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梁厝永盛梁氏宗祠 相关景点共 6917
大坡梁-天泉寺墓群
大坡-天泉寺墓群
2023-04-19
大坡天泉寺墓群位于金塔县金塔乡塔院村,可分为大坡和天泉寺两部分。大坡墓群位于塔院村西南5公里处。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地表可见408座封土堆,个别有明显被盗痕迹,封土呈圆丘状,直径0.82.2米,残高0.30.9米
涧峰徐氏宗祠及余氏宗祠
涧峰徐宗祠及余宗祠
2023-07-26
涧峰徐宗祠及余宗祠位于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2017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徐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初(15731722),坐南朝北,呈长方形,占地面积584.6平方米,建筑面积527.4平方米。中轴线上建有前厅、中厅、后厅,大部分保存望砖
板桥村黎氏宗祠
板桥村黎宗祠
2023-10-30
番禺黎宗祠,又叫黎思堂,位于广州市番禺南村镇板桥村,为纪念抗清名将、爱国诗人黎遂球的祠堂。原建于广州城东仁厚里,因兵燹毁废。中文名:板桥村黎宗祠地理位置:广州市番禺南村镇板桥村保护级别: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村李氏宗祠
李村李宗祠
2023-08-03
李村李宗祠位于李家乡李村,年代为清代,面积为136平方米,类别为坛庙祠堂。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李村李宗祠,李村李宗祠简介,李村李宗祠三明市清流县李村李宗祠
东青楼氏宗祠
东青楼宗祠
2023-07-25
东青楼宗祠位于义乌市苏溪镇东青村,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06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09义政发【2018】9号,东青楼宗祠,东青楼宗祠简介,东青楼宗祠金华市义乌市东青楼宗祠旅游指南
梁德明起义遗址
德明起义遗址
2023-06-16
德明起义遗址位于厚街镇环冈村雅淡祖祠(已于20世纪70年代拆毁,改建为环冈村文化室),GPS坐标:北纬22°5543.2,东经113°4246,海拔高程37米。1942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后,广东敌后游击战争有了较大发展
下河庙汪氏宗祠
下河庙汪宗祠
2023-06-08
宗祠位于郧西县马安镇下河庙村,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一进带厢房天井院式。通宽14.5米,总长18米,建筑面积261平方米。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架穿斗式,人字坡屋面,布小青瓦,屋嵴青瓦干摆,天井用青石板铺墁
会宫张氏宗祠
会宫张宗祠
2023-09-10
会宫张宗祠又名公茂堂,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419.8平方米,分前后二进,由戏台,前厅、后堂等部分组成。属全封闭抬式结构,封火墙到顶,两面坡屋面,拱棚卷起。前厅上层为一戏台建筑,天花及四壁均存有彩绘图案。门前有石质上马石1对
公淤丰氏宗祠
公淤丰宗祠
2023-07-26
公淤丰宗祠座落在公淤村北端村口,座东朝西,丰祠堂。共三进,三开间,进间设天井。硬山顶双坡顶,阴阳合瓦,有屋面板。第一进原有戏台,三进、牛腿等皆有雕刻。一、二进,三、五架梁及卷棚上宽柱用材大。第三进有搂,且地面高出二进
都梁阁暨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
阁暨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
2023-07-17
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盱眙都阁一层,与都阁古典风韵浑然一体,是展示盱眙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标志性工程。该馆以溯源寻根、史前文明,帝王故里、千年古邑,山川形胜、江淮冲衢,英贤辈出、人文荟萃,秦砖汉瓦、唐陶明瓯,名胜古迹、甲秀风物,都丰碑、浩气长存
杜氏宗祠
宗祠
2023-07-29
宗祠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茅坦乡茅坦村。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杜宗祠是杜姓迁居贵池的祖祠。杜姓,位于古代贵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首
丁家沟前梁遗址
丁家沟前遗址
2023-09-08
丁家沟前遗址位于宜君县城关镇丁家沟村前组西北约500米的山坡台地上,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7年4月24日,铜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邻村级道路,北邻村道,西邻丁家沟村,南邻农耕地。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
定安王氏宗祠
定安王宗祠
2023-04-10
定安王宗祠位于定安县雷鸣镇,时代为明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本体外缘为界,向东北15米至围墙,向西南30米至围墙,向西北4米至围墙,向东南3米至围墙,面积为3.87亩,定安王宗祠,定安王宗祠简介,定安王宗祠定安县定安王宗祠旅游指南
当路王氏宗祠
当路王宗祠
2023-07-17
当路王宗祠(明)当路王宗祠位于连云港市高新区花果山街道办事处当路村,与村部相邻,坐北朝南。王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其间,当路王59世祖王鸣鹤,曾任一品两广总兵、骠骑将军
漆氏宗祠
宗祠
2023-06-09
宗祠位于团风县贾庙乡汤漆村漆家大湾。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同治五年(1866)重修。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宗祠、续谱堂、饭堂、水池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现仅存宗祠及饭堂。宗祠面阔五间15米,进深29米,四合院式布局,硬山灰瓦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