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新四军总兵站、印刷厂旧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
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
2023-03-12
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前河湾村,紧靠滨河大道,距市中心5公里,是新四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军部,同时也是华东野战军诞生地
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
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
2023-07-29
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建筑面积约2980平方米,由序厅、17展厅(日军侵华战争、皖江抗日起怒潮、血泊中诞生的新四军七师、七师健儿驰骋皖江、巩固发展的皖江敌后抗日根据地、永远的丰碑、铁流浩荡续征程)、影像厅组成,展馆内运用多媒体声光手段
江苏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 闪耀不朽的铁军精神
2023-10-10
江苏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闪耀不朽的铁军精神:浴血奋战在罗霄山下,血染着我们的旗帜……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走进位于盱眙县黄花塘镇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耳畔久久回荡着慷慨雄壮的新四军军歌,令人深深感受到那不灭的红色印记……1943年1月初,在全国抗日
让游客身临其境!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有了新面貌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有了新面貌
2023-10-09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有了新面貌:经过改造提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在我市隆重纪念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80周年之际,同步向公众开放。旧址进一步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场景,且从原静态展示提升为沉浸式综合展示,让前来参观的市民及游客可以身临其境。
洛舍新四军标语
洛舍新四军标语
2023-10-14
洛舍新四军标语位于洛舍镇洛舍村,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2年6月,洛舍新四军标语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洛舍新四军标语,洛舍新四军标语简介,洛舍新四军标语湖州市德清县洛舍新四军标语旅游指南
炮子乡农会、县农会旧址
2023-06-20
炮子乡农会、县农会旧址位于苏区镇炮子村。旧址建于民国,座北向南,建筑面积150多平方米,2011年重建。1923年1月,苏区山子背人张子玉受彭湃指派,带着2000份农会证返回苏区,3月成立了炮子乡农会,张子玉为会长,钟乐善、黄培先为副会长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2023-05-20
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是根据0中央和毛主席指示,于一九三八年夏由陈毅、粟裕等同志率领新四军东进抗日创建的。它是中国0在华中敌后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它长期屹立在敌人的心脏地区,为以后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基地、枢纽和尖刀作用
藻溪新四军烈士墓
藻溪新四军烈士墓
2023-04-29
藻溪新四军烈士墓位于临安区天目山镇藻溪村藻溪自然村烈士山,年代为194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7月24日,藻溪新四军烈士墓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藻溪新四军烈士墓,藻溪新四军烈士墓简介,藻溪新四军烈士墓杭州市临安区藻溪新
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部旧址——龙泉小学
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部旧址——龙泉小学
2023-08-05
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部旧址——龙泉小学位于新罗区东肖镇龙泉村龙泉小学内。原为龙泉书院,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北朝南,围合院式土木结构瓦平房,建筑面积720平方米。1928年改为龙泉国民小学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积极申报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积极申报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
2023-10-15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积极申报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实施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经上级部门推荐,积极开展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申报工作。该项目旨在通过支持培养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
国源案例丨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源案例丨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10-14
国源案例丨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依托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驻扎云岭期间留下的主要遗址而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位于安徽省泾县西北部。纪念馆现保存完好的有军部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中共中央东南局等10处旧址,占地面积
西双版纳总佛寺
西双版纳佛寺
2023-09-29
西双版纳佛寺,傣语称为洼巴洁,是西双版纳佛教信徒朝圣的中心。佛寺坐落在景洪城区曼听公署后园南侧,与佛学院同在一个院内。佛寺西双版纳佛寺与佛学院,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四周筑墙围成一矩形院落,院门开在院落北边,与曼听公园相通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中共淮海战役前委旧址(纪念馆)
2023-07-27
在淮海战役期间,这两处都一度作为整个战役的总指挥部——0淮海战役前委的驻地。1948年底,根据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发生的变化,0中央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打歼灭战的办法,在淮海地区发起一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