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忻州有一处小众景点旅游体验不输忻州古城是阎锡山的居住地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大理独头大蒜
2023-12-22
早在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记录有现洱源县右所地区种蒜历史,记有湖中渚田甚沃,种蒜大如拳而味异;以及康熙、雍正、道光、光绪年间的云南大理方志篇物产中均记载有大蒜。但过去由于受自给
韭汤
2023-12-10
韭汤:韭菜又名韭、起阳草、长生草,现代人又称其为蔬菜伟哥,其中韭菜坪的野生韭尤为珍贵。《本草纲目》记载:韭菜有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之效。对遗精、早泄、阳痿、腰扭伤、痛经、遗尿等有一定效果。韭菜坪原汁韭汤系选取贵州第一峰韭菜坪(海拔2900.6米)绿色无公
乌石酱油
2023-11-23
乌石酱油:五十年代中期,广西首府南宁召开了一个有中央首长参加的盛会。与会人员听说陆川有土特产——乌石酱油,便派一辆专车前来乌石采购,运了满满一车回去。此后,乌石酱油名声大震,每年前来要货、订货人络绎不绝。乌石酱油虽然年年增加产量,但仍供不应求,满足不了广大用户
四叶参
2023-10-01
四叶参:四叶参又名羊乳、泰山参,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干燥根。多年生草质藤本,有白色乳法。根肥大,纺锤形或圆锥形。茎细长、缠绕,多分枝,光滑无毛,上面绿色,下面被白粉。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花冠种状,外面乳白色,内面黄绿色有紫褐色斑晕或紫色。蒴果圆锥形,熟时顶端3瓣
聊城毛笔
2023-10-01
聊城毛笔:聊城毛笔制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中叶境内有制笔工人1000余。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进京会试,即选用聊城上等毛笔。康熙皇帝曾用聊城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神光钟暎匾额,足见聊城毛笔在当时已享有盛名。聊城所产毛笔有200余种,大小不一。按规格区分有
单县羊肉汤
2023-09-28
其主要特点是汤白汁浓而不显油花,鲜美合口,食而不腻(菏泽)山东单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南有黄河故道,北有贯穿全境的大沙河。这里水草丰美,绿树成荫,阳光充足
藏红盐
2023-07-12
藏红盐:藏秘紫红盐神奇疗效主要原料:青藏紫红盐、虫草、红景天、美人花、消脂石等味辛咸,有高原温泉特有的气味(正是此味,方显奇效)。名称:藏秘紫红盐(克银王)软化角质、缓解银屑病、过敏性皮炎、湿疹,抑制肌肤湿痒。对缓解牛皮癣有非常好的效果。名称:藏秘紫红盐(通用
云南鸡油菌
2023-07-09
形态特征:菌盖直径1.55cm,中部微下凹,有微细绒毛,边缘波状内卷。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后来变淡鲑色,厚而窄,双分叉,稀,延生。菌柄长35cm,粗0.51cm,有不规则的小
野生河鱼
2023-07-07
野生河鱼:野生河鱼长岗镇茶花村出产一种野生河鱼,名黄剌丁,该鱼全身无鳞片,呈黄褐色,鱼鳍处长有坚硬的骨头,容易刺伤人体,鱼嘴处长有胡须,成年黄剌丁长约25厘米,重约0.6kg。该野生河鱼肉味鲜美,口感上佳,富含多种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适合多种烹饪方式。由于近
响油鳝糊
2023-08-29
响油鳝糊:响油鳝糊指烹调后的鳝糊端上餐桌,热油尚在盘中辟叭作响,素称特色名菜。江南水乡,黄鳝遍及河道水滩甚至田间沟边。苏州菜肴中以黄鳝为原料的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有刺毛鳝筒、生炒鳝片、爆鳝丝等等,响油鳝糊有名就在响油上。取活的鳝经沸水烫泡后,划出鳝丝,将炒锅内熟
虎门麻虾
2023-11-17
我们东莞临江面海,水产特别丰富,海鲜也是我们这里饮食的一大特色了。东莞除了出名的膏蟹,还有重壳蟹、赖尿虾、石斑鱼等等。清人《竹枝词》有云:西风报道明虾美,还有膏黄蟹更淝,此为食家之语。麻虾,形似弯月,细长匀称,大者如食指,有透明
大田柿花
2023-11-12
大田柿花:大田柿花大田柿花产于五华县大田镇的果合柿(加工后称柿饼、柿花),有300多年的历史。大田柿花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果大、核小且少;二是肉厚质软,色泽橙红,味似蜂蜜,久藏不硬化;三是营养丰富,含有转化糖及游离酸,甘露醇及维生素C等,有润肺、健胃、降血压等药
襄樊凉面
2023-10-25
襄樊凉面:襄樊人有句名谚:冬至包面夏至凉面。凉面也叫麻汁面,为襄樊人夏季最喜爱的主食,因其制作简便,吃起来清凉爽口,已成为襄樊的大众化食品。据传,唐代民间即食凉面。杜甫有诗曰:新面来近市……经齿冷于雪,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凉面的吃法,《清稗类钞》中记载:率
葛村榼子
2023-10-10
葛村榼子:葛村榼子即墨民间有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用面粉做成鱼、桃、虎、元宝等象征吉祥的面食品的风俗。1802年,王家葛村(今属龙山街道)王丕良根据这一风俗,自己设计图案,用圆凿、弯铲等刻制而成面模(俗称榼子)。模内花纹清晰,有荷叶、莲蓬、金鱼、桃子、元宝等多种图
姜湖贡米
2023-10-06
姜湖贡米:在鲁南地区郯城县西南部有一个以盛产水稻和稻田养蟹而闻名遐迩的乡镇——归昌乡。据史料记载归昌乡古时称为兴隆镇,周代周文王姬昌曾带兵在此作过长时间的休整,后为纪念文王(姬昌)访贤归来,更名为归昌,后又因该乡盛产水稻而改称稻田乡。在乡驻地东南2公里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