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江倪口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环江牛角寨瀑布
牛角寨瀑布
2023-09-04
牛角瀑布景区是2009年环县最新发现的原生态旅游观光瀑布群,因于此处发现大量牛角状化石,故得名牛角寨。目前环县旅游局正在投入资金进行环境改造。景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八面村牛角屯,离县城45公里
洣江书院
书院
2023-03-06
书院坐落于云阳山麓,洣水河畔的狮子山上(现茶陵一中校园内),是茶陵古代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所州立书院。书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由时任茶陵知州林廷玉创建。创办之初,格局宏敞,规制齐全。有主敬、行恕、修德、凝道四斋舍及讲堂、乡贤祠、汲秀亭等建筑
江镜镇革命烈士陵园
镜镇革命烈士陵园
2023-06-04
镜镇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清市镜镇酒店村镜电信局东边。镜镇酒店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土地革命时期,在何胥陶的领导下,一些党员在龙(田)高(山)一带传播革命思想,发动、领导龙高革命群众反霸、反、抗丁、抗粮、抗苛捐杂税
潜山江家老屋
潜山家老屋
2023-08-01
家老屋位于源潭镇源潭居委会金墩组,始建于明代未期,由氏济阳郡八世祖学升公、通清公、通淮公三兄弟出资营造。因历代修缮,整体建筑基本上失去了明代特征,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旧构。建筑又在一进门厅处设一字型硬山顶照壁,看面墙磨砖,出水檐口下阴刻柏榦流芳四个大字
梅里雪山南宗垭口
梅里雪山南宗垭
2023-09-27
从西当进入雨崩村路上的最高点,也是一个休息驿站,南宗垭海拔3700米,垭处挂滿经幡。西当到那宗拉垭口约12公里,一路都是上坡山路,一般骑马上山的,多是都是骑到垭,接下来一直到上雨崩村都是下坡的山路
广发李氏宗祠(含楚江门楼、楚江惜字炉)
广发李氏宗祠(含楚门楼、楚惜字炉)
2023-04-09
广发李氏宗祠(含楚门楼、楚惜字炉)位于嘉禾县广发镇楚村,时代为清。2018年,广发李氏宗祠(含楚门楼、楚惜字炉)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建筑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肇庆阅江楼
肇庆阅
2023-06-27
楼又名嵩台书院。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年代不详),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间(1431~1435年),将庵改建为嵩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命名阅
江家畈老屋
家畈老屋
2023-08-01
家畈老屋位于天柱山镇风景村畈组,始建于明代后期,清代重修、改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这座古建筑风水的基本格局。盖灰色小瓦,青砖勾白缝。建筑平面坐北朝南。大门凹进半个房屋的空间,采用四柱三步架,两边的山柱各两根
松溪梅口埠旅游景区
松溪梅埠旅游景区
2023-03-07
村位于松溪县西南部,背靠湛庐山,是松溪河在松溪境内最末端的村,也是郑墩镇海拔最低的村。梅古时是进出松溪的码头、渡口。梅古埠4A级旅游项目是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影视拍摄、产业发展等于一体的田园旅游综合体项目,总投资5.5亿元人民币
江抗东路活动旧址
抗东路活动旧址
2023-10-21
抗东路活动旧址位于沙家浜镇华阳村金桩浜街东端,俗称东土地堂。遵照抗副总指挥叶飞的指示,1939年11月6日,在常熟的抗部队在此成立了抗东路司令部,由夏光担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林震负责后方医院,该建筑为抗东路的活动点之一
陶江石塔
石塔
2023-06-04
石塔旧名塔林,俗称雁塔。位于闽侯县尚干镇塔林山(又称珠山)之巅。八角七层实心花岗岩建造,高约10米,座宽3.2米,台基为双层须弥座承托,顶有五轮塔刹。每层刻一至三尊盘坐莲台佛像,转角有大力士肩负塔身,其间镌刻双龙戏珠、丹凤朝阳、花草、飞天及古兽
海兰江
海兰
2023-07-14
海兰发源于长白山以东的甄峰,途径青山里、和龙峪、平江盆地流入富饶美丽的瑞甸平原,灌溉万倾水田,最后流入图们江,全程达145km。对龙井人来说,她是一支生命之水,是患难与共的历史见证。相传,从前隔着这条河,东西两面有两座大山即珠岩山和琵岩山
徐海遗址
徐海遗址
2023-08-24
徐海遗址位于汶上县康驿镇徐村东南,年代为大汶文化,类别为古遗址。1986年3月8日,徐海遗址被公布为济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海遗址,徐海遗址简介,徐海遗址济宁市汶上县徐海遗址旅游指南
东司马遗址
东司马遗址
2023-08-18
东司马遗址年代为大汶文化、汉,位于大庄镇东司马村南400米,类别为大汶文化、汉。2018年5月31日,东司马遗址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司马遗址,东司马遗址简介,东司马遗址临沂市沂南县东司马遗址旅游指南
江氏大宗祠
氏大宗祠
2023-06-02
氏大宗祠: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步涌社区步涌南路35号。清代建筑。坐西向东。三开间三进布局,由前中后三堂、牌楼、四廊房组成。面阔11.1米,进深41.58米,面积461.5平方米。两侧山墙用蚝壳砌筑,其余为清水砖墙。门额石匾刻氏大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