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李庄古镇万里长江第一古镇 相关特产共 1662 条
衡山白糖李
2023-11-01
衡山白糖李:传统名贵水果品种。产于衡山县,有300余年载培历史。果实扁圆形,外皮黄绿色,皮薄而坚韧,果肉致密,黄白色。6月成熟,果实中等大,单果重30克左右。供鲜食,肉脆、核小、味甜、汁多、纤维少。亦可加工成罐头、李干、果脯、果酒等。李于耐贮,有解渴提神之功能
平顶香李
2023-10-01
平顶香李:肥城平顶香李是肥城市独有的珍贵资源,为国内稀有果树品种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由于历史原因,在解放前后的果树生产中,果树专家和技术人员只能在资料中查阅到品种介绍,却从未见到过栽培记录,长期以来,广大技术人员和专家教授都认为平顶香李这一名物品种已经
李金梅毛笔
2023-10-16
李金梅毛笔:封丘县李金梅笔庄,创建于清代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与安徽毛笔制作技艺属于同宗同源。该毛笔精选上等山羊毛、鼠狼尾毛、石獾毛、紫毫、过冬鼠须等动物毛料,经过选毛、脱脂、去绒、理毛、齐笔、清杂、汇笔、梳笔、捏笔、护笔、蹲笔、捆笔、栽笔、胶笔
中华童子李
2023-10-20
中华童子李:童子李主产于恩施市三岔乡。由于其结果投产早,果大质优、丰产、稳产、适宜性强等经济性状十分突出,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童子李果实似心脏,果面光洁,果粉薄、缝合线浅,果大,平均果重67克,果肉黄色,质地细脆多汁有香气,酸甜适度,核小,粘核,可食率
上关六月李
2023-12-10
上关六月李:关岭自治县上关六月李种植协会申报的上关六月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日通过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的审查、公告,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证书,至此,安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加到5件。上关六月李是关岭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具备特殊的土壤条件和光照条件,形态美艳,入口
昌乐香李
2023-10-08
昌乐香李:昌乐香李是昌乐县的名、特、优果品,在1986和1987年潍坊市李评选会上,曾连续获第一名,经早期丰产栽培试验,4年生树亩产达4426.9kg,最高株产91kg。1990年已被省科委列为开发项目,目前全县开发面积1万亩,计划四年内建成昌乐香李出口创汇基
桃驳李
2023-09-17
桃驳李:桃驳李大田县特产桃驳李。果大,单果重30-50克;果球形,含可溶性固形物13%,品质极佳;端阳节前后(六月中下旬)成熟,且耐贮运,是我县销量较大、传统的出口商品。
姚庄蘑菇
2023-09-05
姚庄蘑菇:姚庄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东北部,东邻上海市青浦区和金山区。姚庄蘑菇单季种植面积1000.71万多平方尺,年产量超过8000吨,是浙北地区最大的蘑菇集散地,姚庄蘑菇畅销江、浙、沪、闵三省一市,姚庄荣获中国蘑菇之乡称号。以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是姚庄农业的主
看庄土豆
2023-09-29
看庄土豆:看庄土豆邹城市看庄土豆协会9949057鲜土豆
崇州布朗李
2023-12-08
崇州布朗李:无根山一带丘陵地区是四川崇州市有名的花果山,在绵延十余里的浅山丘上逐渐形成了春观花、夏尝果的花果观赏旅游,崇州花果山的布朗李原产于美国,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高品质水果,有李子王美誉。由于有着显著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有关专家把美国布朗李定为四
代庄草莓
2023-07-16
代庄草莓:代庄草莓是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代庄村的特产。代庄草莓颜色鲜红透亮、个大味美,代庄牌草莓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被农业部评为无公害农产品。中国代庄草莓基地位于105国道东侧1.5公里处。目前中国代庄草莓基地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达8000亩,大棚450
丁庄葡萄
2023-06-24
丁庄葡萄:丁庄葡萄是句容著名特产之一,产地为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丁庄葡萄甜味浓、味道鲜、不涩、不酸,丁庄的招牌,曾送北京参加宴会。丁庄葡萄产于革命老区、国家4A级风景区、道教圣地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茅山山脉横亘在脚下。丁庄葡萄之所以品质超群,还拥有别人不可复制
李渡高粱酒
2023-09-27
李渡高粱酒:李渡高粱酒是江西省的传统名酒,已有二百多年酿造历史,因产于南昌进贤县李渡镇而得名。该酒度数为56度。酒色清透,芳香浓郁,味正醇甜。畅销全国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1962年被评为江西名酒。据县志载:清代中叶,李渡就有以当地特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酿
李渡毛笔
2023-09-27
李渡毛笔:李渡毛笔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生产历史。传说秦代蒙恬发明柳条笔不久,咸阳人郭解和朱兴由中原流入江西临川李渡一带,传授制笔技艺。经过世代相传,逐步形成一套独特的制笔工艺,博得了历代诗人墨客的青睐赞誉。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担任临川内史时,对李渡毛笔爱不释手。
阎庄大葱
2023-10-17
阎庄大葱:阎庄大葱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阎庄镇的特产。阎庄大葱是旱地葱,叶短、径长、棵大、味辣,逐渐形成名誉省内外品牌。阎庄大葱是嵩县名优特产,以白长味香而闻名中原。每年种植大葱5000多亩,每亩可为农民增收2800多元,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重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