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李后陵 相关景点共 7500
湖南舂陵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舂国家湿地公园
2023-10-24
湖南舂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桂阳县境内,距县城9.3公里,离郴州市区、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仅30公里。湿地公园为南北走向的肠形水域廊道,南起七拱桥,北抵欧阳海水库大坝,全长29.3千米,公园总面积3220.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478.7公顷,占76.98%
棠棣镇李园村
棠棣镇园村
2023-06-08
安陆市园村,位于安陆市府河西岸,距安陆市城区5公里,紧邻汉十高速和烟应联通线,全村面积3800亩。2006年,村级固定资产1500万元,拥有三家公司、17家企业,有意杨基地2100亩、银杏基地1200亩,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700万元
李鹊杨家遗址
鹊杨家遗址
2023-08-19
杨家遗址位于广饶县鹊镇杨家村南约10米处,东西约150米,南北约120米,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经钻探发现,遗址文化层深约0.7米,包含物有极少的红烧土颗粒和草木灰颗粒,包含物极少
郭亮村后莲花盆
郭亮村莲花盆
2023-08-27
莲花盆位于郭亮村的一个山峰上。从绝壁上浸出来的泉水,历经万年,渍锈成一个石盆,盆沿外卷,形似莲花瓣,盆内面积约12平方米,常年有一泓清水,旱涝不涸不溢,清凉、甘甜可口,称为圣水
庙沟后、横省石牌坊
庙沟、横省石牌坊
2023-11-18
庙沟、横省石牌坊,按形制考证,约建于南宋至元代期间,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石坊。两座牌坊皆为墓道牌坊,所在墓道已毁,墓主无从考证。它们都是二柱一间一楼仿木结构石坊,坐东向西。前者石料采用鄞县西部产的梅园石,后者石料采用鄞县东钱湖镇的椅岙石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
中共“三大”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
2023-11-22
中共三大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三大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是上海市第一家综合性区级陈列馆,以陈列展示革命史料为主,并负责收集研究闸北地方革命史料和管理闸北地方文物及革命遗迹
下灌李氏宗祠
下灌氏宗祠
2023-06-14
下灌古村也是状元故里,麻将鼻祖:孕育了唐朝状元郃和宋代状元乐雷发,这里不论状元桥还是麻将广场都述说着麻将的起源。祠堂的窗及门户的坚墙是欧式样式,整个祠堂占地2000平方米。进门的前殿是一个大戏台,台梁刻着八仙图,戏台今天仍可以作为演出用
大舜庙后墩遗址
大舜庙墩遗址
2023-05-27
大舜庙墩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新石器时代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岱东镇北二村北约20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采集石器有斧、锛、镞,通体磨制;陶片有夹砂红陶、泥质红灰陶和夹炭黑陶,纹饰以素面为主,还有绳纹、划纹、附加堆纹等
李春霞德教碑
春霞德教碑
2023-07-06
春霞德教碑,位于定襄县季庄乡西庄头村西南约100米处。1933年,春霞108名受业门人为纪念先生功绩而立。现存碑为砂石质。碑高1.93米,宽0.85米,厚0.25米,螭首,龟座。额雕二龙戏珠图案,碑阳额题有中华,碑阴题有情殷启迪
李飞云夫妻墓
飞云夫妻墓
2023-09-14
飞云夫妻墓位于叙永县,年代为1866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以墓葬边缘为基线,向四周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向外延伸10米。
金山李氏家庙(陇西堂)
金山氏家庙(陇西堂)
2023-04-08
金山氏家庙(陇西堂)位于汝城县土桥镇金山村,时代为明。2012年,金山氏家庙(陇西堂)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祠堂外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10米处
清后中共莆田县委旧址
中共莆田县委旧址
2023-04-04
中共莆田县委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清村和丰自然村。1935年,中共闽中特委书记王于洁与苏华等同志隐蔽在清江五张厝地下联络点交通员林亚笔住处,发动群众,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936年王于洁等转移住处,五张厝联络点林亚笔仍与闽中特委保持联系,负责地下交通工作
下李河东南遗址
河东南遗址
2023-05-06
河东南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部延伸的余脉地带。遗址地势由东部向西部逐渐倾斜呈缓坡状。地表发现少量的绳纹陶片,遗址中部发现有红褐土,夹有红烧土块,含有陶片等遗物
乾县隋恭帝杨侑陵
乾县隋恭帝杨侑
2023-10-02
乾县隋恭帝杨侑杨侑(公元605年—公元619年)公元617年—公元618年在位,是隋炀帝孙,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立为陈王,过数年,徙为代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亲征辽东,令于京师总留事
小相李氏民居群
小相氏民居群
2023-10-22
小相氏民居群位于巩义市鲁庄镇小相村兴鲁大道西侧,南北两侧各有一条自然沟,旧时方圆一里之内有桥4座,故称一里四座桥,其村以姓、杨姓居多。该民居始建于明末,兴盛于清代,规模宏大。小巷、胡同、水井,高墙深院,红石墙基,小青瓦盖顶,砖墙或砖柱土坯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