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李家庙墓群 相关信息共 7500
新乡李家大院
新乡李家大院
2023-08-27
李家大院各呈三合院形式,三院之间原有天桥同二楼可以相连,主体建筑地面起均为二层楼房,大儿子的堂屋为三层,三个院的堂屋均有地下室
韦家墓群
韦家
2023-10-31
韦家群系汉至现代的韦氏家族墓地。位于曲阜市董庄乡东韦家庄水库南岸。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300米。原有墓葬1000余座,墓碑100余块,松柏杨各种树木500余株。19661967年,树被伐光,碑毁殆尽。1978年为修水库,取土筑坝,区夷为平地
石滩围岭墓群
石滩围岭
2023-10-27
石滩围岭位于增城市石滩镇围岭。2000年清理砖室10座,年代为东汉早期。出土随葬品有铜器镜、铃、五铢钱;陶器罐、壶、鼎、釜、簋、碗、盂、魁、案、屋、仓、灶、井、牛、羊以及水晶、玛瑙等
浙南石棚墓群
浙南石棚
2023-10-18
浙南石棚分布于浙江省温州地区瑞安棋盘山、平阳龙山头及苍南桐桥,已确定的有13处,属中国商周时代(公元前17世纪~前256年)的奴隶主墓葬群。挖掘始于1993年,出土了大量的印纹硬陶罐、原始黑瓷、原始青瓷、纺轮及各种青铜礼器等商周时期陪葬物品
干骨崖遗址及墓群
干骨崖遗址及
2023-04-19
干骨崖遗址及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丰乐乡大庄村西南1公里。是一处四坝文化与汉、晋共存的遗址。分布于丰乐河东岸台地上,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0.5米。1986年发掘240平方米,清理墓葬105座
李家窑址
李家窑址
2023-05-19
李家窑址,位于丁蜀镇汤渡村何家自然村村中,窑西为原窑户的老房子,北为民主路。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窑址为南北向(南偏东10°),堆积面积约1200平方米,产品以罐等日用器为主
盘屿妙峰寺墓塔群
盘屿妙峰寺
2023-11-15
盘屿妙峰寺位于仓山区盖山乡高盖山,由四座塔组成,皆为八角仿楼阁式实心塔;其中一座七层,一座五层,两座三层。所在的妙峰寺始建于唐咸通七年(866年),后毁。清代重建,坐西向东,总占地2049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
窨子梁唐朝墓群
窨子梁唐朝
2023-04-20
窨子梁唐朝坐落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城西北37公里的窨子山南坡上。目前共发掘了六座。六座皆为依山开凿的平底墓道石室。墓室门开凿于山丘的横断面上,小墓门,墓室平面多方形,平顶、直壁,转角处作弧。壁面用竖凿、横凿和斜凿的方法,雕刻成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
永固城墓群
永固城
2023-10-06
永固城位于民乐县永固乡永固城村西1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俗称大疙瘩。现存封土堆11座,其中1座土坯垒砌,其余黄土堆筑,残高510米,底径2050米。周围散布绳纹灰陶片及残砖破瓦。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大坡梁-天泉寺墓群
大坡梁-天泉寺
2023-04-19
大坡梁天泉寺位于金塔县金塔乡塔院村,可分为大坡梁和天泉寺两部分。大坡梁位于塔院村西南5公里处。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地表可见408座封土堆,个别有明显被盗痕迹,封土呈圆丘状,直径0.82.2米,残高0.30.9米
西五个疙瘩墓群
西五个疙瘩
2023-10-06
西五个疙瘩位于肃南县明花区明海乡南沟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草沟井古城以西约5公里处。主要为5个突出的封土堆。封土堆高约12米,长53米,宽15米。M4在1993年曾被盗掘,追回文物103件,后清理出青铜摇钱树、莲枝灯等青铜器及陶器等
巢湖李家大院
巢湖李家大院
2023-05-27
巢湖李家大院位于安徽省巢湖市西坝口汤家闸。主楼建于民国18年(1929年),是一栋三层楼房,灰砖墙面,砖木混合结构。院边平房和楼房上下共计有四十余间。院深53.55米,宽28.64米,建筑面积约为1100平方米。保护范围:大院墙基外,东、南、西、北各5米
军寨趾村墓群
军寨趾村
2023-08-14
军寨趾村位于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西距大海约5公里,东紧靠206国道,西临大莱龙铁路约2.4公里,其北约1公里处苏郭河由东南向西北流过。区东西约800米,南北约600米,总面积约48万平方米
里耶大板遗址与墓群
里耶大板遗址与
2023-10-16
里耶大板遗址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2013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03751375。中文名:里耶大板遗址与出土地点: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镇大板村馆藏地点:湖南里耶大板所属年代:汉代文保批次:第七批
上深沟堡墓群
上深沟堡
2023-09-09
上深沟堡位于肃南县明海乡南沟村西5公里。是一处汉墓群。面积约2万平方米。俗称东五个疙瘩。可见圆丘形封土5座,高13米,底径510米。地表散见大量子母砖、画像砖碎块。采集有陶壶、罐、灶和五铢钱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