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归德乡公所战斗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望夫归
望夫
2023-06-27
望夫位于金渡镇砚坑管理区巴殊村西江岸边羚羊山顶。山峰之上有一巨石,这块巨石犹如妇人站立并背着小孩,朝西眺望,远远看上去,形态毕肖。相传,古代高要有个名叫黄十五的青年,因家乡连年水灾,生活无着,迫于无奈离别了妻儿到广西百色地区谋生,一去五年,音讯全无
智毙大炮焰战斗遗址
智毙大炮焰战斗遗址
2024-01-11
智毙大炮焰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溪山镇软坑村老软坑街(现软坑小学一带)。溪山镇原软坑乡有个小圩场,国民党软坑乡府和联防队就驻设此地。软坑乡联防队队长叶盛焰,绰号大炮焰,他仗着国民党匪军的势头和率领有七八十人的武装,在乡间欺压群众,无恶不作,人民群众对其深恶痛绝
贺甲战斗纪念馆
贺甲战斗纪念馆
2023-05-20
贺甲战斗纪念馆原址为贺甲祠堂,始建于民国初年,是抗战时期由陈毅、粟裕等领导下的新四军一次威震江南的战斗遗址。贺甲战斗是苏南抗战时期新四军反扫荡最激歼敌最多、影响最大、意义最大的一场战斗
中共罗源县应德支部遗址
中共罗源县应支部遗址
2023-06-03
中共罗源县应支部旧址位于罗源县白塔乡应村。1930年,罗源人张瑞财经中共连江县委书记杨而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31年5月,罗源县党员人数发展到10多人,在应成立中共罗源县应支部,即罗源县第一个党支部
马厂归
马厂
2023-07-09
马厂:马厂归因生长在鹤庆草海镇高海拔冷凉地区马厂村而得名。自1901年从我国西北部秦岭引进后,经过100多年的种植发展,现以个大、肉肥和挥发油含量高而居全国当归之冠。其最大的鲜头单个重量在550克,晒干后约重200克,最大的鲜全归重量在1000克以上。马厂
龙归源
2023-02-27
源景区是武夷山大安源风景区的一部分,这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故有天然大氧吧之称。沿着一条小径,在林中盘旋而下,不久便到了龙源的谷底。两条30多米高的瀑布飞泻而下,导游告诉我们,因为左边的瀑布像一条腾空而飞的白龙,右边的瀑布像一只凤,故称龙凤瀑
赵川镇前坡岭战斗遗址
赵川镇前坡岭战斗遗址
2023-10-03
赵川镇前坡岭战斗遗址位于赵川镇,距商南县城86公里,2002年10月投资60万元建成前坡岭战斗英雄纪念碑,碑高19.74米,纪念场地长46米,宽7米,总占地322平方米,正前、左右方均有台阶。王锋(在中原突围中负责接应工作)同志题有前坡岭战斗纪念碑
伏击日寇采矿调查班战斗遗址
伏击日寇采矿调查班战斗遗址
2023-03-28
伏击日寇采矿调查班战斗遗址,位于通化县果松镇七道沟村的白砬子沟门,距村中心1.5公里。日寇侵占东北后,疯狂掠夺各类资源。1935年6月,日寇向七道沟铁矿派去了以日本人野田笃为首的采矿调查班
归流河酒
流河酒
2023-06-16
流河酒:流河酒质量技术要求一、原辅料1.高梁:产自产地范围内红高梁,其淀粉含量应达60至62%,单宁含量5%以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2.玉米:产自产地范围内玉米,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大米、小麦、豌豆: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4.中温大曲:质量符合国
茶活苏区反“七县会剿”战斗遗址
茶活苏区反“七县会剿”战斗遗址
2023-06-19
茶活苏区反七县会剿战斗遗址为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茶活苏区反七县会剿战斗遗址位于龙川县上坪镇茶活村。1932年8月,广东军阀陈济棠令一主力团,会同龙川、兴宁、五华、平远、寻乌、定南、和平等七县的地方武装共五千余人
胡家台战斗遗址
胡家台战斗遗址
2023-04-06
2012年8月1日,仙桃市西流河镇隆重举行奠基仪式,开建新四军胡家台抗战遗址纪念碑及纪念广场。建成后,该遗址有望成为当地著名的爱国主义及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基地和红色景点
龙归冷水肚
冷水肚
2023-11-16
冷水肚:龙冷水肚,其名平俗,但美味共赞。这个菜色以前还未列到粤北谱之中,是近几年来尝用者交口称好而广为传开的。作为韶关市民,上至1,下至百姓,大多有过不嫌远乡村里,专程亲尝之行。有些还尝一次馋,隔三差五再来。烹制猪肚,大都作为卤味,汤料食用,如要使其成为
杨木桥子战斗遗址
杨木桥子战斗遗址
2023-03-31
南去二十一公里到杨木车站,折向西北再行四公里,在深谷之中有一块不小的开阔地,这里就是当年抗日联军曾痛击过日伪山林警察队的战场—杨木桥子(现名胜)
夜袭阳岔工事区战斗遗址
夜袭阳岔工事区战斗遗址
2023-03-28
夜袭阳岔工事区战斗遗址,位于集安市太王镇阳岔村沟里。现有铁路桥1座,日伪修建桥头碉堡1座及日军工程师住所1处。目前,该铁路桥仍在使用。老岭河流经此处,河水清澈纯净,为集安市区主要水源地。通集铁路和集锡公路从此处通过,交通便利
漳龙赤卫团战斗遗址
漳龙赤卫团战斗遗址
2023-05-28
漳龙赤卫团战斗遗址位于华安县高车乡际头村坪溪自然村。1936年6月,老红军邹天宝、邹天水从龙岩回华安后成立了漳龙赤卫团,对外称打猎队,人员100多人,活动于华安、南靖一带。此后,邹天水多次同闽南特委联系,带领漳龙赤卫团在当地坚持革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