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松花坝自然保护区 相关景点共 2154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
2023-04-26
长阳崩尖子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北部余脉,总面积13313公顷。该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
高乐山自然保护区
高乐山自然保护区
2023-08-29
高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桐柏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25′55″至32°42′40″,东径113°32′33″至113°48′12。东邻信阳平桥区,北接驻马店市确山县,西与驻马店市泌阳县接壤,南与湖北省随州市隔河相望
三龙自然保护区
三龙自然保护区
2023-09-21
三龙自然保护区三龙保护区隶属永从乡,与岩洞乡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26°5′15″,东经109°4′12″,土地权属为集体。境内植物已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由于山高、交通不便,仍有部分原始林木幸存。物种和珍稀植物均分布较多
六背山自然保护区
六背山自然保护区
2023-09-21
六背山自然保护区六背山位于顺化乡、水口镇和肇兴乡交界处,距县城4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6°7′15″,东经109°15′26″,隶属顺化乡、水口镇和肇兴乡,土地权属为集体。该山曾遭山火破坏,原生林较少,次生林较多,但物种较为丰富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
2023-06-14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座落在道县的西北部,地处东红111°18′48″~111°22′29″,北纬25°27′30″~25°33′45″之间,是两省三县交界的偏远山区。本保护区的基点在庆里源,海拔500m,最高点韭菜岭2009.3m,相对高差1509.3m
桂花坝桥
桂花
2023-09-15
桂花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7.1米,宽0.96米,高1.63米,桥板厚0.28米。两个桥墩西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吻部上翘,呲嘴露牙,形象生动
倭肯河自然保护区
倭肯河自然保护区
2023-03-30
黑龙江倭肯河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中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倭肯河中上游。地理坐标为:45°56′48″~46°03′26″N,131°01′31″~131°15′24″E
坝美村
美村
2023-03-09
美村位于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属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绿的群山环抱,境内一年四季流淌着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小河。这个村寨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进出村都需乘船经过幽深、昏暗的水洞。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鞍子坝老城
鞍子老城
2023-11-24
鞍子位于万州主城区,比邻码头,是目前仅存的集中反映三峡城市移民旧居、万州城市变迁、峡江文化历史、百姓日常生活的地方,曾是旧万州最繁华的商埠,有军阀杨森玩乐的金玉满堂,有天主教、佛教、道教聚集的真原堂、兴佛寺,有朱德、陈毅住过的旧址,江姐曾经接头的茶社
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2023-07-16
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地处长白山脉北端,小兴安岭南麓,位于穆棱林业局辖区内,总面积3.5万公顷,保护区内集中生长着16万余株东北红豆杉。保护区内东北红豆杉树种、树龄结构复杂繁多
安邦河自然保护区
安邦河自然保护区
2023-03-30
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安邦河下游,北与桦川县相邻,东与二九一农场接壤,南与永安乡相望。地理坐标东经131006′12〞—131032′24〞,北纬46053′07〞—47003′54〞
陈家坝遗址
陈家遗址
2023-10-04
陈家遗址位于本县流水镇东南一华里,1981年文物普查发现。南接山坡,北临汉江,面积约4万平方米,与陈家自然村相连。地形缓平,地表是耕地,文化层被洪积黄土覆盖,群众农作,常出土铜、陶类文物,靠汉江一侧,受洪水冲刷,露出秦汉时砖瓦或其残片
尧坝镇古建筑群
镇古建筑群
2023-09-15
古建筑群位于川、黔、渝三省市结合部的四川省合江县西南的尧古镇内,地处川黔交通要道,有川黔走廊之誉。其中,东岳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中期数度扩修,其主要建筑为明代珍品,该庙建筑风格为川南一绝,布局得当,雕刻精美,明清建筑特色交汇,气势雄伟
沙洲坝大礼堂
沙洲大礼堂
2023-11-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沙洲镇老茶亭。系座西北朝东南,砖混结构,主体建筑是八角楼,从地面到屋顶,分厅堂、楼座和屋顶三层,内有10根水泥园柱,14道门,17个百页窗,占地1500平方米
尼果自然保护区
尼果自然保护区
2023-09-29
尼果自然保护区位于芒康县宗沙乡境内,距县城70多公里,尼果顾名思义是神山之冠的意思,原名叫康·达藏冠顶。相传西藏有三个达藏。其中两个达藏是堆·安日达藏、巴·魏宗达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