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成都好吃的地方排行榜不只有锦里和宽窄巷子这些老街巷更巴适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三刀子
2023-06-27
三刀子:三刀子是一种普通的甜点,也称蜜三刀。每块三刀上方有三道刀痕,故取其名。它是用糖、油裹体的一种食品,个与个之间扯扯拉拉粘连着糖液,非常甜。三刀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表面密密麻麻镶了一层白芝麻,蜜里透亮,大方坦然,内心实在。外面的酥皮是红彤彤的,咬开以后又糯
自来红自来白
2023-06-09
自来红自来白:自汉代以来一直采用的阴历纪年,把一到三月算做春季,四到六月为夏季,七到九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是季的一半,故称中秋。中秋节在两汉时代已初具雏形,至唐代已出现观月、赏月的习俗。到了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日里要祭月、拜月、赏月及吃月饼。
葛花
2023-10-23
葛花:葛花:立秋后当花未开放时采收,去掉梗叶,晒干,常饮葛花茶可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等。用其烹制菜肴不但味道鲜美,且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
盂县红小豆
2023-06-14
年产400吨,特点是含蛋白质脂及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用其煮粥、熬汤香甜可口;磨粉做面条白、软、薄、长,不涩不糊,易消化,其中红小豆有消肿、解毒之功效。
味缘冰粉
2023-12-04
味缘冰粉:在彭山说起冰粉,上了年纪的人都有很多回忆:文革时期冰粉是知青们的知己,改革初期冰粉是大家的夏天最爱的消费品。每一个人的童年回忆里都有冰粉!据考察,冰粉始于明清时期的武阳(今彭山县),清朝中期传遍四川,盛于晚清时期,在文革时期达到鼎盛!那时彭山遍种冰粉
清水筒仔米糕
2023-07-14
清水筒仔米糕:清水镇上众多的筒仔米糕店号里,要属王塔米糕与阿财米糕最有名。位在台汽客运站旁的王塔米糕已有40年历史,是清水镇上最著名的米糕老店,饱满的米粒拌着五花肉、蚵仔、虾米、葱酥,淋上特殊酱料,浓浓的香味令人难忘;而30余年历史的阿财米糕,则凭藉着料好、实
四月初八彩色糯米饭
2023-07-08
四月初八彩色糯米饭:农历四月初八,这是布依族纪念耕牛的节日,这天家家要吃彩色糯米饭,其做法是将糯米分别放入一些可食用的黄花草枫叶、红蓝草、紫香藤、稻草等植物的浆汁中浸泡,让它染上天然植物的颜色,盛入甑子里蒸出黑、红、黄、蓝、紫等不同花色的米饭,花米饭五彩斑斓、
大肠粉扣
2023-11-30
大肠粉扣:大肠粉扣是福安市传统的汉族小吃,是将粉丝煮好,加猪油,鱼露(虾油),味精、胡椒粉、葱花、腌制好的大肠而成,食之油而不腻,大肠嫩而韧,实在算是一种美味享受。大肠粉扣的关键是大肠的制作,大肠嫩,又好嚼。走在福安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小摊老板从锅内装出满满的
遵义猪儿粑
2023-11-30
遵义猪儿粑:遵义猪儿粑是贵州遵义的一道美味可口又充满趣味的传统小吃,主要在贵州遵义赤水一带比较流行,也是赤水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因刚蒸熟的猪儿粑洁白而有光泽,仿佛是煮熟的小猪,故而得名。遵义赤水猪儿粑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质量优良,以其味香糯软而不粘牙的独特风格
临江毛豆
2023-10-25
临江毛豆:毛豆,又叫菜用大豆,是大豆作物中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毛豆就是新鲜连荚的黄豆。毛豆是一年生的农作物,茎粗硬而有细毛,它的荚作扁平形,荚上也有细毛,所以人称为毛豆,新鲜时,豆荚嫩绿色,青翠可爱。毛豆中的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但其中多以不饱
绿野飘香
2023-09-01
绿野飘香:绿野飘香解放前,缙云城乡人民的生活极具贫穷,粮食都是在有上顿无下顿,百性挣扎在清平难耐的死亡线上。1945年5月的一天,有一位饿得发昏的老妇人,挖了许多野菜回来充饥,其中马兰头最多,她慌不择食,忙用母鸡刚生下的蛋做配料,把切碎的马兰头与鸡蛋搅拌,加入
兰花糖糕
2023-08-31
兰花糖糕:兰花节吃兰花糕,这是水门快餐店兰花糖糕摊老板招徕顾客的广告语做了多年饮食生意的赖素贞心灵手巧,她会多种点心制作,但最拿手的还是她的桂花糖糕。她的桂花糖糕配方取自龙游糖糕,但又有兰溪地方特色。得知兰溪要召开兰花盛会,她马上想到了一个新的主意:干嘛不做做
芝麻糖
2023-08-24
相传北宋末年,康王赵构南渡,常州、武进地区的百姓把麻团糖改为火铳那样的圆柱形,奉献给康王,以激励抗金复国的勇气。常州芝州色泽白亮,具有甜、香、松、脆的特点,食时不粘牙。它是馈赠亲友的佳品,也是很好的营养品。
平遥碗脱则
2023-08-10
平遥碗脱则:平遥碗脱则是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碗脱主要由白面粉制作。它集凉粉与灌肠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凉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肠的浓烈香味,精而不腻,滑利爽心
暗光担仔面
2023-07-14
暗光担仔面:开店至今已有100多年,狭窄的店门口挂着一个红色的灯笼,上面书写暗光两个字,已成为镇内老少皆知的招牌。暗光担仔面的肉燥呈白色,不同于台南担仔面的红色肉燥,据说是因为处理时加入酱油的多少所致,而口味亦不相同。暗光担仔面使用肉汤及大骨汁为汤料,清香不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