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春暖花开绿杨烟外杏花村红杏枝头闹春意 相关特产共 1584 条
萍乡烟熏肉
2023-12-10
萍乡烟熏肉:萍乡烟熏肉又名萍乡腊肉,是江西省萍乡市的传统特色小吃,为十大赣菜之一。吃的时候,将整片腊肉蒸入笼中,取出切片,码入盘中,然后在笼中蒸10分钟后就可吃了。它味道鲜美,芳香,柔软可口,也是非常好的一道下酒菜。
烟台大花生
2023-10-10
烟台大花生:烟台大花生烟台市气候温和,土壤松疏,雨量适中,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大花生生长。19世纪中期,大花生从国外传入烟台,很快在境内扩散种植,到20世纪30年代基本普及到境内山区大部分地区,成为烟台农村主要的经济作物。全市现有花生播种面积11.6
杏花十联黄烟
2023-11-08
杏花十联黄烟:杏花黄烟是著名的生晒黄,封开的黄烟中尤以杏花十联黄烟较为有名,每逢出烟期,客商争相抢购。十联黄烟生长于石灰岩为主的土壤,其砂质土中含壤74.2%,土壤疏松,保水保肥差,而夏天黄烟旺长期,白天吸热,夜晚散热快;阳光充足,土温高,昼夜温差大,肥料分解
孔塘烟
2023-11-16
孔塘烟:孔塘烟倒真正是孔塘出产的。从连州城往东走十余公里,有一盆地,里头有石有树,有数百公顷红色石灰土,细细的泉流从石缝间叮咚冒出,灌溉着几弯水田。五个村子零零落落散布在盆地中,这地方,平日缺水;一场暴雨,滂沱数日,却又积水如塘。慢慢,水复从石缝石孔中漏走,故
石码金丝烟
2023-09-15
石码金丝烟:人们在谈到龙海的名优特产时,石码金丝烟,海澄双糕润(名小吃)的俗语往往脱口而出。据《石码镇志》(民国抄本)所载:石码烟丝,自昔驰名……运售台湾、南洋名埠,为出口大宗。《百草镜说》云:烟一名相思草,烟品之多,至今极盛。在内地则福建漳州有石码烟,浙江常
烟薰鸭子
2023-12-08
烟薰鸭子:烟薰鸭子是四川的著名小吃,在川西地区影响极大基本制法为:选当年生的仔鸭,宰杀后褪尽羽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后,去翅尖、鸭脚,加盐码味腌渍一夜后,入沸水中略烫至皮紧,捞出抹干水份,置熏沪中,用稻草烟熏至呈茶色,出炉放入卤锅中卤熟,食时改刀装盘即成。制作
烟薰鲳鱼
2023-09-04
烟薰鲳鱼:烟薰鲳鱼把鲳鱼洗净后斜切成厚0.8公分的鱼片。用酱油、老抽、糖、味精、蚝油、鱼露、姜、葱、酒、蒜粉和各种香料调制成卤汁,把鲳鱼片放入调好的卤汁内稍腌,然后风干。把入味风干的鲳鱼片放入微波炉或电烤箱内熏制成金黄色熟透即成。把烤好的鲳鱼整齐的放入盆内,用
紫老红烟
2023-09-26
紫老红烟:紫老红烟产于广丰县横山镇二十四都、关里等地,传统名烟叶。早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即有出产,因晒后呈紫红色,故称紫老。属雪茄型晒红烟种类,具有叶大肉厚、虎斑紫红、油脂丰润、桂圆香味,手握如绸,不破不皱等特点。加工后,醇香四溢,经久不散,称为烟
烟陈小花生
2023-09-14
烟陈小花生:烟陈小花生烟陈小花生俗名二窝子,现名烟花一号,种植历史悠久,主要特征为:果实、壳薄、粒饱满,出仁率68%以上,具有形小、色泽红、味香甜,食而不腻等优点。烟陈小花生出油率较高,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壳可作为造纸原料,浑身是宝,曾多次作为来安县名特优
郏县山儿西烟
2023-10-17
郏县山儿西烟:山儿西烟以其叶片肥厚、色泽金黄、油分适中、气味香醇驰名中外,是我国浓香型烤烟的代表,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郏县山儿西烟郏县烟草业协会
烟台海肠
2023-10-10
烟台海肠: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在这里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而鲁菜之中闻名遐迩的韭菜炒海肠恰恰就起源于芝罘岛,此菜系由岛上渔民的长久有余财经历代厨师逐步改进而成,传承至今。远在六百年前的明朝,生活在烟台芝罘岛上的渔民,每逢大
井冈山烟笋烧肉
2023-09-23
井冈山烟笋烧肉:八百里井冈是竹的海洋,不同品种的竹笋易制成笋干。将煮过的笋用炭火焙烤干,因为呈黑褐色,叫乌烟笋。以其烧肉,肉味甘美,而笋味绵长。
栗溪烟熏肉
2023-10-19
栗溪烟熏肉:荆门城北用荆山余脉,山高林密,农家熏腊制品尤具特色。栗溪烟熏肉系农家腊月杀年猪后将猪肉腌后用柏树枝加稻糠、酌加核桃壳、花生壳及油菜籽壳等经熏烤而成,成品鲜香结实,有常有熏料香味。食前以淘米水洗干净,宜蒸、煮、炒、炖,熏味独特。
烟笋炒肉
2023-09-23
烟笋炒肉:八百里井冈不仅是革命的摇篮,也是竹的海洋,在井冈山上不仅空气宜人,而且还有着清幽的天然环境,当年井冈山革命时期,战士们曾在这里挖野菜吃,如今的井冈山上可谓是自然条件丰富,在山上也生长着许多天然绿色植物,这些植物被当地许多人利用起来,只要能够食用的,都
莫力达瓦黄烟
2023-08-15
莫力达瓦黄烟:达斡尔族妇女在园田精心栽培的经济作物—黄烟在东北各地享有琥珀香烟的美誉。从清同治年间起就打入了市场。地域范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地质学观点属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自东向西可划分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全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多为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