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武汉及周边值得玩的景点有哪些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泉水香鸭
2023-06-10
泉水香鸭:珍珠泉乡的鸭子肉质味甘微咸,性偏凉,入脾、胃、肺及肾经,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止血痢和滋补之功效,特别是对麻疹患者、热症的治疗有明显疗效。鸭血、鸭肝、鸭胆和鸭蛋清也具药用价值。用当地天然矿泉水烹制出的泉水香鸭更是肉嫩美味、营养丰富。菜谱—主锅是泉水香
土家根雕、树根造型、卵石造型艺术系列
2024-01-07
土家根雕、树根造型、卵石造型艺术系列:张家界境内群山连绵,溶洞密布,溪河纵横,蕴藏着丰富的树根艺术及卵石艺术制作原材料。本境出品的根雕、树根造型、卵石造型艺术品,有其独特的艺术品位,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获奖,是旅游者收藏佳品。,土家根雕、树根造型、卵石造型艺术系
芒编工艺品
2023-11-24
产品经过造模、编织、抽黄、消毒、防虫、防霉、上油等工艺过程,有近千个花色品种,集广西各地芒编制品风格之大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花篮、吊篮及各种壁挂,新颖别致,匠心独具,既可点缀温馨的雅
安图蓝莓
2023-06-17
安图蓝莓:安图县地理气候独特,是我国野生蓝莓的主生长地区之一,是吉林省内最早进行人工种植及加工的县市,有丰富的蓝莓种植经验。安图县生态环境良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近7万公顷耕地面积,均可种植蓝莓。安图县现有面积约7322公顷,年产量可达400吨。其中,天然野
勃利蓝靛果酒
2023-12-20
勃利蓝靛果酒:勃利蓝靛果酒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的特产。蓝靛果酒以野生、纯天然的蓝靛果为原料,经科学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长期酿制而成,滋味醇美,具有良好的饮用价值。具有开胃健脾、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对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有突出疗效。具有很好的营养及医疗保健作用
野生核桃仁
2023-08-20
野生核桃仁:山核桃产自小兴安岭植被茂盛的自然环境中,属纯野生果类。果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原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具有润肺强肾、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之功效,长期食用具有益寿养颜,抗衰老等作用。山核桃仁的营养十分丰富,每千克含蛋白质170克、碳水化
江口山野菜
2023-12-14
江口山野菜:山野菜江口山野菜以梵净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生长的天然野生植物蕨菜、薇菜、竹笋、香菇等为主要原料,经生产加工而成。属纯无污染无危害的绿色食品。现生产的仁发牌盐渍蕨菜、保鲜蕨菜、保鲜竹笋、薇菜、野生香菇等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远销天津、上海、武汉
黄花梨
2023-08-30
黄花梨:产品名称:黄花梨产品产地:湖州安吉产品季节:6月份成熟,7、8月份的黄花梨口感最好。产品特性:味甜、汁多、肉质细脆。产品成分:含有糖、苹果酸、柠檬酸、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烟酸、胡萝卜素及无机盐等。产品功效:有润肺涼心、消痰、止咳、降火、清心之功效
雅罗鱼(华子鱼、白鱼)
2023-08-20
雅罗鱼(华子鱼、白鱼):雅罗鱼为杂食性鱼类,以水生昆虫,挠足类为食,也摄食水生植物的叶和碎屑及藻类、小鱼等。雅罗鱼为中小型鱼类,繁殖力强,繁殖早,鱼源恢复快,由于有集群习性,捕捞方便。
白豌豆
2023-07-31
白豌豆:用途1: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的功效;2: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和饲料。营养价值每100g豌豆含有:能量105千卡、蛋白质7.4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21.2克、叶酸82.6微克、膳食纤维3克、维生素
桂岭蜂蜜
2023-07-20
桂岭蜂蜜:蜂蜜是一种天然保健品,富含葡萄糖、蛋白质、果糖、有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静心安神、化痰止咳、润肺生津、润肠通便、美容养颜之功效,常饮延年益寿,男女老少四季皆宜,有天然食品、大众补品、老年人的牛奶等美称。蜂蜜还广泛应用在食品
麻城辣椒
2023-07-18
麻城辣椒:麻城辣椒是湖北黄冈市麻城的特产。麻城辣椒,果实外观整齐,色泽光亮,果皮较薄,果肉厚而脆,微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溶性糖大于1.5%,粗纤维小于1.5%。种植面积达到6700公顷,总产量80万吨,产品畅销上海、武汉、广州等十几个大中型城市,曾获第十
安吉毛竹
2023-06-27
安吉毛竹:浙江省安吉县自古就被称为竹乡,这主要来源于该地区毛竹的产量及质量。全县毛竹面积100万亩,年采伐商品竹2000万根以上,竹业产值达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全县有竹制品加工厂1600多家,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故有世界毛竹看中国,中国毛竹
紫苏田螺
2023-10-31
紫苏田螺:紫苏田螺紫苏田螺又名紫气东来(主料:田螺,副料:紫苏叶)本是山塘田涧生,玩童拾得作汤羹;巧添苏叶驱寒气,野味而今誉湘衡。
镇康咖啡
2023-07-10
镇康咖啡:镇康咖啡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的特产。镇康县域土壤肥沃,种植及发展咖啡产业的资源和优势得天独厚,适宜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云南省实施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的推动下,全县咖啡产业发展开始起步,截至2011年底,全县有咖啡种植面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