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李家石屋村票价是多少 李家石屋村在哪里 相关景点共 7500
石潭龚氏宗祠
石潭龚氏宗祠
2023-05-17
龚氏宗祠位于鹿亭乡石潭,现存建筑建于清代。由门厅、大厅及两侧厢房组成。格局完整,雕刻较为精湛,余姚山区古代祠堂建筑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鹿亭龚氏迁自湖南武陵,明代出有工部侍郎龚辉。该祠是龚氏宗族文化的历史见证
白云盐井遗址
白云盐井遗址
2023-05-08
白云乡盐井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白云乡窑埂5组,白云乡去丹棱官厅埂公路经过盐井沟西岸。1998年9月成都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唐、宋陶瓷器残件。大王庙(博济庙)遗址,盐井沟东。有明弘治五年,清光绪三年、二十年、民国十年石刻文字
新密马家遗址
新密马家遗址
2023-05-06
马家遗址位于新密市曲梁镇马家村北金庄南的台地上,西邻溱水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7.5万平方米。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和夏代早期的聚落遗址
陈平墓
陈平墓
2023-05-04
陈平墓,户县石井镇曹家堡西北。呈西汉典型的覆斗形。墓前有汉曲逆侯陈公平墓石碑一通,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孟秋,陕西巡抚毕沅书,户县知县汪以诚立石。原有30米方,17米高,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岛依旁渔村
岛依旁渔村
2023-05-02
岛依旁渔村位于大理双廊镇,南诏风情岛的对面,海景没有大建旁开阔,但是热闹许多。全村以渔业收入为主,无田无地。沿着海边一直走,就会看到岛依旁,据说是一个古老的渔村,保存得很好,没有像很多古镇的商业化,淳朴宁静,风景如画
青林农场
青林农场
2023-04-24
青林农场坐落台湾桃园县观音乡大堀,是一个颇具南洋风情的休闲观光农场,也是少数免费对外开放的农场之一。农场内大片的野姜花田、海芋田、向日葵田、花茶田、露天式雅座等精心设计,都可以看出主人想要达到与众不同效果的巧思
护龙祖庙
护龙祖庙
2023-06-27
介绍护龙祖庙端州区黄岗镇前,始建于清初,同治十年(1871)重修。四周古树怀抱,环境清幽,有小溪潺潺流过,庙前远眺,田园秀色一览无遗。庙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面积136平方米,大门上方镶嵌楷书护龙祖庙石匾,前后殿为硬山顶,面宽进深均三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
2023-06-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赤坑镇交赞,原是当地谢姓居民祖祠肖梅谢公祠。三进三开间,深29.67米,宽11.36米,面积37平方米,砖木结构,金字瓦顶,瓦脊上彩塑装饰吉祥图案。左右两侧外为走廊与附属侧房,门口为广场。
李子长墓
李子长墓
2023-06-25
李子长墓南海市西樵山云路。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貌保存。墓壁为石砌,墓堂以石灰砂铺面,半月形。墓地面积40平方米,依山势坐南向北。墓后有李山后土之龙神和崇祀乡贤碑刻,有番禺甘学篆书名儒风高横额
协和生态园
协和生态园
2023-06-24
协和生态园位于澄海区溪南镇仙门西南,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游览景区,2010年10月被澄海区科协命名为汕头市澄海区科协科普教育基地。该教育基地自然、生态方面建设俱备一定规模,园内无公害果树有品种繁多,名贵树木一批
百岁杉王
百岁杉王
2023-06-22
南昆山二坑旁有一棵高二十多米,两人拉手才能合抱的大杉树,树龄有百多年,号称百岁杉王。关于这棵古杉,有这样的传说:相传南昆山的毛竹从福建传入,从此绿竹满山。百姓建房都用毛竹作橼。毛竹易腐,时间一长,橼断伤人
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旧址
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旧址
2023-06-20
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旧址位于和平县热水镇中兴罗氏祠堂。1934年夏,罗响(方华)、张觉青热水创办了东华小学,该校就设在罗氏祠堂内,罗响任校长,张觉青任教导主任,聘请罗镜清、王守中等先进青年为教员
龙川党组织学习班与交通站旧址
2023-06-19
龙川党组织学习班与交通站旧址位于龙川县老隆镇涧洞瓦口碉楼。1941年2月,后东特委龙川县老隆镇成立。为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后东特委依据东江抗日后方国统区的实际情况,率先在龙川为各县党组织骨干举办各级各类学习训练班,以增强党员的组织纪律性
君陈小学--中共河西县委遗址
君陈小学--中共河西县委遗址
2023-06-19
君陈小学中共河西县委遗址位于东源县上莞镇新民君陈小学。1941年9月中共后东特委东江河以西设立河西县委员会后,于1942年1月设立特派员制,河西县特派员章平,副特派员郑重文,1943年1月,章平调离后郑重文任特派员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
2023-06-17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大王岭村民小组,是一座泥砖民房。1941年10月,国民党顽军进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主力转移外线作战,留下小部队和抗日自卫队大岭山坚持内线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