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汀州文庙 相关信息共 562
零陵文武双庙
零陵文武双庙
2023-06-14
零陵文庙位于永州市零陵古城东门岭路(永州市五中旁,零陵文物管理所内),原为零陵县文庙,又名县学宫、先师庙、孔子庙、圣庙等,始建于宋嘉定初年(1208年),原址为潇水西岸愚溪桥左,后曾六次迁移改建,四易其地
南门游氏家庙
南门游氏家庙
2023-08-05
南门游氏家庙位于长汀县汀州镇建设街,坐北朝南,由门楼、雨坪、大门、门厅、下厅、上厅、左右厢房、右一列横屋等组成,建筑面积907平方米。下厅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神龛镂雕精美
池州市博物馆(池州府儒学)
池州市博物馆(池州府儒学)
2023-03-07
池州府儒学,始建于唐代,初为夫子庙,又叫文庙,是历代朝廷、百姓供奉祭祀孔子及儒家学派贤哲的祠庙。宋代以后各地将官办学校与文庙合建。此后,池州府儒学成为历代池州教育文化中心和礼制圣殿。1917年,池州师范学校在池州府儒学原址上创办
杨成武将军纪念馆
杨成武将军纪念馆
2023-08-06
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西门罗汉岭杨成武将军广场东侧。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与杨成武将军铜像、杨成武将军广场融为一体。纪念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原全国政协委员沈鹏题名。纪念馆占地361.06平方米,是一座粉墙黛瓦、砖混结构单层客家建筑
长汀古城
长汀古城
2023-08-05
又称汀州古城,位于福建长汀,历史上为州郡路府所在地,因为地处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是连接赣州、梅州的中心枢纽和商贸重镇,史称阛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被称为福建西大门,誉为八闽客家首府。景点位置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
信阳文庙大成殿
信阳文庙大成殿
2023-08-31
文庙大成殿清信阳文庙,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元代,清代修复。是信阳市区仅存的古代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传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讲学之地,也是儒家思想发源地之一。据《信阳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元代,明、清历经修复,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顺德府文庙大成殿
顺德府文庙大成殿
2023-07-03
大成殿是文庙(又名孔庙)的主要建筑。《顺德府志》记载:顺德府文庙建自唐,寻废。顺德府文庙大成殿原名为文宣王殿,唐开元2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自此全国孔庙的主殿皆被称为文宣王殿
长春孔子文化园
长春孔子文化园
2023-02-21
孔子文化园(长春文庙)位于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与二道街交汇处,始建于清同治11年(公元1872年)。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随着风雨的侵蚀和近代政治的影响,长春文庙遭到很大破坏,一度改作他用
衢州南宗孔氏家庙
衢州南宗孔氏家庙
2023-07-26
孔氏家庙不同于孔庙、文庙。孔庙、文庙为官方所立之庙,乃朝廷官府、学子及百姓祭祀孔子之处;孔氏家庙则是孔子嫡长孙率族人祭祀孔子及历代先祖之处
长沙县学宫街故址
长沙县学宫街故址
2023-05-14
长沙县文庙西起长沙市民主东街,东止蔡锷北路,南起学宫街,北止红墙巷,距周南中学和明德中学这两所百年名校不远。如今,正门位于蔡锷路的长沙师范附小只是长沙县学宫遗址的一部分。长沙县文庙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
回忆魔都装满8090后回忆的文庙街
回忆魔都装满8090后回忆的文庙街
2023-10-26
回忆魔都装满8090后回忆的文庙街:上海小编今天要说的就是杂乱老城厢里的乐园——文庙!这里有:纪念孔圣人的文庙、街边小吃香酥鸡、菜饭、巧克力奶昔...二次元世界的动漫手办周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孔乙己酒家、书店、甜品店、大头贴…这条被称之为儿时美好回忆的马路上,
新民廖氏家祠
新民廖氏家祠
2023-08-05
新民廖氏家祠位于长汀县汀州镇新民街,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梁架,周围封火墙。通面阔22米,总进深45米,由门楼、雨坪、大门、上厅、下厅等组成。下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柱带前廊,立柱用材较大
天后宫抱厦
天后宫抱厦
2023-07-23
建于乾隆元年(1730年)汀州商人建,祀海上女神妈祖(林默)。系石柱、木梁架、重檐,歇山顶建筑,坐北朝南,台基高0.35米,阶条石、陡板石均用青石,以规整长方石板铺地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2023-04-14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位于贵州湄潭县湄江镇和永兴镇,原有文庙、天主堂等25处,现保存较好的主要有9处。包括湄潭办公室图书室旧址(文庙)、谈家桢等教授住处(天主堂)、研究生院旧址(义泉万寿宫)、湄江吟社旧址(西来庵)、理学院物理系旧址(双修寺)、永兴分校教授住处、农学
罗田文庙大成殿(罗田县博物馆)
罗田文庙大成殿(罗田县博物馆)
2023-06-09
罗田文庙于元大德八年(1304)由石桥铺的旧县畈迁入县城凤山镇,已有700年历史。文庙初迁来时,始建于现在的东门人民医院一带,明洪武八年(1375)又改建于县城南门河边,即现在的老车站对面。可惜于弘治四年(1491)被洪水冲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