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旅行攻略说走就走的旅行 福建 泉州惠安 崇武古城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泉港涂岭卤猪脚
2023-06-29
泉港涂岭卤猪脚:如果你来到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做客,当地人会热情地给你端上一道色泽鲜艳、酱香扑鼻、肥而不腻的卤猪脚(如上图),食后总让人回味无穷。因独特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今年,涂岭卤猪脚入选泉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在闽南地区,吃猪脚被赋予了否极泰来
蒲城宫廷花炮
2023-12-28
蒲城宫廷花炮:蒲城宫廷花炮陕西蒲城宫廷花炮,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唐代就有专门供皇室专用的御用花炮,即宫廷焰火,到宋元明时民间的焰火花炮已较普遍。至清道光年间,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蒲城已达鼎盛时期,清朝诗人张崇健在观赏蒲城焰火花炮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火树银花
煲仔五味薄饼
2023-09-20
煲仔五味薄饼:厦门人过春节必上席的美馔,起源于泉州的传统美食嫩饼菜,是一款大家围坐一起自包自吃的菜,寓意全家美满团圆。此菜光是馅料就很不简单,包含有胡萝卜、高丽菜、鲜虾仁、肉丝、海蛎、荷兰豆丝等十数种原料。吃时先将春卷皮张开,抹上甜辣椒酱,依次撒上炒得香酥的海
黔阳脐橙
2023-10-28
黔阳脐橙: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洪江市黔阳脐橙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区域为该市沙湾、大崇和硖洲等乡镇,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量达6000吨。这是该市继黔阳冰糖橙之后,又一个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柑桔品牌。洪江市柑桔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是我省优势
裸花紫珠
2024-01-08
中国主产长江流域以南,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气候温和,空气潮湿,海拔100850米的山区有利于裸花紫珠的生长。简述:灌木至小乔木,高(1)3
三家村藕粉
2023-09-07
莲藕经磨、滤、晒,便是老少皆宜、食用方便的藕粉。三家村藕粉出自余杭崇贤镇三家村及其周围数十里藕乡,历史悠久。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余杭形胜》诗中有绕郭荷花三十里的句子。在南宋时,已成为贡
将乐竹荪
2023-06-30
将乐竹荪:将乐竹荪是福建三明将乐的特产。将乐竹荪系棘托竹荪(DictyophoraechinovolvataZane,ZhengetHu)。将乐人民采食野生竹荪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规模化人工栽培。将乐县地理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84%,境内以喀斯
春生堂秘制风伤补酒
2023-09-20
春生堂秘制风伤补酒:泉州酒厂生产的春生堂秘制风伤补酒始创于清道光年间(1820~1850年),创始人郭信春。该酒以30余种名贵地道药材的秘方和优质陈年高粱酒、米酒配制而成。对风伤病湿以及操劳过度、身体虚弱等症有一定疗效。酒质醇正,甘绵爽口,常饮能滋补身体、舒筋
洪濑鸡爪
2023-09-19
洪濑鸡爪:洪濑鸡爪是泉州特色名吃.产于南安洪濑镇.由鸡爪、调味粉和适量辣调适而成,然后经过热蒸和热炒,吃时:鸡爪口感润滑;口可清香;口味微辣;口感滑韧;鸡爪抓在手上不粘手,口感很有弹性。有越吃越上口的感觉!!采用独特配方,上乘的选料,运用纯熟技术手工制作,其独
永春榜舍龟
2023-09-20
永春榜舍龟:永春榜舍龟是一种用糯米、绿豆、白糖等精心制作,形状似龟的传统名牌食品。它已有200多年历史,历来博得人们的喜爱,可与泉州豆莎饼,晋江石狮甜稞媲美。永春城乡人大凡宴请宾客,都在上完汤菜之后,捧出一盘叠得满满的榜舍龟,配上花生汤或白术耳汤、水果罐头,以
土豆糖
2023-09-19
土豆糖是泉州地方土特产。制作方法简单,将花生仁炒熟去皮,倒入熬好的麦芽糖料锅内调拌均匀,倒出整成块,凉成半干,切出方形小块即成。质坚硬且脆,香甜可口,不粘牙,食之齿颊留香。还而另个种品种是,将炒熟日花生仁
蚵仔煎
2023-09-20
蚵仔煎:泉州有句谚语:肥蚵肥韭菜,正葱二韭。那就是说到了旧历二月,韭菜的生长最为旺盛,蚵仔也最为肥润的时节。蚵仔煎是以两者为主要的原料,前者切成约一市寸长,和洗净的蚵仔放在一起,外渗地瓜粉,适当加点清水拌匀,使三者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半浓液体,然后放到圆煎盘上煎
面线糊配油条
2023-09-19
面线糊配油条:面线糊配油条是泉州的传统早餐之一。其主要原料是以蟹肉、虾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与大骨煮汤,再与面线煮成糊,却要糊而不乱。吃的时候根据个人的喜好自行选择添加蟹肉虾仁等海鲜或大肠、小肠、鸭腱、猪肝、醋肉等多种配料,再撒上香菜、胡椒粉、蒜泥和酒调味,味道鲜
龙岩斜背茶
2023-09-15
龙岩斜背茶:龙岩斜背茶产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乡的斜背、背洋、梅溪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原产地斜背村的农民,祖居泉州,先是迁居漳平永福,而后又从永福迁到龙岩斜背村定居,至今已传十九代。他们定居后即开始种茶。加工出来的茶叶,以产地定名为斜背茶。斜背
汝帖
2023-10-17
汝帖:《汝帖》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由宋大观三年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阁帖》、《绛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我国古代碑帖之珍品。图为《汝帖》局部。《汝帖》是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