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房县红军烈士纪念塔 相关景点共 2147
红军第108团旧址
红军第108团旧址
2023-08-02
红军第108团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麦斜岩。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07团在莆田建立后,中共仙游县委也开始走上创建红军队伍的道路。同年9月,中共仙游临时县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10多支长,组建了一支红军游击队
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
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
2023-09-16
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于2011年6月底开馆,是中共江油市委、江油市人民政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而建设的红色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列馆对红军在江油留下的革命文物进行了集中展示,对散布在境域内的大部分红军石刻标语进行了集中保护、陈列
红军枫
红军
2023-11-13
万年桂和红军枫由黄龙坑至杨家坞两旁,树木林立,古木参天,品种繁多,以阔叶林为主,辅以松、杉等针叶林和竹林,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生态风景线。在众多的珍稀古木中,十多株桂花树和古枫树达到了千年树龄,其中一棵古桂达到万年树龄,树干直径达1米余,成为古木的活化石
王于洁烈士故居
王于洁烈士故居
2023-04-04
王于洁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紫泽村前溪自然村。王于洁烈士故居为王家大厝右侧厢房,单层土木结构,四房一厅,占地面积210平方米,王于洁烈士故居,王于洁烈士故居简介,王于洁烈士故居莆田市仙游王于洁烈士故居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2023-07-01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坐落在英雄的故乡——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存瑞镇南山堡村。五十年来,英雄的事迹在全国广为传诵。英雄的名字家喻户晓,英雄的精神鼓舞着千百万热血青年为祖国的和平和建设事业而献身,怀来人民也为之感到无比自豪
巴寺村烈士塔
巴寺村烈士
2023-04-11
巴寺村烈士塔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通挽镇尚黄村民委巴寺村。巴寺村烈士塔为武宣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巴寺村烈士塔,巴寺村烈士塔简介,巴寺村烈士塔来宾武宣巴寺村烈士
黄茆镇烈士塔
黄茆镇烈士
2023-04-11
黄茆镇烈士塔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黄茆镇大浪村民委大浪村。黄茆镇烈士塔为武宣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黄茆镇烈士塔,黄茆镇烈士塔简介,黄茆镇烈士塔来宾武宣黄茆镇烈士
杉城红军井
杉城红军
2023-04-04
红军井位于泰宁县杉城镇红卫行政村岭上街东侧11号。红军街两旁的民居当年曾驻扎着大批红军官兵,他们的生活用水都是从岭上街东侧11号那口儒学井里汲取的。后人为了纪念那段历史,将儒学井改名为红军
安幸生烈士故居
安幸生烈士故居
2023-03-21
安幸生烈士故居是天津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中河头村,被列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文名:安幸生烈士故居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02年
当红军光荣标语旧址
红军光荣标语旧址
2024-01-15
红军光荣标语旧址位于黟县柯村镇柯村村,时代为1934.11。当红军光荣标语旧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红军光荣标语旧址,当红军光荣标语旧址简介,当红军光荣标语旧址黄山市黟县当红军光荣标语旧址旅游指南
邱少云烈士纪念室
邱少云烈士纪念室
2023-11-21
邱少云烈士纪念室位于环境雅致、交通便捷的上海市少云中学(黄兴路1980号)内。纪念室面积50余平方米,主要围绕邱少云同志短暂而光荣的一生来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还有抗美援朝其他烈士的资料图片,以及不同时期纪念邱少云烈士的领导题词。纪念室内整个展览共分四大部分
排屋头红军标语旧址
排屋头红军标语旧址
2023-08-03
排屋头红军标语旧址位于宁化县中沙乡练畲村练畲自然村排屋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驻中沙练畲红军部队为宣传党和红军政策,曾在该民宅外墙壁书写多条红军标语,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倒算,曾对多条红军标语涂抹,现已无法辨认,仅外墙壁尚存1条红军标语
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
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
2023-07-08
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位于永和县阁底乡东征村,距县城80余华里。2005年重新修建的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占地2500平方米,以英明决策筑辉煌、红军东征在永和和老区人民爱红军为主题分三个展厅,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塑刻作品等真实地再现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东征历史画卷
朱毛红军楼
朱毛红军
2023-10-25
朱毛红军楼城区朱毛红军楼(溪口天主教堂)是红军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和总前委旧址,毛泽东、旧居。还有中华苏维埃军委旧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旧居(白楼),闽赣军区司令部旧址、旧居(下丁家屋)。万安桥(红军桥)是第二次反围剿胜仗纪念地
红军被服厂旧址
红军被服厂旧址
2023-08-31
红军被服厂旧址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杨冲村二洼。1928年7月,在柴山保尹家嘴会议上,根据中央指示,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全师约120余人,分编四个大队。这是鄂豫皖边区诞生的第一支红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