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新乡文庙大观圣作之碑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白水寿圣寺
2023-04-18
白水寿圣寺时代:金——元地点:白水县西固镇保护范围:主体台基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2米。2008年,白水寿圣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白水寿圣寺,白水寿圣寺简介,白水寿圣寺渭南市白水县白水寿圣寺旅游指南
国山碑
2023-10-29
国山碑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国山碑三国?吴宜兴县祝陵镇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山碑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善卷镇国山顶上,立于三国东吴天玺元年(276年)。国山,原名离墨山,相传仙人锺离墨于此得道,故名
圣容寺塔
2023-10-06
圣容寺塔位于北道子乡金川西村。因圣容寺而得名。又名后大寺塔。建于石崖之上,为圣容寺建筑之一,寺已毁,塔独存。塔为四方形七层密据式砖塔。通高16.2米。第一层塔身南置门,边长10.8米。内有木梯,通塔顶。塔内有壁画遗存及题记
富平圣佛寺
2023-10-02
圣佛寺圣佛寺位于富平县城西效中山原头。该寺建于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原名叫灵感寺。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都统王铎将两川兴元军屯灵感寺,即是这里。圣佛寺分别在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两次进行重修。建国初尚存前后两殿
关氏世传碑
2023-03-24
关氏世传碑(葫芦岛市建昌县娘娘庙乡石桥子村)关氏世传碑铭,也称关氏世传碑,雕刻于元代至元26年(公元1289年)。该碑由当地青砂岩镌凿而成,碑文记载了当地关氏家族一门忠孝事迹和战争后萧瑟无人,饿殍遍野的悲惨情景
澧州文庙
2023-03-14
澧州文庙位于澧县澧阳镇古城西路,始建于宋代,明初迁建于今址,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四年(1844)重建,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多平方米。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开放以来,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
西藏旅游攻略之纳木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内陆盐湖,雪山圣湖
2023-08-06
西藏旅游攻略之纳木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内陆盐湖,雪山圣湖: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内陆盐湖。纳木错为藏语,是天湖的意思。纳木错是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是信士们心中的圣湖。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形成的巨大断陷构造湖。其湖面海拔4718
怀圣寺
2023-11-06
怀圣寺,中国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又称光塔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与泉州清净寺、杭州凤凰寺、扬州仙鹤寺并称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创建的四大著名清真寺。寺称怀圣,即怀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圣人之意
朝邑文庙遗址
2023-10-01
文庙与原朝邑县政府一路之隔,在其南。距现在的朝邑农场场部东偏南0.3公里,距今县城东16.5公里。文庙始于西汉,历代先后增葺。彼时的建筑有:大殿五间,东西庑各十三间,戟门三间,灵星门三间,泮池,德配天地坊,道贯古今坊列东西衢,启圣祠三间在大殿东北
王得胜家族碑群
2023-07-16
王得胜家族碑群(清)王得胜家族碑群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西朱范村。碑群包括同治诰封碑、光绪诰封碑、王得胜生平碑、王得胜夫妇合茔碑。王得胜,字捷之,梅伯,行一,道光五年(1825)二月十二日生于山东省沂州府兰山县朱樊村(今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镇西朱范村)的一个
玩转闻喜┃教育圣地:闻喜文庙
2023-10-04
玩转闻喜┃教育圣地:闻喜文庙:玩转闻喜闻喜文庙闻喜文庙,又称学宫,亦名宣圣庙。文庙是为奉祀我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而专设的庙宇,是我省较大的文庙博物馆,博物馆有7000余件馆藏文物,主要是石器、玉器、陶器等10余大类,位于闻喜县城内东北角。始建年代已不可考,重
龙水文庙
2023-06-10
龙水文庙位于利川市谋道镇龙水村。始建于明初,清乾隆年间重修,同治七年(1868)改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堂、正殿和厢房。大殿面阔三间13.7米,进深8.7米,木石砖结构,基址全系青砂条石垒砌,单檐硬山灰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
双河文庙
2023-09-13
双河文庙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双河社区富民街双河小学内,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元年(1851)重建,坐西北向东南,素面石台基,面阔5间22米,进深15.8米,通高6.7米,抬梁结构,木结构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绿剪边瓦
甪直保圣寺
2023-11-04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古圣寺
2024-01-12
古圣寺原名虎声寺,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建寺庙时,因掘得明隆庆年间洪钟、残碣,更名古圣寺。清咸丰元年(1851年)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