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晋城烈士陵园 相关景点共 908
碾庄战斗革命烈士陵园
碾庄战斗革命烈士陵园
2023-07-16
碾庄位于邳县正西15公里,东陇海铁路的北侧。碾庄战斗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决定性的一次战斗。194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全面的胜利形势下,蒋介石在徐州集中数十万主力军,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2023-11-05
刘四虎(1926~1954)绥远(今内蒙古)丰镇人。1946年7月入伍,在三五八旅八团二营六连当战士。同年冬随部队由晋绥解放区调回陕北,担负保卫中共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12月7日在延安机场接受毛泽东、朱德等检阅,刘四虎浑身热血沸腾
徐海东故居及亲属烈士陵园
徐海东故居及亲属烈士陵园
2023-03-14
徐海东故居位于大悟县新城镇江冲村徐家窑,房子为砖木结构,三间两进,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海东(1900—1970),原名徐原清,湖北黄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8、25军军长,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
2023-02-28
方声洞(1886~1911年),字子明,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成城陆军学校读书。翌年,参加拒俄义勇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孙中山在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成为首批会员
温州市翠薇山烈士陵园
温州市翠薇山烈士陵园
2023-11-18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遗志,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市政府决定在鹿城西隅翠微山巅,兴建革命烈士公墓,于1952年,建成了占地950平方米,建筑面积551平方米的墓、碑、亭等。尔后经多次改建,分别于1962年拆除纪念碑周围的二层墓,改设青石栏杆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
2023-06-27
陈铁军(1904~1928),女,原名燮君,原籍新宁(今台山),生于南海佛山镇一个华侨商人家庭。民国8年(1919)受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影响,参加散发提倡男女平等,提倡民主与科学的传单。民国9年转至实行新学制的佛山季华女子小学读书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2023-02-22
蔡申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起义部队师参谋长,红15军军长、4军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军委副主席、彭杨军校校长、第25军军长等职。其革命生涯虽短暂但轰轰烈烈,成为了革命事业中永恒的丰碑
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
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
2023-03-14
王炳南,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革命烈士。湖南省桑植县人,1892年5月出生在桑植县澧源镇高桥的一个白族农民家庭。读过两年私塾,12岁下地劳动。1919年,贺龙率桑植独立营进驻桑植县城,他星夜赶到县城,加入贺龙领导的队伍,开始了戎马生涯
珏山吐月
珏山吐月
2023-07-09
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景观之一。珏山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中文名:珏山吐月位置:山西省晋城市
汉益州郡治滇池县故址碑
汉益州郡治滇池县故址碑
2023-05-05
汉益州郡治滇池县故址碑位于晋宁区晋城镇上东街,青石质地,碑中竖刻汉益州郡滇池县治故址十字,颜体楷书。据文献记载,晋宁县古名滇池县,历时600余年,袁嘉谷确认滇池县治故址在晋城,故题字立碑于此
西顿济渎庙
西顿济渎庙
2023-07-09
西顿济渎庙坐落在晋城泽州县高都镇西顿村东,修建于(北)宋、金交替之时,庙内存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及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碑各一通。中文名:西顿济渎庙位置:晋城泽州县高都镇西顿村修建时间:(北)宋、金交替之时重修时间: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长春宫遗址
长春宫遗址
2023-10-01
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宇文护筑,初名晋城。建德二年(573),因晋城三面悬崖,东临黄河,面对古蒲津关,登高可以远望太华、中条二山,俯视黄、洛、渭三河,花木茂盛,四时如春,遂改名长
珏山
珏山
2023-02-22
珏山风景区又名角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美称,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佛道名山,传齐隋泰斗慧远大和尚在此始建青莲寺,密、禅、净土,各宗皆精,名僧辈出,时称佛都
景德寺
景德寺
2023-07-09
景德寺位于晋城泽州县高都镇高都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80米,东西宽42.2米,占地面积3376平方米。景德寺在高都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80米,东西宽42.2米,占地面积3376平方米,寺为二进院落布局
景忠桥
景忠桥
2023-07-09
晋城老城区古桥,从清朝泽州府时期至今,仍是山西晋城市东向交通往来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