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李国柱故居及墓 相关信息共 7500
礼泉李思摩墓
礼泉思摩
2023-10-02
礼泉思摩思摩(?—公元649年)即阿史那思摩,唐时突厥贵族,历事启民、始毕、处罗、颉利四可汗。武德时,数奉使入朝,受封为和顺都王。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大破突厥于阴山,他与颉利同被擒,议封怀化部王
李六如故居
六如故居
2023-05-15
六如(18871973),湖南平江县嘉义镇泊头村人。1912年赴日本东京士官学校留学,回国后投身革命。1921年入党。辛亥革命期间,任国民革命北伐军总部党政处长,师党代表,在中央苏区期间,任税务局长,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总行副行长、代行长
三亚图腾柱
三亚图腾
2023-04-12
图腾在亚龙湾中心广场内,和其周边围绕的中心雕塑区形成三圈石阵。图腾和雕塑群浑然一体。给人以向蓝天升腾和向大海延伸的视觉体验。广场外围有的五组白色风帆式的尖顶帐篷大型彩色喷泉,给文化意蕴深厚的雕塑又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柱面浮雕有十六个图腾纹样
李宗黄故居
宗黄故居
2023-05-03
宗黄云南鹤庆逢密人,白族。早年入学保定陆军学校,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孙中山去世后可能因为和蒋介石都出身保定陆军学校所有后来都是追随蒋介石,因121事件调任。按说出身保定陆军学校军事手段应该有一定的建树,可是他和云南人杨杰一样军事上少有建树
香港赤柱大街
香港赤大街
2023-04-22
大街(StanleyMainStreet),是香港岛东南部赤、近赤湾东面沿岸的一条街道,及其附近赤市集的区域的统称。赤大街在假日游人如鲗。赤大街西望有美丽的海景,东边路旁有不过六层高的一列唐楼群,有酒吧、西式餐厅卖手信纪念品的小商店
冬瓜瑶柱
冬瓜瑶
2023-09-01
冬瓜瑶:冬瓜瑶冬瓜瑶特色:口味咸鲜,吃口鲜滑。原料:冬瓜、瑶、竹荪。制作:冬瓜制成圆柱形入沸水锅中汆水将水发瑶镶入冬瓜制成毛坯放入盘中加盐味精酒入蒸笼中蒸熟取出倒出原汤勾芡浇在冬瓜上。
李妙森故居
妙森故居
2023-06-06
位于古城泉州南部的青龙巷,由旅菲华侨妙森建于1927年,为一座带单护厝、两层内院式中西合璧式带风楼洋楼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其西式建筑的柱子配上闽南建筑的外墙,传统的砖雕配上南洋的特色瓷砖,挺拔开阔的罗马柱回廊,色泽鲜艳的象头神瓷画
柱候鸡
候鸡
2023-11-10
候鸡:侯鸡是佛山传统名肴,已有近百年历史,为清代佛山三品楼餐厅厨师梁柱侯所创制。候鸡的主要调料是候酱,因此大家也就称这道菜为候鸡;候酱是由中国广东佛山梁柱候发明的一种酱料,用黄豆、盐、糖、芝麻和生抽等制成的。因为用此酱烧出来的菜特别美味,候酱用来
石望柱
石望
2023-07-03
石望柱石望两根,青石雕刻,由顶、身、础三部分组成,础下连长方形顽石。一中断,一存下半。通高4.18米,顶高0.80米,身长2.85米;础方形,边长0.75米,高0.31米;石长0.91米,宽0.60米,厚0.20米,径0.41米。顶与身为一石所雕
水沟园子阎李氏墓
水沟园子阎
2023-09-14
水沟园子阎位于古蔺县,年代为1907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墓地边界为基线,东、西、北面各外延10米,南至任国防住宅15米,东西长20米,南北宽25米
李炳辉故居
炳辉故居
2023-06-26
炳辉,字祖德,别号路得士,广东封川人,南洋教士。1908年,赴广州读书,曾远渡重洋,到达大霹雳埠(今马来西亚)入教会学校学习英语,后在革命党人肖锦兰介绍加入同盟会。从此,他到处宣传革命,不少华侨在他的鼓动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岳飞妻李夫人墓
岳飞妻夫人
2023-08-08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以其崇高的爱国情操、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战斗功绩而受到人们世代景仰,他的后裔们为维护岳飞形象和祖坟墓地又顽强抗争.夫人环峰面日,谓飞燕投河之地,因前面有牛头、绵羊、鲤鱼三山,当地百姓谓之三牲祭,形势颇佳(载江西省志)
柱侯酱
侯酱
2023-11-10
侯酱:佛山侯酱是广东省佛山市的特产。侯酱,色鲜味美、香甜适中,有芬芳的豉味,是别有风味的调味佳品。100多年来,侯食品成为佛山最有特色的食品配料之一,远近闻名,深受人们的称道。侯酱,相传是由佛山厨师梁柱候创制,为佛山特产之一,用于烹饪鸡、牛、鸭、猪等
沈耀初墓、故居、美术馆
沈耀初故居、美术馆
2023-08-06
沈耀初故居、美术馆年代为近现代,位于深桥镇仕江村、南诏镇澹园社区、馆中路1号,类别为古()建筑。2016年6月28日,沈耀初故居、美术馆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柏柱洋
2023-08-03
洋位于福安市溪柄镇东南方,距市区40公里,是通往霞浦、太姥山的必经之路。四周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中间一马平川,良田万顷。境内有一奇石,形如白,因白字为民间忌字,故改为柏洋。柏洋共有10个村落和众多的寺庙,是当年闽东革命根据地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