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汉明长城及其烽燧 相关景点共 6737
明长城遗址河曲段
长城遗址河曲段
2023-10-24
长城遗址河曲段,从偏关县南下,起点在偏关县天峰坪镇寺沟村西南330米处,向南进入河曲县,沿黄河屈曲而行,经刘家塔镇、楼子营镇、文笔镇,止点为文笔镇唐家会村西南2100米处。海拔800~900米之间。墙体黄土夯筑
枝江烽燧群遗址
枝江烽燧群遗址
2023-04-26
枝江烽燧群遗址三国时期遗址群,位于枝江市境内,包括长江沿岸16处烽燧遗址、北线6处烽燧遗址、1座障城(菜籽坪城堡),这些烽燧大多建于当地制高点,构成一个军事通讯和防御体系,对于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大武口明长城
大武口长城
2023-04-21
介绍又称边防北门关墙,这段长城建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系兵部尚书王琼勘察后奏请朝廷批准,由佥事齐之鸾督建的。长城西起贺兰山枣儿沟,东到黄河岸,长约五十里,在今大武口村附近,明水湖农场东至铁路一带尚有遗迹。其它处则已变为农田、道路,不复存在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长城遗址(神池段)
2023-11-01
长城遗址,神池段由宁武县北上,出大水口村,进入神池县,起点为龙泉镇龙元村东南400米,由北进入朔州市朔城区境。在朔州境内西北方向延伸,再次进入神池县,经烈堡乡,止点为大沟村西北2500米,向西北进入偏关县。海拔1500~1800米之间
明内长城遗址(繁峙段)
长城遗址(繁峙段)
2023-07-06
长城遗址,繁峙段由灵丘县境北上进入繁峙县,起点为神堂堡乡神堂堡村东南3000米处,经过横涧乡平型关,止点为大营镇团城口村西北2000米处,向北进入浑源县境。海拔1100~1700米之间。墙体分黄土夯筑和石砌两种
明内长城遗址(原平段)
长城遗址(原平段)
2023-07-06
长城遗址,原平段起点位于段家堡乡立梁泉村西北1900米处,止点在段家堡乡张其沟村西北1300米处。海拔高度2000~2300米,石砌墙体。现存墙体3段,全长约2794.8米。沿线存堡2座,烽火台19座
孙基烽燧
孙基烽燧
2023-05-31
孙基烽燧处在库尔勒至营盘道路的50公里处,是汉代的军事设施,由于长年风化残高仅剩10米。今天的北山便道一带,曾是汉代古丝路北道,公元前101年以后,西汉从敦煌经罗布泊到龟兹(库车),共修筑烽燧300座,其作用是保障古丝绸之路的安全,为行人提供方便、传递信息。
长城—清水河县长城
长城—清水河县长城
2023-03-27
长城—清水河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与山西省偏关县和朔州市平鲁区接界处。长150公里,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始建,直至明末。建筑包括墙体、敌楼、火墩台、烽火台、烽燧等。墙体以砖石包芯结构为主。重要关险、隘口、城墙、敌楼均为砖石砌筑
克孜尔尕哈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
2023-10-10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依西哈拉乡境内,坐落于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冲击台地上。烽燧雄伟挺拔,建于汉代。烽燧即烽火,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史册记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
渭源秦长城遗址
渭源秦长城遗址
2023-10-07
古老雄浑秦长城渭源境内的秦长城,修筑于战国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长城在渭源境内,经过4个乡镇14个村,蜿蜒起伏36公里进入陇西县境。这段古长城大部分地段残高在3米左右,少数地段超过8米,每隔1里有一小烽燧,10里有一大烽燧,雄伟壮观
大岭寨明长城砖窑群
大岭寨长城砖窑群
2023-06-30
大岭寨长城砖窑群位于迁西县大岭寨村,为明代古遗址。2001年2月7日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窑群中心界桩为基点,向东扩520米,西扩800米,北扩1240米,南扩700米
西沟长城
西沟长城
2023-05-21
西沟长城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主干线,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的永安长城,还有一处天下奇观。中文名:西沟长城特点: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长城始建于:公元1381年最佳拍摄季节:金秋十月
张家口地下长城
张家口地下长城
2023-07-01
张家口市境内存有战国、秦、、北魏、北齐、唐、金、等朝代的长城1476公里,是全国保存长城最多的省辖市,素有长城博物馆之称。更为珍贵的是,在张家口市区北端还有一条与明代长城同样走向的地下长城,成为塞外山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兴地烽燧
兴地烽燧
2023-05-31
兴地烽燧位于兴地的库鲁克山南侧,孔雀河故道北岸,距离库尔勒约170公里。这座峰火台高10米左右,外观呈立体梯形,土坯结构,一层土坯一层泥,泥中掺杂着芦苇,每隔30到40厘米加有胡杨木。烽火台四周有围墙,西侧设有梯口,并有台阶通往烽火台顶部
四十里大墩烽燧
四十里大墩烽燧
2023-05-31
四十里大墩烽燧四十里大墩烽燧位于和硕县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马兰村附近,台基呈方形,下宽上窄,长7米,底宽4米,顶宽2.5米、高6米。此台一层土一层红柳、梧桐木夯筑而成,地表无遗物。四周均为开阔地,站在台顶可视五六十里路。为汉代烽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