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拉犁山东汉墓 相关信息共 2302
封龙山石窟
封龙山石窟
2023-05-11
封龙山(元氏县与鹿泉市交界处)石窟,现存两处,一处在封龙山西麓的西石堂院,一处在封龙山东麓的东石堂院,东石堂院窟内造像己毁。西石堂院有窟三个,自西向东依次为一、二、三号。一号窟即三世佛窟,主龛坐佛为释迦牟尼佛,右龛坐佛为未来佛弥勒佛,左龛坐佛为过去佛阿弥陀佛
明王陵
明王陵
2023-04-21
明王陵位于罗山东麓,面积约30多平方公里,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及其子孙们的陵园,当地人称明王陵或明庆王墓。根据史书记载,葬在这里的有明代皇帝亲封的庆靖王、庆康王、庆怀王、庆庄王、庆恭王、庆定王、庆端王、庆宪王等九世亲王和一位端和世子
孟家扒蹄
孟家扒蹄
2023-12-04
孟家扒蹄:孟家扒蹄是山东济南市的当地名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前期,起源于济南市五龙潭公园西南侧的文升园,与汇泉楼齐名。文升园的招牌菜是孟家扒蹄,也叫罐儿蹄,到了1981年,罐儿蹄经过挖掘创新,吸其精华,拂其糟粕,自成一家,逐渐发展成了孟家扒蹄。孟氏趴蹄有软
高炉烧饼
高炉烧饼
2023-11-30
高炉烧饼:高炉烧饼是山东、河南等地的特色风味小吃,是由汉代的胡饼演变而来。河南高炉烧饼分甜、咸两种,甜的里面包的是白糖,上面要抹层蜂蜜;咸的里面包的是调料或油酥,上面蘸上芝麻。成熟后外酥里嫩,可单食,但河南民间多视丰俭,或夹食牛羊肉,最适合配的汤有胡辣汤、面条
糖酥杠子头火食
糖酥杠子头火食
2023-10-09
糖酥杠子头火食:糖酥杠子头火食: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末年,山东潍县城西留饭桥一带乡村流行制作一种火食,这种火食和面时加水甚少,用手揉不成团,只好在面板上用木杠压制,当地人遂送其雅号杠子头火食。后来,这种火食的制作方法流传到荣成石岛一带渔村。由于杠子头火食冬不甚
寿光侯镇宏源酒
寿光侯镇宏源酒
2023-10-08
寿光侯镇宏源酒:寿光侯镇宏源酒侯镇,为山东四大酿酒古镇之一。清末民初,侯镇街家的蒸粮,巷口酿酒,酿酒作坊达二十八家。宏源老酒源自《齐民要术》巷六十四《神曲并酿酒》,宏源号老掌柜刘子厚知书达理,工于心计,广罗烧酒高手于方下,形成了自己独特麦季进科伏制曲,秋冬酿酒
天宝山黄梨
天宝山黄梨
2023-10-07
山东五大黄梨产地之一,有天宝梨乡誉称。民谚说:十个济宁州,不换一个大峪沟。极言梨乡富足。天宝黄梨主要有子母梨、池梨、绵梨、龙泉梨、槎子梨、香水梨、坠子梨等10
奶汤鸡脯
奶汤鸡脯
2023-10-03
奶汤鸡脯:奶汤鸡脯是山东济南市一道有名的汤菜。俗话说:唱戏要好腔,厨师要好汤。这说明制汤是厨师的基本功,也说明汤在酒席中的重要地位。关于汤菜的由来,还有一个掌故。相传,战国时孙膑与庞涓交战,布下迷魂阵,魏军入阵后三天三夜未出,后得一老人授一解药,庞涓命令随军厨
油爆双脆
油爆双脆
2023-10-03
油爆双脆:是山东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油爆双脆是中国菜系鲁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油爆双脆以鸡胗为主要材料,烹饪以爆菜油爆为主油。爆双脆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菜谱步骤一步一步您来一定会享受到一道美味菜肴。相传此菜始于清代中期,为了满足当地达官贵人的需要,山
孟家扒蹄
孟家扒蹄
2023-10-02
孟家扒蹄:孟家扒蹄是山东济南市的当地名吃,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前期。起源于济南市五龙潭公园西南侧的文升园,与汇泉楼齐名。文升园的招牌菜是就是孟家扒蹄也叫罐儿蹄。到了1981年,罐儿蹄经过挖掘创新,吸其精华,拂其糟粕,自成一家,逐渐发展成了孟家扒蹄。孟氏趴蹄有软
顿岗油馍
顿岗油馍
2023-07-15
后来,几经废置,沈岗成了村庄,但因为当时有一条从山东、安徽通往湖北、
央上镰刀
央上镰刀
2023-07-03
央上村的铁匠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打制出型直而短,刃锋利且耐用的镰刀,正面打一央字,解放前后名传山东,尤其是鲁北和胶东等地,现在打制央镰必须提前订制。
三阳观
三阳观
2023-08-22
三阳观位于山东泰山五贤祠北凌汉峰山腰。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东平道士王三阳携徒来此伐木剃草,凿石为窟以居,明于慎行为之记:入门三重,得蹬道而上,有殿有阁。又左为客寮四楹,以待游镳。后稍稍营葺庐居名三阳庵。王三阳羽化后,徒承其师志,大兴缔造,达到鼎盛
顺香斋南肠
顺香斋南肠
2023-10-02
顺香斋南肠:顺香斋南肠顺香斋南肠产于莱芜市城北三十里的著名古镇吐丝口(现为口镇),是山东名吃之一。具有营养丰富,美味清口,增进食欲,健胃理气等功能和虫不蛀,蝇不叮,久放不变质等特点,是宴宾和馈友之佳品。顺香斋南肠已有百余年生产历史。清朝末年,历城人苏志廷由济南
雅阳林一牧墓
雅阳林一牧墓
2023-07-23
雅阳林一牧墓位于秦顺县雅阳镇百福岩村大坟岗山东髓。该慕系林一牧与其妻董氏、庄氏的合葬墓,由墓道碑、陵墓和陪葬墓组成,面积1300平方米,墓道碑高1.8、宽0.7米,几腿碑座,正面楷书阴刻皇清例授奉训大夫一牧林公墓道,墓道长约200米,路面铺砌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