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抱犊崮摩崖造像 相关信息共 1788
太平塘摩崖题刻
太平塘摩崖题刻
2023-06-10
太平塘摩崖题刻位于利川市都亭街办事处连二塘村。刻于鄂西南邻近四川要道旁的绝壁上,因该地自古有两口相邻的水塘而得名连二塘。幅面高5米,宽4.8米。阴刻楷书,中书太平塘3字,字径0.8米见方,右上角书太平年3字,字径0.2米见方
鹰石山摩崖石刻区
鹰石山摩崖石刻区
2023-06-24
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鹰石山摩崖石刻区位于森林公园的龟埕西部,占地500多亩。鹰石山满山翠绿,四季常青,青山绿树之间散见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花岗岩。现有石刻1300多幅,是全国最大的石刻区。其中有沈鹏、胡少昂、陈大羽、朝磊等名家书法
翠阴洞摩崖题记
翠阴洞摩崖题记
2023-04-03
翠阴洞摩崖题记位于瑞安市汀田镇,年代为宋至民国。这里记录着从北宋到民国时期浙江历史名人到此游历时留下的题诗、题记、题名,共有25处,710字,被列为浙江省级重点文保单位。题记以宋、明为主,题刻中楷、隶、行、草、篆各体皆具
连湾山摩崖石刻
连湾山摩崖石刻
2023-06-26
连湾山摩崖石刻位于珠海市平沙镇连湾山。在该山东麓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氛息两个大字每字宽0.5米、高0.7米,阴刻行书。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香山知县田明曜所撰的一题纪功石刻,石刻宽2.2米、高0.9米,阴刻楷书,共213字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2023-08-01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境内,现存唐(618年—907年)至民国(1912年—1949年)历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
燕喜山摩崖石刻
燕喜山摩崖石刻
2023-06-17
燕喜山摩崖石刻位于连州市连州镇风景名胜区燕喜山内。燕喜山因韩愈作《燕喜亭记》而得名。那里现存宋、明、清石刻17题,其中以宋的题刻最多,有向宗道、陆琮、金杰、李宗仪、张闻、谭粹、韩揭等人的题名,俱在熙宁、元丰间
碧云洞摩崖石刻群
碧云洞摩崖石刻群
2023-11-05
水洞之名最早源于上崖壁上的水洞二字摩崖,书镌时间为明嘉靖三年(1524)。此后,嘉靖三十年(1551)所编纂的《普安州志》在更订普安州十景时,将十景之一的南洞(水洞)胜游更订为碧云佳兴
(今日实拍)①掌平洼②百泉峪③樱之崮
(今日实拍)①掌平洼②百泉峪③樱之
2023-11-13
(今日实拍)①掌平洼②百泉峪③樱之:掌平洼掌平洼,一块手掌大小的平地,地处沂蒙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休闲游。这里好山好水好空气,加上好景致,是城里人清心洗肺的首选。掌平洼村还保留着100多座原始风貌的石头房子,房子依山而建,随着地势
两岭口摩崖石刻
两岭口摩崖石刻
2023-05-11
两岭口摩崖石刻在两岭口村东北阿牟院遗址,东侧的一块长4.5米、高2.5米的巨石上,雕刻石龛54个,佛像56尊,左侧刻有大定十一年(公元117年)岁次辛卯,是河北省首次发现的有具体纪年的金代石刻,为研究金代石刻艺术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标尺。
竹仙洞摩崖石刻
竹仙洞摩崖石刻
2023-06-26
竹仙洞摩崖石刻位于珠海市湾仔镇竹仙洞水库。镌刻在岩石上的有鸿翔鹤聚、登高望远、洞天福地等14题题诗、题字、题记。鸿翔鹤聚4字,阴刻楷书,每字约1.60×1.30米,杨兰皋刊、张之翰书。登高望远4字,阴刻楷书,横写,每字0.95×0.74米,无款
雷婆岭摩崖石刻
雷婆岭摩崖石刻
2023-09-04
雷婆庙摩崖石刻位于邕宁区镇龙乡东面的海拨209米的雷婆岭上,那蒙西南1公里,周围是山岭,石刻主要在雷婆岭顶北面的大裂隙内
冬天腊山摩崖石刻
冬天腊山摩崖石刻
2023-06-20
冬天腊山摩崖石刻位于和平县上陵镇岑江村与中洞村交界处冬天腊山半山腰石壁,1982年发现。石刻高1.2米、宽0.8米。阴刻竖书隶体。入石深0.01米,字径0.08米。文曰:惠州卫指挥任道远,奉命征岑剿灭之。复屯兵善后四载,一方悉定。万历十九年岁次辛卯孟春谷旦记
茶马古道-马鞍腰摩崖题记
茶马古道-马鞍腰摩崖题记
2023-09-12
马鞍腰摩崖题记(芦山县)保护范围:题记四周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70米。
枫树岗太平天国摩崖石刻
枫树岗太平天国摩崖石刻
2023-06-21
枫树岗太平天国摩崖石刻位于平远县中行镇仲石村以东,枫树岗石壁上。刻太平天国平天王左排七字,分3行竖书,中为太平天国,左为平天王,右为左排。石刻字迹书写平常,刻工粗糙,呈行书体,略有残缺,不像名家手笔,更不像是能工巧匠所作,长0.8米,每字约0.15×0.6米
达摩祖师像摩崖岩画
达摩祖师像摩崖岩画
2023-06-28
阳春市春湾镇通真岩发现摩崖岩画一幅,经考证是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像。此画描绘达摩只履西归的故事。达摩祖师悠然坐于途中石上小憩,回眸东顾,人物与石壁背景融为一体。画像具现梵相,状若罗汉,额头高广,双目炯然,大耳环,身披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