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江油窦圌山出名了这回全是因为沾了九寨沟的光不过这字却写错了...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四足鱼
2023-09-26
四足鱼:学名叫蝾螈,三清山有四足鱼之乡的称誉。山东麓的冰玉洞、山南麓的坪溪和梯云岭等山涧小溪中,都有四足鱼繁殖生长。四足鱼形状象似鳝,背部褐色,腹部扁而无鳞,尾部又如鳅尾。它体形小,最大才约重半斤、长6—7寸。无毒,但煮烹时会发出一股难闻的怪味。因此,当地很少
天山绿茶
2023-09-18
天山绿茶:天山绿茶为福建烘青绿茶中的极品名茶,原产于西乡天山冈下章后的中天山、铁坪坑和际头的梨坪村。主产地是从无坪山的中心葫延伸,东接章后,西连际头,南达留田,北至芹屿,分布在里、中、外天山,方圆约10千米,近百个村落。这里产茶历史已颇悠久。据载,远在唐代,中
衡山寿草黄精
2023-07-19
衡山寿草黄精:衡山寿草黄精是湖南衡阳南岳区的特产。黄帝、天老皆是古人所认为的寿者、神仙的形象,其人如天姥山一般烟涛微茫难以稽考坐实,倒是食之可以长生的太阳之草黄精,据南岳旧志记载,却是实有其物,志中并称:岳(即南岳)产黄精,品之佳者,服之可以延年。又有一首昔人
苗家酸汤鱼
2023-12-14
苗家酸汤鱼:酸汤鱼是贵州苗侗族的一道传统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鱼肉、酸汤、山仓子等香料,成菜后,略带酸味、幽香沁人、鲜嫩爽口开胃,是贵州黔系菜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贵州菜和黔菜系中非常著名的火锅菜品。在贵州的苗侗寨中就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罗圈,在酸食菜肴中,尤其以
地禾糯
2023-11-15
地禾糯:地禾糯(又称香糯)出产于粤北边陲的百里瑶山。自古为瑶山人民刀耕火种的传统旱地作物,不用施农药化肥,纯靠山上腐殖质、烧山炼地的草木灰作肥料种植的粗生品种,是连山瑶山特产。清代乾隆巡视江南时,品尝到瑶山地禾糯后,曾指定为上等贡品。地禾糯以其种皮棕红色,糯性
九疑斑竹
2023-10-30
九疑斑竹:九疑山斑竹,又名湘妃竹、泪竹,是我国一种稀有珍贵的竹子。,这一带已经建立斑竹自然保护区。斑竹的外皮,有逼真的泪痕和批纹痕,呈棕黑色或紫晕色。斑竹一枝千滴泪,说的是个神奇古老的故事:相传舜帝地巡,死于苍梧,葬于九疑,娥皇、女英二妃前来寻觅。她作溯潇水而
菜头咸
2023-09-01
菜头咸:菜头咸云和人称萝卜为菜头,菜头咸即用萝卜做成的咸菜,亦称菜头粒。山区农民生活艰苦,菜头咸是一年吃到头的下饭菜,家家必备。秋冬,萝卜收成,挑一些个子中等的萝卜,连泥带根晒半干,去根毛后洗净,倒进大锅,加放腌菜卤和很多的盐,要煮一天一夜,不断加进腌菜卤;山
荔波酸汤鱼
2023-07-08
荔波酸汤鱼:荔波有句土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这个酸指的就是酸汤鱼的酸汤。吃过酸汤鱼的人一定都会被它独特的口味吸引住,汤酸鱼鲜,让人食指大动,吃完鱼肉还可以涮食其他涮料,不亦乐乎。酸汤鱼是苗族最具代表民族菜,到荔波不能不吃酸汤鱼哦。据说在远古的时候,苗岭山
灌县川芎
2024-01-11
每年立秋季节采收山川芎时,将其茎秆的结节运到平原栽种,立春时,再挖取一部分运
荔枝柴烧鸡
2023-12-18
这里的烧鸡和大岭山烧鹅有些相像,同样是用荔枝柴烧,同样是放在烤炉里烤,把鸡肚子剖开,把香料放进去,然后把烧鸡放在炉子里20分钟后,就可以取出来了,香气可以传到老远,烧鸡吃起来更
茂林十二碗
2023-12-18
茂林十二碗:茂林十二碗是宣城泾县的传统宴席名菜,也是茂林饮食代表,咸甜适中,油色浓淡相宜,火功出汁入味。茂林十二碗按筵席出菜顺序,依次为:子—红烧蹄髈、丑—凉拌、寅—三鲜汤、卯—肠汤、辰—粉蒸肉、巳—纯山药汤、午—糊粉、未—子糕、申—红烧鱼块、酉—卤肉、戌—小
文宫枇杷
2023-12-04
文宫枇杷:文宫在县境内二峨山南麓,此区域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宜种植枇杷,种植历史已有100余年。改革开放以来,文宫镇从90年代初开始在省科研院所专家指导下,对文宫枇杷进行规模商品开发,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广国内最优良的大五星、美张771,大元种、解放种、美二5
旺苍天麻
2023-11-30
具有祛风定惊、平肝息风等功效,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旺苍县山多地广,森林资源丰富,旺苍野生天麻长期以来一直因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和经销商青睐,常被各届人
川核
2023-11-29
广泛分布于海拔400—1800米地段,是耐干旱脊薄忌水渍高温理想的中山地区经济树种。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
尼姑面
2023-11-24
相传是桂林月牙山尼姑庵所创。天长日久,制作方法广为流传。桂林尼姑面的精华的汤,汤是用黄豆芽、新鲜草菇、香菇、冬笋等久熬而成。汤色金黄,味鲜而甜,清香四溢。原料主打:面条,桂林腐竹、黄菜、素火腿、面筋。做法:尼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