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林州崇善寺 相关信息共 7500
石觉寺
石觉
2023-06-28
石觉位于阳江市区南边的漠阳江东南岸,座南向北,是阳江古八景之一,谓石觉禅林,被列为县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香火鼎盛,僧侣云集,八角亭题有登彼岸名人字迹,边联漠江水汇三摩地,顿钵山呈一指禅是清代贡生阎守清所书
陕县安国寺
陕县安国
2023-08-29
安国位于陕县西李村乡,距三门峡市约64公里。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称琉璃寺。安国始建于隋,历代均有修葺。主体建筑群坐北向南,以火墙为界分前后两处院落。前院包括山门和前、中、后三重佛殿,另有经房、禅房、钟楼、东西莲池和石碑经幢等。后院有佛殿一重,石碣两块
庄浪云崖寺
庄浪云崖
2023-02-27
云崖位于庄浪县。自北魏以来16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能工巧匠在云崖主峰长约300米、高约80米的悬崖峭壁上殚思竭虑,修筑了众多精巧玲珑的悬阁危楼,雕凿了无数风格迥异的洞窟佛像、尤以白云洞窟群中的五方佛洞之彩雕泥塑最为精美、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集大成者
上方寺遗址
上方遗址
2023-12-02
目的地介绍上方遗址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东距抬头村约5公里。遗址座落于山颠凹地中,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辽金时期的古刹,曾以妙峰为名。位置: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原有殿3重,大殿后建有覆钵式花岗岩石塔一座
天柱山白云寺
天柱山白云
2023-10-04
白云位于安康市西南约18公里处,因主峰如柱插入云端而得名。现住寺僧侣10余人,年接待游客万余人次,是安康市佛教胜地。史载创建于唐麟2年(664年)。白云是陕南佛教圣地四大丛林之一,列为安康八景之一。寺庙由三进四塔、一炉五殿、九洞三院组成
查藏寺
查藏
2023-09-30
查藏在谢通门县境内,位于洽卡乡的查藏山南麓,海拔4050米。15世纪中叶由贡钦•扎巴桑布创建,属格鲁派。主体建筑由大殿、0神殿、僧舍等组成。内主供释迦牟尼佛、三世佛、度母、马头明王、金刚力士鎏金铜像和吉祥天女、六臂依怙、财神等泥塑像,造像生动精美。
金凤山寺
金凤山
2023-09-21
金凤山金凤山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10公里,山顶海拔907.5米,势雄奇峻秀。该山因明代初年一位云南官佐到此弃官修行而出名,曾建有48座庵院。从东、西、南三面上山,都修有大道,千级石阶蜿蜒曲折,绕山而上,附近邻县及县内到此朝山拜佛的人成千累万,香火鼎盛
法眼寺
法眼
2023-08-31
法眼:位于黄柏山景区。为明代高僧无念禅师于明万历28年所创建,闻名于鄂豫皖三省,有楚豫禅宗之说。无念禅师俗姓熊,名深,麻城熊家河人,十六岁出家,历游五岳名山,与当朝名臣邹元标、邓文洁、梅国桢和大思想家李贽、大学者焦闳、公安派三袁、七省巡抚梅之焕等往来甚密
太湖东山法海寺
太湖东山法海
2023-11-04
法海在莫厘峰西坡下法海坞中,相传隋代莫厘将军舍宅所在建,至五代十国时的后梁乾化年间,改名祗园。宋大中祥五年(公元1012年),恢复法海旧名。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内置以铜钟和铜观音像
仙涌寺碑刻
仙涌碑刻
2023-05-25
仙涌碑刻,即仙涌地藏院碑,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罗坑医院仙涌遗址。仙涌始建于唐咸通十二年(871),僧法迎建,宋庆历年间重修,明成化十五年(1479)僧真光重建,毁于20世纪50年代,仅存此碑
广济寺古建筑群
广济古建筑群
2023-07-12
广济古建筑群位于辽宁省辽西走廊锦州市古塔区老城。该寺创建于隋大业七年(611年),初名普济,辽清宁年间(1055年~1064年)重建,历经明清两代多次维修,现存大部为明清建筑。广济古建筑群以广济为主体,包括广济寺塔、天后宫、昭忠祠
潍坊金泉寺
潍坊金泉
2024-01-10
潍坊金泉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乾隆三十年(公元1775年)进行了全面的重修,后迭经战乱,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公元1991年金宝集团恢复了金泉的初始面貌,得到了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支持,亲自题写了名金泉并赠送墨宝佛字
灵崖寺门
灵崖
2023-10-05
介绍灵崖位于略阳县城东南3公里处,依山傍水,坐东向西,依托山岩上两个天然大溶洞而建。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号称故道明珠,陕南小碑林。灵崖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崖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14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五磊寺
五磊
2023-10-19
五磊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五磊山象王峰南麓,据光绪《慈溪县志》等有关史料记载,五磊的雏形崭露于公元3世纪。相传三国赤乌年间,吴主孙权之母吴国太坐船途经五磊山,深夜发现山上有隐隐火光,探知印度梵僧在此结庐静修,念其传道虔诚,下令建造了一座寺院
长子天王寺
长子天王
2023-07-09
天王天王(第六批国保)年代:金地址:长子县城南大街据光绪八年《长子县志》及碑载,元、明、清共九次修葺和增建。现存建筑有中殿和后殿,占地面积1140.8平方米。中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