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武汉小众但值得去的地方有哪些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蔡甸藕汤
2023-10-26
莲藕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其药用价值极高,既可熟食,也可生食。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届蔡甸莲藕节上,有4节夏藕,8.8万元被武汉一家企
高邮双黄鸭蛋
2023-12-06
高邮双黄鸭蛋:高邮双黄鸭蛋,是高邮的地方传统名小吃,也是高邮特产,入选全世界最值得品尝百种味道。特点是一蛋双黄,蛋白如璧玉,蛋黄似玛瑙,红白相间,壁合珠连。其蛋质可用蛋白鲜、细、嫩,蛋黄红、沙、油概括,制成的咸蛋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
春不老
2023-09-26
春不老:春不老为鄱阳名菜,仅产于东湖四岸及上土湖的西门、高门一带,也就是在鄱阳镇旧城周边生长,出城数里则变为芥。春不老虽为芥菜的一种,但生在鄱阳镇却与芥菜有了很大差异。其色如墨,叶片较芥为小,且肉质紧密,有茸毛,叶茎肥大如菘(白菜),呈羽状或不整齐羽状分裂。叶
波尔多咖啡
2024-01-14
波尔多咖啡:法国的波尔多市,不仅有享誉世界的波尔多葡萄酒,还和世界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咖啡息息相关。波尔多有很多咖啡焙烧店,尽管这些店铺都很小,但它们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并没有败北。有一个名为马歇尔的焙烧店每年加工的咖啡豆多达125吨。马歇尔店的老板马歇尔˙格里
汉川莲藕
2023-10-21
汉川莲藕:汉川市是莲藕种植大市,种植面积14万亩左右,年产值达10亿元,虽然有较好的市场,但品牌多,û有形成地方特色。今年3月,该市麻河镇积极申报汉川莲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顺利通过评审。汉川莲藕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仅能有效保护汉川莲藕这一品牌,而
泰和百合
2023-09-23
泰和百合:泰和县种植百合仅十年历史,但发展速度迅猛,年产量已达百吨以上,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及马来西来、新加坡等国。百合的鳞茎含多种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可供食用。中医学上以鳞茎入药,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能,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等症。
拉面
2023-08-11
拉面:拉面拉面,又叫抻面,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相传,拉面源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福山一带,因有福山拉面之称。拉面传入京都,受到皇帝的赞赏,赐名龙须面,于是拉面又成为御膳房的常备食品。至于拉面何时传入山西或本来就由山西土生土长,无从考究。但山西人善于制
掌上明珠
2023-06-20
掌上明珠:掌上明珠是古传八珍之一,是宫延流传已久的珍品佳肴。掌是指东北特产黑熊之掌。熊有冬眠的习惯,冬眠时以舔掌为生,掌中津液胶脂渗润于掌心,是熊掌营养丰富的原因之一,而其前右掌因为经常舔,故特别肥腴,有左亚右玉之称熊掌虽为上美佳品,但如加工方法不当,会令人难
文蛤丸子
2023-08-22
文蛤丸子:文蛤是江海大地的独特海鲜,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该菜以文蛤、马蹄、五花肉、虾仁、鱼、面包、鸡蛋等原料制作而成,原料看似平常,但经巧手制作呈现在食客面前的佳品,外脆里嫩,既有天下第一鲜的风味,又有天然的翠绿色,吃过后鲜香满口令人回味无穷。
五都清汤
2023-09-26
五都清汤:初闻清汤,理所当然的以为是餐桌上的一道汤,定然味道鲜美而很少油腻.但到了五都,方知南辕北辙闹了个大笑话,五都清汤是一种点心,一种非常美味可口的点心!很多人吃过小馄饨,无不被她晶莹剔透的皮子、鲜美无比的肉馅、柔嫩滑爽的口感所折服,但和清汤相比则是小巫见
南阳糍粑
2023-06-30
南阳糍粑:糍粑是我国南方特别是客家地区最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节日或粮食丰收时制作,象征着喜庆、团圆、丰收。糍粑,闽西各县市都有,但南阳糍粑最为盛行,上杭县南阳镇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现在的街市里虽然时而有糍粑卖,但那些机器制作的糍粑并不地道,吃起来总还有饭
昆虫食品
2023-12-14
但居住在德宏的傣族、景颇族、德昂族至今还保留着以昆虫为食品的习惯,例如用蚂蚁蛋、竹虫、蜂蛹、花蜘蛛等等来制作美味佳肴,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但吃在嘴里却是唇齿留香,绝对是道下
杏仁粥
2023-08-07
杏仁粥:杏仁粥杏仁有苦杏仁和甜杏仁之分。苦杏仁供药用;甜杏仁虽也入药,但主要供食用。祖国医学认为,甜杏仁有润肺除燥,止咳润肠功能。杏仁粥既能防治因寒冷干燥而引起的干咳无痰、咳喘和肠燥便秘,其营养又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故特别适合老年人在冬季食用。合物11%,还有钙
四季美汤包
2023-10-26
有虾仁汤包、香菇汤包、蟹黄汤包、鸡茸汤包、什锦汤包等新品种,花样繁多,风味独特。(武汉)。四季美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7
泉州刺绣
2023-09-19
但知有一种精巧的高浮绣,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可见泉州刺绣工艺很早就有相当高的水平。宋代,泉州城内东隅有个衮绣铺,传说就是因为刺绣业集中于此而得名。衮绣者,绣制朝服之缩称。这与南宋时南外宗正司迁来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