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章丘市绣惠镇康陈村
2023-11-01
景区称号:乡村旅游(山东最美乡村)章丘市绣惠镇康陈村茴香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发展到600多亩,原生态栽培种植方式,生产绿色无公害茴香苗肥嫩可口、香辛浓郁。远远望去,大田里好似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菜农们就在这绿色包裹下采收着希望
阿沛阿旺晋美村
2023-04-16
阿沛阿旺晋美村原为旧西藏十二大庄园之一的阿沛庄园所在地。17世纪,阿沛家族以世袭贵族身份开始在江达定居。历代阿沛多为噶伦(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总办西藏行政事务,受驻藏大臣及0喇嘛管辖),阿沛•阿旺晋美曾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一代历史名人
大羊街乡哈尼村
2023-09-26
大羊街乡哈尼村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大羊街乡哈尼村落脱颖而出,入选中国最美的乡村名录。参加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评选的专家对大羊街乡哈尼村落的评价是:哈尼梯田及聚落,是千百年来自然与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独特的文化景观
川陕省恩阳县第四区列宁小学旧址
2023-09-19
川陕省恩阳县第四区列宁小学旧址年代:1933—1935年2019年,川陕省恩阳县第四区列宁小学旧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曹村南岙革命老区纪念馆
2023-10-18
南岙村属瑞安革命老区,1928年成立农民协会,1929年建立农民赤卫队,开展革命斗争。1936年,中共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及中共平阳县委到南岙村发展党员,建立了南岙党支部。1937年夏,挺进师一部30多人来到南岙进行革命活动
新局村地下交通站纪念亭
2023-06-04
新局村地下交通站纪念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新局村。纪念亭是为纪念郑笑妹夫妇等革命先辈而建。从1934年到1949年,在福清北区新人店,郑笑妹夫妇建立秘密交通站,冒着风险,多次出色完成传递情报、保护地下党等重要任务
中共曲泗工作委员会旧址暨钱杰东烈士故居
2023-08-24
中共曲泗工作委员会旧址暨钱杰东烈士故居位于泗水县杨柳镇,年代为中华民国。2015年6月23日,中共曲泗工作委员会旧址暨钱杰东烈士故居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曲泗工作委员会旧址暨钱杰东烈士故居,中共曲泗工作委员会旧址暨钱杰东烈士故
女书风景区(女书文化村)
2023-06-14
女书岛也叫普美村,以前称之为浦尾村,距江永县城11公里,是一个四面环水的生态绿岛。该岛是女书的发源地之一,她呈葫芦形状,面积约0.67平方千米。女书岛民风淳朴,以汉族、瑶族居民为主,岛上保留有女书传人高银仙的故居
廉村跃进门及祝愿台
2023-04-06
廉村跃进门及祝愿台位于平顶山市叶县廉村镇政府门前,始建于1967年3月,原在廉村街灰河桥头东,文革期间,投工修建。由于修建省三级公路时南线,于2006年4月搬迁到廉村镇政府大门口。跃进门为牌枋式建筑,高7米,宽12米
中共陕甘边特委旧址
2023-05-30
位于延安市甘泉县桥镇乡王家湾村。1935年2月,蒋介石调集陕、甘、宁、晋四省5万余兵力,向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围剿。4月上旬,陕甘边党政军负责人在甘肃南梁寨子湾召开联席会议,分析了红军主力北上陕北根据地后,陕甘边根据地面临的严峻局面
古铜坑应变会议旧址
2023-11-18
抗日战争时期,古铜坑村是中共浙闽边区委员会的主要活动地,是边区党组织的可靠后方。1944年1月,原中共青景丽县委书记赵传彬投敌叛变,边区党组织完全暴露,情况危急。同年4月,中共浙闽边区委员会书记郑丹甫在古铜坑召开边区干部20余人的应变会议
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旧址
2023-09-26
哥胪士原为法国建筑滇越铁路的职员,由于采购货物供筑路工人,顺便于1906年,在东村路边设一小店,营销日用品及五金零件。1911年辛亥革命蒙自兵变,哥胪士趁机0小店,骗得民国政府赔款4万元,准其通商
三槐村王氏宗祠
2023-08-01
三槐村王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一轴三进两厢带东西跨院布局。祠门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左右耳室各二间。二进中厅忠义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左右耳室各一间,左右厢房各一间,五架抬梁,后厅神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左右耳室各一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
2023-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位于横县平马镇平马社区中心小学内,时代为1949年,类别为。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被公布为横县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
西大庄科民俗村
2023-03-21
西大庄科民俗村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地处松山自然保护区腹地,背靠海坨峰,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风景以秀、幽、静、野为特色,林木葱茏茂密,四季流水不断,三季花香四溢,有北方天然植物园的美称。村里现有民俗户16家,朴素整洁、设施齐备,可同时接待300人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