年间,庙旁忽见涌泉,泉水甘甜清冽,据闻可治百病,乡民竞相至此取水饮用,观音寺遂改名为甘泉寺
西望洋圣堂
2023-04-23
西望洋圣堂原名卑拿圣堂(PenhaChurch),卑拿在葡萄牙文意为位于海边之山岩
东科寺
2023-04-20
东科寺亦称东科尔寺、洞阔寺,都是藏语的译音名称,原名全称东科尔具善0洲,座落在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东科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名东科尔佛教讲修洲。寺南沿河松柏成荫,白杨挺拔,风景秀丽。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四世东科多居嘉措创建
清云山定光寺
2023-06-21
原名清云寺(又名罗堂庵),清道光十年秋(1830)高僧宽鉴重修。道光中夏(1853)南澳迭石岩黄檗宗传人仁智大师渡海参学时,再三叮嘱门下,务必使宝刹生辉
濂溪阁
2023-06-14
原名文昌阁,位于湾里街,潇水河畔,古城墙下。是道州古建筑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文昌阁祭祀文昌帝君,又是昔日文人聚会的场所。阁为六角形,共三层,飞檐翘角,庄严、典雅。1944年毁于日军炮火,只存阁基,为弘扬传统文化,展示道县时代风采,2002年原文昌阁改为濂溪阁
胡沁园故居
2023-06-12
胡沁园(1847.5.23一1914.5.23),原名庆龙,字云涛,派名自倬,行寿三,沁园是他的别号。清光绪监生。为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语文学家胡安国(1072—1137年)的后裔
大渔村王氏宗祠
2023-06-11
元代毁于战乱,明永乐时进行过大修,清康熙至光绪年间先后六次维修和扩建,原名楚南第一家
许明清烈士墓
2023-06-08
许明清烈士墓许明清烈士墓位于城关镇北大街走马岗,烈士原名陈玉虹,浙江平湖县人,1946年6月随中原突围部队到竹山县留任为竹山县地下县长,同年10月在房县麦浪坪与军激战中被俘,后被活埋于走马岗。县政府曾于1966年、1981年两次对烈士墓进行改扩建,并建纪念碑
国光楼
2023-06-01
原名尊经阁,明隆庆六年(1572年)始建,以后多次维修,清嘉庆年间重修时,更名奎光楼,辛亥革命始名国光楼。楼基座系砖石垒成,高5.4米,长19.3米,宽14.3米。基座中有东西走向券门1道。楼身2层,重檐翘角,工艺精湛
包氏宗祠
2023-07-28
为北宋名臣包拯的家族祠堂,南距包拯出生地小李蛮村(原名小包村)仅2公里。始建于宋,现存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筑。祠堂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景色秀丽。奇特的是,一般宗祠均大门朝南,唯该祠是大门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