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板仓失考墓石刻 相关景点共 7101
合江考棚
合江
2023-09-15
合江试院(俗称棚)位于县城西门,占地174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6平方米,是一座颇具川南特色的古代建筑物。试院也称棚,它是清代科举考试县试(即初试)的专用考场,是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物。合江试院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2年)。该院坐东北,向西南,四合院布局
万仓书屋
书屋
2023-07-25
书屋年代为清代,位于尖山镇斐湖村。2009.12,万书屋被公布为磐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考亭书院石牌坊
亭书院石牌坊
2023-08-04
亭书院石牌坊位于建阳区潭城街道亭村,时代为明代。亭书院石牌坊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子社仓
朱子社
2023-10-25
原名五夫社,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为朱熹首创并命名的一个民办社,因社之址坐落在崇安县五夫里而得名。邑人为了纪念先贤朱熹这个惠民善政,遂改称五夫社为朱子社。社坐落在崇安县五夫里籍溪坊(今五夫乡兴贤街)之凤凰巷内
仓巷街
巷街
2023-04-07
巷街位于老城区文峰北街北侧,东西走向。巷街原名仓门口街。在解放前因安阳府衙、安阳县县衙粮仓位于后街东段(现安阳县公安局家属院)。由于巷街紧临粮仓门口正南,故得名门口街
京师仓遗址
京师遗址
2023-10-02
京师遗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矶峪乡西泉店村南。京师,又名华,修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是为首都长安贮存、转运粮食的国家大型粮仓。京师遗址,规模宏大,保存较好,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汉粮仓建筑遗址
张掖东仓
张掖东
2023-10-06
张掖东位于张掖甘州区马神庙街东巷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清代沿用并增建,民国时期屡有修葺。又名永丰、甘肃。现存9座,仍沿用为粮仓。仓房为土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每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2.5米,宽3.65米,墙为土坯砌筑
板杉古墓群
杉古墓群
2023-04-07
杉古墓群(含大石桥村羊角冲组的狮形山群、东冲铺村香草冲组的芳草冲群、东冲铺村新屋组的新屋坳群、擂鼓桥村潭湾组的潭湾群、大屋垅村黄家坡组的黄土坝群、耿境坝村李家湾组的李家湾群、黄塘村黎下组的黎家群、耿境坝村匡家老屋组的凤形岭群、流碧桥村白石垅组
含嘉仓
含嘉
2023-11-09
含嘉位于隋唐洛阳宫城的东北部,约为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迁都洛阳所创建。唐代继续扩建沿用,是隋唐两代储存和转运租米的大型官之一。有城墙,所以古称含嘉城。它的东西城墙612米,南北752米,墙基最宽处达17米,整个城面积有45万平方米
杨景思墓前石刻
杨景思石刻
2023-10-27
杨景思石刻位于宁海县黄坛镇白沙山西侧,1982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景思系宋绍兴元年(1131)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封临海开国男。前有石马及文武翁仲各二,雕刻粗犷,形象逼真。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艺术价值
石仓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
2023-07-24
乡土建筑位于松阳县大东坝镇石六村、七村、山边等地,为明末清初阙姓族人迁居石后繁衍生息,不断扩充建造的大型组合式建筑群,是研究当地民居演变与断代的重要实物例证
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
敖氏和罗氏石刻
2023-09-24
敖家古墓石刻敖家古墓石刻位于石场乡鹿楼村,由南北两组群组成。南群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北群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两群间隔30余米,依山而建,逐级升高,围占地1200余平方米,该群系葬敖正科祖孙三代七人
大丰仓
大丰
2023-06-08
大丰位于郧县城关镇北门社区,汉江北岸的北坡岗地西部。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属府治国家粮仓。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由于水患改建于现址。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太平军攻打郧县的战乱中严重受损,光绪九年(1883年)重建
建水学政考棚
建水学政
2023-02-26
建水学政棚,也称提督学院棚,是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提督学院定期到此集中滇南临安、元江、开化(今文山)、普洱(今思茅地区)四府学子举行院试的场所。其明代旧址在府城西北,清康熙年间移至城东南隅,光绪年间迁建于今址
上仓故址
故址
2023-08-27
故址位于县西四公里城关镇城耳岗村。五代时后周世宗(公元955959年)柴荣在岗上构筑仓房以贮存江浙一带交纳的粮饷。当时此地叫上城(下城在今冯庄乡小夺村,亦为柴荣所筑)。柴荣通经史,文治武功盛极一时。当时粮车马川流不息,遂成通许县又一独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