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沈阳般若寺 相关景点共 7109
天水净土寺
天水净土
2023-05-30
天水净土位于仙人崖后川。该寺群山环绕,苍松满谷,山风吹来,松涛阵鸣,人称净土松涛,为秦州十景之一。净土1971年被全部拆除,一切碑迹额联等,也不知失于何地。八十年代以来,净土寺僧众多方筹资进行恢复扩建,现已形成一进三禅院的宏大建筑群
天庆寺
天庆
2023-07-13
天庆位于延寿西南山坡峭壁之上,原是一组玲珑俏美的辽代寺院,始建于辽寿昌五年,清康熙十七年僧人性悟、性喜募化建盖数十年,之后性喜之徒海登又对其进行了维修,1993年凤凰山管理局成立伊始,按清式建筑对其复原,使之再现昔日风貌
清原青云寺
清原青云
2023-07-12
青云距满乡清原县城城北约两华里许。在芳泽气通,迤逦青霭的宝珠峰下,有座双檐斗拱式建筑,上悬青云古刹蓝底金字匾额,给人以觉净恢弘之正气。青云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仿宫殿式的三层殿堂,以正路为轴线,两侧对称
江门海会寺
江门海会
2023-06-28
海会位于大雁山风景区一个叫百鸟归巢的山谷内,占地面积z公顷。该寺依山傍崖,层级而上,飞槽斗拱,上下错落,华堂杰阁,庄严肃穆。现有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十天王殿、山门、客堂、斋堂、僧舍、放生池、安福堂、观音殿和藏经阁。内供奉释迦如来及罗汉等诸神金身法相
天等万福寺
天等万福
2023-09-03
万福万福山古名独秀山,位距天等县向都镇北郊1公里处,孤峰拔地而起,圆柱形如卓锥。高约60米,腰径约50米。四周一派良田。河水流经山下,公路直达山前。山的西面有宽敞溶洞,洞分3层。清康熙拾壹年(公元1672年),当地群众沿山洞口建起寺庙,取名万福
泌阳梅林寺
泌阳梅林
2023-08-30
梅林旧址在泌阳县官庄镇与付庄乡交界处,背依虎头山东襟,面临古城之西陲,周围峰峦耸峙,茂林修竹,左右两水环抱,清流激湍,地势绝佳,风景宜人。梅林,本名圆通寺。圆通寺之名最早记载于明朝文坛四杰何景明(信阳人,时任陕西提学副使)的《圆通寺》诗中
百泉寺
百泉
2023-08-30
百泉位于遂平县凤鸣谷风景区高山湿地的东南部,始建于隋唐,显盛于宋元,寺院四周有大大小小近百处清泉竞相喷涌,终年不断,可饮可观,故名百泉。由于寺院地处遂平、泌阳和平顶山舞钢市的交界处,又有山幽古寺远,钟鸣听三县之说。樊金凤摄
武宁弥陀寺
武宁弥陀
2023-08-08
武宁杨洲凤凰山弥陀,据考开山于汉朝末年,有异人观此山郁葱之佳气,结茅隐居,以待机缘之合(《西瓜长明灯会碑记》载),察该地酷似双凤朝阳,便冠名凤凰山。三国前期,孙权祖父——孙钟,种西瓜于凤凰山瓜畲口,因此冠名为西瓜古寺
德仲寺
德仲
2023-04-16
德仲位于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仁多岗村西北大约15公里的德仲村,地处德仲温泉附近。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是一座藏传佛教尼姑寺院。从德仲温泉的入口处向北,沿着青石板台阶而上,经过三十多级才可到德仲。该寺大殿为两层高,气势不凡
福徵寺
福徵
2023-03-26
福徵又名包头召,蒙语原名布特苏木,又称福徵。它是旧包头城内唯一的一座蒙古族召庙;也是巴氏家族的家庙。巴氏家族信奉喇嘛教(黄教),当时为便于集体祭祀和进行宗教活动,由巴氏家族的各户集资所建。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年历史
旦斗寺
旦斗
2023-03-18
丹斗,藏语全称丹斗谢吉央贡,是藏语系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乡。公元9世纪中叶,西藏三贤哲曾来此定居。喇钦·贡巴饶赛从三贤哲出家,受比丘戒成名后,创建丹斗,招徒弘法,使西藏佛教再度复兴
盘龙寺
盘龙
2023-03-11
盘龙,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东岸晋宁区盘龙山,距离昆明市区约40公里,与昆明西山、宾川鸡足山共同被称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中文名:盘龙外文名:PanlongTemple地理位置: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东5公里的盘龙山上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开放时
南泉寺
南泉
2023-03-05
南泉位于湘阴县城东南郊,北距县城3公里,南距长沙38公里。据康熙三十三年(1694)《潭州南泉山双林禅寺中兴记》记载:南泉系潭州四十余刹之一。宋绍兴间(1140年左右)普庵祖师去游憩此,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创立双林禅寺
泽州青莲寺
泽州青莲
2023-02-23
青莲位于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5公里的陵石山中。青莲下临丹河,背依高山而建,与中国古代面山背水的风水建筑观念十分吻合,整个寺院雄峻秀奇,别具风格,所临山崖的肢内的一池清水经年不涸不溢。摩崖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题记
月爱寺
月爱
2023-11-25
月爱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寺院遗址之一,始建于北周大定辛丑年间(公元585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它位于邯郸东北九公里处的邯郸县尚壁镇西尚村,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另外在村北有耕地七十余亩.据传说建之初,该寺住持法名月爱故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