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江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相关特产共 7500
台山黄鳝饭
台山黄鳝饭
2023-12-01
台山黄鳝饭:台山黄鳝饭是台山历史悠久一道小食,还被广东省评为广东百种传统特色小吃,是江门著名小吃之一。黄鳝饭从诞生起经历了不同门派,就五邑地区除台山外,还形成以开平、恩平、新会等流派。但是从味道和做法讲究,江门黄鳝饭一直保持了最原始和传统瓦煲方法,使
防城港大蚝
防城港大蚝
2023-11-23
防城港大蚝:学名近牡蛎,属海产双壳软体水生动物,多分布于有淡水流入浅海湾内。大蚝肉可鲜食,亦可加工成蚝豉、蚝油。蚝肉味道鲜美,素有海中牛奶美称。蚝油是上等调料,蚝肉不仅是美味佳肴,且可入药,蚝壳可烧灰或打粉,是酸性水田良好肥料,还可以做水泥、电石原料
茅山马口螃蟹
茅山马口螃蟹
2023-10-21
茅山马口螃蟹:茅山马口螃蟹蟹类甚多,有海蟹、蟹、湖蟹、河蟹之分。河蟹在立秋前后最肥,有七月(农历)尖,八月圆和九月重阳,蟹子淌黄之说。蟹黄即螃蟹体内卵巢和消化腺,橘黄色,味美。湖北蕲春县与浠水县交界外茅山和广济马口湖一带盛产螃蟹,历史上颇负盛名,用茅
粉蒸肉
粉蒸肉
2023-12-15
粉蒸肉:粉蒸肉是道著名猪肉美食,在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到一道西菜品,属多种菜系,在四川、重庆、湖南、安徽、江西、湖北、浙江、福建等省份都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香味浓郁。根据烹饪方法,可以偏辣,可以偏甜,
仁化粉葛
仁化粉葛
2023-11-15
一般粉葛质韧,纤维性强,而陈由于土质特别,出产粉葛肉质厚实而脆,纤维性不强,食不留渣,可餐
安化红茶
安化红茶
2023-10-28
早在西晋时,安化就有种茶记载,明清列为贡品,与安徽祁红,福建建红并称三红,曾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安化是红茶之乡、黑茶之乡、砖茶之乡和针形茶诞生之地,清咸丰时,当时全县沿资江上起渠,下至敷溪,沿
东台羽扇
东台羽扇
2023-08-24
选用海东鹳翅膀上羽毛,精心制作而成。清初孔尚任在盐城疏浚淮河海口时,收到友人送他一把海鹳羽扇,赞不绝口,即以羽扇为题,赋五律一首:客寄双团扇,名家制不同。剪胎云闪烁,织柄玉玲珑。偶尔投怀内,曾经度海东。漫然松下客,
百岁鱼
百岁鱼
2023-08-22
百岁鱼:百岁鱼原名百岁鸡店,于1936年创立,后来王西野先生在百岁鸡基础上创制了百岁鱼。百岁鱼于锅少汤,当场称一条2斤以上草鱼,鲢或财鱼切成鱼片掺入调料秘制,10分钟后,百岁鱼烧好了,一股浓香扑鼻而来,鱼肉色泽白亮晶莹,鱼片很有韧性,夹起来不碎不破,令人
三乡小炒
三乡小炒
2023-07-20
三乡小炒:三乡小炒是三乡人饮食特色。凡属逢年过节,红、白筵席者是不可缺少乡土特色菜馔。吃起来酸酸甜甜,味道极美。不但三乡人喜闻乐道,在外地也早为人知,脍炙人口。如果宴席上没有三乡小炒,三乡人就会非议,甚至受到指责。三乡人认为无炒不成宴。有一次,岐酒家(现
三江牛
三江牛
2023-07-07
三江牛:三江牛主要产于四川盆地西北边沿山区,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三江、白石、水磨、漩口、白花和映秀等乡、镇,以里石河、溪河、二河三条溪汇合处所产者较好,故名三江牛。现阿坝藏族自治州理县、茂汶羌族自治县,以及温江地区北部山区均有分布。据《太平寰宇记》载,主
涟水曲酒
涟水曲酒
2023-08-25
涟水曲酒:提到涟水酒,估计没多少人能够想到什么,但提到高沟酒,只要喜欢白酒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名字,高沟酒厂(没错,涟水3大特产中2个都是高沟镇)古镇高沟位于涟水西北边境,它南临长淮,北枕六塘,工商繁茂,人文兴旺,六塘河水孕育了身边高沟镇、高沟人,神
炸芊子
炸芊子
2023-08-16
炸芊子:炸芊子先将鸡蛋打散,然后将平第锅放少许油烧热,然后将打好鸡蛋倒入锅内,要迅速将鸡蛋滩成薄薄的饼状,然后放一边待用。和馅,根据个人口味,什么馅都可以,一般是鲜肉馅,放葱姜蒜末,放好各式调料,和好。将鸡蛋饼摊开,将肉馅整齐在饼一端码一排,然后卷起
王才那杀猪菜
王才那杀猪菜
2023-06-21
王才那杀猪菜:王才那杀猪菜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一种炖菜。过去,人们没有条件讲究什么配料、调料,只是把刚杀好血脖子斩成大块煮熟后切成大片放进锅里,然后边煮边往里面放以经处理好干白菜。加水和调料,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血肠倒
睦洲黄沙蚬
睦洲黄沙蚬
2023-11-07
睦洲黄沙蚬:睦洲黄沙蚬黄沙蚬是新会睦洲镇特产,蚬身大,肉肥嫩,清甜味美,远胜于一般泥蚬,远近闻名。新会睦洲镇,地处西江下游,离出海口较近,江面宽阔,水流缓慢。西江支流经睦洲镇之前,水流湍急,把大量细沙和蚬冲到睦洲,停留在河里。蚬在黄沙里安居乐业,享受
龙岩斜背茶
龙岩斜背茶
2023-09-15
龙岩斜背茶:龙岩斜背茶产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山乡斜背、背洋、梅溪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原产地斜背村农民,祖居泉州,先是迁居漳平永福,而后又从永福迁到龙岩斜背村定居,至今已传十九代。他们定居后即开始种茶。加工出来茶叶,以产地定名为斜背茶。斜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