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李氏祠堂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仙堂李氏宗祠古戏台
仙堂宗祠古戏台
2023-05-24
仙堂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敖泉镇船山村仙堂自然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17年4月12日,仙堂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李忠碗窑遗址
忠碗窑遗址
2023-04-15
忠碗窑遗址位于易门县浦贝乡下浦贝村东北约1公里的陆家箐,县城以南9公里。在当地制陶艺人杨建宏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踏上了这片载有厚重历史的遗址,一块石碑出现在视野中,走近细看,刻着忠碗窑遗址字样,且注明早在2005年6月27日
李坊红军桥遗址
坊红军桥遗址
2023-04-05
坊红军桥遗址位于清流县里田乡坊村口。1930年9月,清流坊农民在红军的帮助下联合其他五村群众举行武装暴动,随后建立起清流第一个地方苏维埃政权──坊乡苏维埃政府。嗣后,红14军、红军独立第7师等部多次在坊一带活动
西乡李家村遗址
西乡家村遗址
2023-10-05
家村遗址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城西南二公里的葛石乡和平村。1958年,农民在深翻土地时,发现有古代器物,经考古单位考核、证实,为史前文物。先后两次发掘,出土文物大致分两类
李楼老墩遗址
楼老墩遗址
2023-07-18
楼老墩遗址位于宿城区仓集镇楼村,遗址呈包状,中间有一隆起的长形土包为晚期墓葬,遗址偏西部有一条南北冲沟。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长约200米,面积约30000平方米,经勘探文化层最厚处约2米,最薄处约0.8米
下谢村谢氏祠堂红军标语旧址
下谢村谢祠堂红军标语旧址
2023-04-04
下谢村谢祠堂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下谢村谢祠堂。1931年1月,闽西红12军101团进入清流西南的长校、里田一带开展工作,帮助地方建党、建政。期间,红军一部进驻下谢,宣传、发动群众,下谢乡苏维埃政权因之成立
李安仁牺牲地遗址
安仁牺牲地遗址
2023-03-18
安仁牺牲地遗址,位于吉林省柳河县三源浦镇安仁屯。安仁,男,汉族,1924年9月16日出生在山东省安丘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5岁的安仁被国民党军队强行拉去当了勤务兵,1943年11月12日,在麻窝战斗中,安仁所在的国民党部队被我军击败,他加入了八路军
小相李氏民居群
小相民居群
2023-10-22
小相民居群位于巩义市鲁庄镇小相村兴鲁大道西侧,南北两侧各有一条自然沟,旧时方圆一里之内有桥4座,故称一里四座桥,其村以姓、杨姓居多。该民居始建于明末,兴盛于清代,规模宏大。小巷、胡同、水井,高墙深院,红石墙基,小青瓦盖顶,砖墙或砖柱土坯墙
廊水李氏宗祠(含塔)
廊水宗祠(含塔)
2023-04-08
廊水宗祠(含塔)位于永兴县悦来乡廊水村,时代为清。2012年,廊水宗祠(含塔)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建筑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向各外延40米处。
徐仰山故居及徐氏祠堂
徐仰山故居及徐祠堂
2023-07-24
家族是源底村旺族,迄今已有23代子孙,700多年历史,出现过徐仰山、徐敬五等众多爱国志士,令后人怀念、瞻仰。在徐祠堂,敦本惟源四个大字正立中间,两边书有继祖宗一派传真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字样,克勤克俭,惟读惟耕成为徐祖训
李马庄东南遗址
马庄东南遗址
2023-05-06
马庄东南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遗址区现位于郑州市东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内,南绕城高速公路的北侧,西临潮河。遗址区地表现为农田及经济林,目前保存状况较好
安徽绩溪胡氏祠堂一日游攻略
安徽绩溪胡祠堂一日游攻略
2023-07-31
安徽绩溪胡祠堂一日游攻略:对于安徽,我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尤其对于绩溪,我有一种莫名的情结和喜欢。初中的时候,看杜淳演的电视剧《租个女友回家过年》,就对里面的取景地特别感兴趣,后来上网百度,才知道是在安徽绩溪龙川景区取景拍摄的。之前来过绩溪很多次,但是都因为
下李河遗址
遗址
2023-05-06
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呈东高西低,上部为12米多厚的马兰黄土堆积层,下部暴露出近3米厚的河湖相沉积地层。在河湖相沉积地层内发现有石制品及动物化石分布,文化层厚约3米
李倪氏节孝坊
节孝坊
2023-10-13
节孝坊位于自流井区光大街光大福院小区内,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坐东北向西南。牌坊为石结构,五楼四柱三门,牌坊宽7.4米,厚2.5米,牌坊屋面刻出瓦陇,檐角起翘。正楼的屋顶部分为仿庑殿式构造
湖头李氏宅祠建筑
湖头宅祠建筑
2023-06-06
湖头宅祠建筑位于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湖三村,年代为清。简介:由世家大厝、六房小宗、二衙大厝、三衙大厝、四衙大厝(含宗兴堂)、家庙与景新堂组成。景新堂建于清末,其他均建于清早期。宅、祠均坐北朝南,合院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