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毗山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博山四四席
四四席
2023-12-09
四四席:四四席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地区的传统饮食习俗。作为近百年以来博人士宴请宾客的一种菜肴规制,因它的许多优点而历久不衰,它又是博地域文化在饮食方面的特色体现,所以不论餐馆雅席还是民间庖厨,人们都喜爱这种形式。所谓四四席一般就是按菜肴多寡分类的一种宴席
三圳淮山
三圳淮
2023-07-20
三圳淮:三圳淮是广东梅州蕉岭县的特产。三圳镇拥有适宜种植淮的得天独厚的沙坝土和富硒土壤,再加上农户有很好的种植经验、使用农家肥,使该镇出产的淮具有粉性足、质坚实、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成为蕉岭县十大特色长寿食品之一。近年来,三圳镇通过引进新品种、建
狼山秋黄瓜
秋黄瓜
2023-06-28
秋黄瓜:狼秋黄瓜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小涧镇的特产。狼秋黄瓜的特点是:个大、皮薄、子稀、肉厚,吃起来脆嫩、甘甜爽口;更有清热、健胃、利尿、提神、助消化之功能,一向被誉为宴席上之佳品。在小涧镇狼南麓座落着一个三姓庄潘刘于庄。该庄虽然不大,却闻名数百里,其
大湖石牛山
大湖石牛
2023-11-15
大湖石牛山石牛位于闽侯县大湖乡梧桐里自然村,距福州74公里,因中有一石牛而得名。主峰1116米,面积2.5平方公里,有自然景点70多处。石牛峰峦起伏,溪谷纵横,瀑布成群,潭洞密布,山花不绝
金龙山景区
金龙景区
2023-05-30
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金龙景区隶属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立远林场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2′52″~106°38′11″,北纬34°22′16″~34°33′3″
化王寺烽火台遗址
化王寺烽火台遗址
2023-04-18
化王寺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草滩镇孔家寨子村化王寺社。化王寺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化王寺烽火台遗址,化王寺烽火台遗址简介,化王寺烽火台遗址白银市会宁
碳盆岭煤矿遗址
碳盆岭煤矿遗址
2023-04-07
碳盆岭煤矿遗址位于白兔潭镇泉园村柞树组,年代为清。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向各至遗址边缘外8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碳盆岭煤矿遗址,碳盆岭煤矿遗址简介,碳盆岭煤矿遗址株洲市
科村北遗址
科村北遗址
2023-10-24
科村北遗址,位于河曲县文笔镇科村北约1公里处。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200米,分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区处于黄河南岸台地上,呈缓坡状,南高北低。地表采集有新石器时代泥质灰陶、红陶绳纹、夹砂灰陶篮纹等残片
成吉思汗驾崩地遗址
成吉思汗驾崩地遗址
2023-05-23
成吉思汗驾崩地遗址位于清水县红堡镇西城村。年代为元代,类别为古遗址。2013年5月2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牛头河为界;西:以西城村为界;南:以牛头河峡口为界;北:以公路为界
真守村遗址
真守村遗址
2023-05-04
新石器时代古遗址户县渭丰乡真守村南堡东北、西南侧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户县渭丰乡真守村南的断崖上,北为鄘坞岭,东南有涝河故道流过。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70米,是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主的遗址
东马坊遗址
东马坊遗址
2023-05-04
东马坊遗址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东马坊村,2018年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调查发掘,发现的城址内周长约2920米,面积约57万平方米,同时还发现了水井、灰坑、陶器、瓦当等相关遗存,以及左宫右宫大匠等字样陶文
阎家寨遗址
阎家寨遗址
2023-04-26
阎家寨遗址位于南漳县东巩镇上泉坪村双河坪。清代山寨遗址,寨筑于嘉庆七年(1802)。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8米,东西宽约30米。寨墙条石垒砌,高约5~8米,宽约1.7米。设东西二个寨门,西门为两层楼,门上书忠义寨。寨内保存房屋50间
监生坡遗址
监生坡遗址
2023-04-26
监生坡遗址位于老河口市袁冲乡槐树湾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为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0.75米。采集遗物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夹砂灰陶、泥质红陶较少,偶见磨光黑陶、泥质黑陶,纹饰有绳纹
尚义土城子遗址
尚义土城子遗址
2023-07-01
土城子遗址位于尚义县三工地镇土城子村,地处冀蒙交界,其西、东与内蒙古兴和县接壤。土城子遗址筑于二龙河阴隆起的台地上。古城呈东西向布局,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1006米,城池面积约1050000平方米,从军事防御角度来看,古城紧扼二龙阴河,居高临下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
2023-06-23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位于潮州市东郊笔架山西麓,年代为北宋,故也称其为潮州笔架山宋窑遗址。窑址鳞次栉比,有百窑村之称。是古籍文献中所记载的水东窑;1953~1986年间,文物工作者多次进行调查和发掘,已清理挖掘10多座窑,均属龙窑(包括阶级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