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杭州周末爬山好地方 杭州适合爬山的地方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洱海赤文岛(鹿峨山)
2023-04-16
赤文岛俗称鹿峨山,系洱海著名的三岛之一,是大理市挖色镇境内,位于挖色村和康廊村之间的一个风光秀丽的半岛。据说很早以前,赤文岛是洱海中四面环水的一个全岛,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和洱海水位的下降才逐渐变成一个半岛。远眺赤文岛,如一只卧虎雄踞在洱海波涛之中
徐学谟墓
2023-04-01
原有墓道已毁,碑碣石构件均已被盗,尚存的鸟形云纹状石刻件,墓穴尚在,现在的墓碑是新立的,在墓冢后的墓圈内侧,有一幅嵌在墓圈上的寿星石刻,还有劫后幸存的后土之神石碑。
龙归源
2023-02-27
龙归源景区是武夷山大安源风景区的一部分,这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故有天然大氧吧之称。沿着一条小径,在林中盘旋而下,不久便到了龙归源的谷底。两条30多米高的瀑布飞泻而下,导游告诉我们,因为左边的瀑布像一条腾空而飞的白龙,右边的瀑布像一只凤,故称龙凤瀑
木罂古渡
2023-10-02
木罂古渡夏阳瀵的南边是古老的夏阳渡,古时是连接间的重要水上通道,现仍有通航的渡船。相传,汉初魏王豹反叛,淮阴侯韩信出兵平叛,为了迷惑敌人,他让大部队在下游的临晋津佯装渡河,却暗地里命军士在夏阳收集了许多肚大口小的陶罐(古时叫罂),用木棍把这些陶罐夹起来
扎日莎巴山
2023-09-29
朗县境内的扎日莎巴山为佛教圣山,又称杂日山,是闻名全藏的圣地,传说杂日山顶有位菩萨叫西穹,还有个鬼叫碓,每到猴年的四五月间,是转杂日山的黄金季节,传说转一次该圣山就可以有第二次生命,免受轮回之苦,来世可有幸福的生活。因此,杂日日廊早已是藏族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
朱德生父朱世林墓地
2023-09-18
朱德生父朱世林墓,墓冢为圆甑形,正面建造了一道仿木牌坊结构的五重檐、七龛、两穴推棺石坊,高5.5米、宽4米,上有人物、花草、图案等雕塑和对联,墓碑的墓志铭上记述了朱世林的家世,并叙述了朱德在护国战争中所建树的福国利民的功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许杏虎烈士故居
2023-05-20
许杏虎烈士是新中国杰出的战地记者,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临危不惧,高度敬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祖国发回了大量的战地新闻。
巍山民俗博物馆(梁大小姐宅)
2023-04-16
巍山古城中的一座老民宅,也算是以前有钱人家的宅子,保护的比较完好,现在作为民俗馆开放出来。景点位置云南省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低垭云海
2023-10-08
低垭观云海是车在低垭穿行过程中的总体感受。车无论在哪个方向行驶,只要行至低垭半坡,就能够看到,山头沟挂,林木梢头,笼起的一道道轻烟薄雾,悠动着,遮山盖岭;若伴有雨丝,薄雾会愈游愈浓,渐次成为灰白的一团,恍惚间,便又凝成一幕硕大无比的帷幔,远处的山,头上的天
得乌穷刻石
2023-09-30
得乌穷刻石得乌穷刻石位于山南地区洛扎县吉堆村村右侧的石崖上。刻石面积长宽各约3米。刻石的最上部为一长宽各约40厘米的阴刻万字,位于整个石刻铭文的上端中央。其睛为一行高约20厘米的阴刻藏文,再下为10行高约12厘米的阴刻藏文,大小藏文文字共约有150多个
七眼井
2023-08-11
古袁州治所宜春城作为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泉水美古井多。宜春之名就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著名的城西美泉之一的七眼井,实际是一口大井,下面水是相通的,井水是相通的,中间并列的三个眼两侧各有一根梁支起这七个井眼,上面留了七个井圈
穆棱秀池
2023-07-16
地处鸡西和穆棱两市交界点的秀池,是一块风光旖旎的神奇之地。银练般的穆棱河水从遥远的大山谷深处欢畅地流来,又从娇巧玲珑的秀池旁欢畅地流去。美丽的秀池正是置身在这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她占地不大,却圆得就像一瓯明鉴;她声播不远,却奇得让未曾与她谋面的人无法信真
海森楚鲁旅游景区
2023-05-26
海森楚鲁旅游景区海森楚鲁旅游景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西南,距阿拉善右旗220公里,海森楚鲁为蒙语音译,意为像锅一样的石头。海森楚鲁的怪石造型怪异夸张,置身其中时觉夸张的可笑,时觉怪异的恐怖,时觉造型之可爱更有在石沟里顽强生长繁衍的胡杨树,让您感受到生命的强劲
镇江香山寺
2023-05-20
属于宁镇山脉的香山,位于高资境内,山麓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寺庙,这座寺庙虽没有灵谷寺等寺庙的名气大,却很不一般,它的存在证明了高资在唐朝时的繁盛。它就是香山寺。历史由来唐朝时期,高资因良好的港口位置而成为江淮要冲,舟车之轻从,邮置之经绎,漕运之转输,军期之传送
甘丹寺
2023-05-07
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佛教格鲁教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土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