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探访澜沧江边的拉祜人家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马厂绿豆饼
2023-06-25
马厂绿豆饼:马厂绿豆饼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的特色小吃。马厂制作小豆饼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现在马厂老街上仍有几十户人家以此为业。三四十年代以汪明甫、汪明楼两家最为出名,现在最老的字号当数徐文世家。制作小豆饼共有七道工序:一是选料,要选马厂本地产的正宗绿豆,并
香叶乌鬃鹅
2023-11-17
员外无奈,便说:老夫最爱吃鹅,谁的鹅最好吃,我就把女儿许配给谁!员外一言既出,富贵人家纷纷找肥鹅,请名师,反复烹制。亚牛家穷志不穷,也
陈井馓子
2023-09-30
陈井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家从事馓子制作,其历史悠久,技能超群。主要用料为精细麦面和芝麻香油。以白面10斤,净水8斤,精盐半斤,和成软面团。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块
蒙古凉粉
2023-08-14
蒙古凉粉:原为清宫中的小吃,康熙年间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喀喇沁王后传入当地蒙古上层人家,作为夏季消暑冷食,后又传入民间。其以荞麦为原料,经碾轧、过箩等工序,以清水和成糊状,放在锅里煮,待稠时舀出摊于案板上冷却。吃时,使一种薄铁片斜下穿孔一层层向下刮,则成一根根长条
钱钱饭
2023-12-29
钱钱饭:钱钱饭:粗粮精制的钱钱饭。黑豆经过浸泡,膨圆胀大,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待豆钱半熟时,再放小米。可驱寒保暖,通体舒泰。据说貂婵就是常食钱钱饭才变得美艳动人的这本是陕北缺粮人家的一种度荒饭,多和
野生正红菇
2023-09-01
野生正红菇一年只有两次生长,7月份有35天,9月份有35天,所以山区一户人家一年只能采到一两斤。方言上叫红菇的菌类有很多,但真正味好无毒补血防癌的,是红菇科红菇属的正红
塘栖烘豆茶
2023-06-25
塘栖烘豆茶:烘豆茶即用烘青豆泡成的茶,俗称咸茶,是一种色、香、味齐全的解馋的茶,深受妇女们的喜爱。塘栖吃烘豆茶的来历据说与剥茧衣有关,具体起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它从农村发展到城镇却是不争的事实。农村里一些考究的人家烘豆茶中要放上七八十来样东西,使烘豆茶色香味齐
北坑草席
2023-11-07
北坑草席:是台城附近北坑盘屋地方的特产。这地区的人,多数是姓盘的人聚族而居。每年秋分至晚造收割前的空闲时间,勤劳的人家,多数兼织草席以为副业。织好之后,挑往集市或过村售卖,顽皮的儿童见他们到来,玩笑之为盘古皇卖席。北坑草席所用的草是当地的特产,圆身而细软耐用,
安丰三腊菜
2023-08-22
安丰三腊菜:安丰三腊菜被誉为安丰一绝的三腊菜历史悠久。相传600多年前,文学巨匠施耐庵在兴化安丰、大丰白驹一带采风、撰写《水浒传》时,其餐桌上常有的一道佐菜就叫三腊菜。三腊菜以野麻菜为主要原料,具有开胃通气、驱寒止痛之功效。几百年来,到了腊月,安丰不少人家都要
大柳面
2023-10-04
它以精粉为主料,据季节不同加不等量的碱和盐,和面用水时东暖夏凉,讲究的人家还要加入蔬菜
沾豆面糕
2023-08-12
沾豆面糕:、糕:黄米面蒸成的黄糕,简称糕。我县居民吃素糕则多吃沾豆面糕。它是在糕中多层地叠入掺有少量赤糖的黑豆或黄豆炒面而食之。沾豆面糕又筋、又甜、沙而当口,颇有特色。吃油糕则有包豆馅儿、菜馅儿的饺子和实饼子的区别。我县饮食较精细的人家,有时还吃一种枣桃儿糕。
熏肉和马肠子
2023-08-02
熏肉和马肠子:熏肉和马肠子初冬开始,哈萨克人家屠宰牲畜准备冬肉,腌制熏干越冬,冬肉要吃到来年的春天,哈萨克把这种肉称索古姆。索古姆是熏肉或腊肉的统称,哈萨克人的索古姆中,用马肉制成的马肋腊肠俗称马肠子最有名。马肋腊肠用肥嫩的马肋条肉连骨装肠加工熏制成,是熏肉中
河捞面
2023-07-25
河捞面:河捞是一种古老的面食品种,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多在北方人家尤其山西民间和陕北流行,在不同的地方名称有些不大一样,有叫河捞面的,有0子面的,有叫饸饹面的,还有叫压河捞或叫轧河捞的。河捞面比拨鱼面硬,比刀削面要软,食感滑溜柔软,自有妙处。河捞面结构
庆阳饸饹面
2023-07-27
庆阳饸饹面:庆阳的饸饹面,又0子面,俗称喝汤,是陇东地区民间大部分人家过红、白喜事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面食。其汤是用热油把干辣椒面和萝卜切成的小丁儿炒出香味,放入葱、蒜、姜、大香等调料再炒一下,最后下肉丁炒熟备用(俗称臊子)。把炒好的臊子装入锅内,稍加点豆腐丁,
景忠山香椿
2023-06-12
渐渐地天黑了,皇帝又累又饿,抬头见山上有一户人家,就和卫士一起敲开柴门,想讨顿饭吃,主人一听皇帝来到自己家,连忙把家中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