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油麻地 相关信息共 7500
母油整鸭
整鸭
2023-08-29
整鸭:母整鸭由新聚菜馆名厨研创,已有七十余年历史。(母,即伏酱秋,醇厚鲜美,为酱油中上品。)整鸭,用太湖绵鸭。烹制将活宰洗净的鸭子,斩去两脚,挖去尾臊子,配以猪爪、肥膘及绍酒、母、精盐、绵白糖、葱结、姜片等佐料,用砂锅以微火焐至酥烂。然后拣去葱姜、
沈岗油馍
沈岗
2023-07-15
沈岗馍:沈岗馍始于明初,明清两代曾为朝廷贡品,有北有道口烧鸡,南有沈岗馍之称。新蔡县顿岗乡沈岗村有一种著名的面食——沈岗馍(也称顿岗馍)。古往今来凡来到沈岗的人,必享其口福,赞为幸事。相传,沈岗在春秋时代是楚国令尹沈诸梁的别墅,东魏时,曾在这里设置过
蓝田泡油糕
蓝田泡
2023-12-30
蓝田泡糕:蓝田泡糕:泡糕色泽白中带黄,脂凝晶亮,犹如轻纱蝉翼,其味芬芳醇香,见风则消,入口即化,启齿则散,松酥绵润,风味悠长。清时陕西名厨侯治荣为慈禧太后祝寿时制作的泡糕,令慈禧太后食后赞叹不绝,从此流传蓝田民间。泡糕不能顾名思义。如果你把它想做晋北
哈什蟆油
哈什蟆
2023-06-20
哈什蟆:林蛙亦名哈什蟆,属两栖类蛙科动物。春夏秋季生活在山坡树林中,冬季则群居河水深处石块下冬眠。林蛙的经济价值很高。雌性林蛙成熟后卵巢生软体,干燥后成固体,称林蛙,或哈什蟆。此含有17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激素,具有极高的医药价值,是珍贵的滋补品,
河津麻莲烩豆腐
河津莲烩豆腐
2023-12-17
河津莲烩豆腐:莲烩豆腐是山西运城河津著名的代表菜,在河津是家喻户晓。莲烩豆腐属于烩菜,河津人对烩菜情有独钟,婚丧嫁娶、满月席、寿宴,几乎都离不开它,是河津人过年过节招待宾朋、过喜事白事必备的一道菜。莲烩豆腐做法简单,是用五花肉或者里脊肉切块,加鸡蛋调料
麻寮城
寮城
2023-06-13
寮城】位于桑植县官地坪镇槐树洛,距县城东北55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由土司唐涌兴建署治,袭18世366年。此城座北朝南,前有小坪,后有汉代漤中蛮覃儿健在山顶营建的寮云寨,司署是石木结构的三进院堂,四周垒筑高4米、厚近l米青石围墙,构造坚固
合肥麻饼
合肥
2023-12-08
合肥饼:大麻饼是安徽合肥的四大地方传统名点之一,在国内享有盛誉。相传起源于北宋时期,其名称也是几经变化。合肥大麻饼以南瓜为主料,白糖、冰糖为配料,再配上青红丝,再和拌麻油做饼馅,用精细面粉做成饼状,并将馅包入其内,外皮粘上密密麻麻的芝麻,入烘炉炕制而成。这种
河北麻鸭
河北
2023-08-06
河北鸭:产于河北廊坊。出肉率高,肉质鲜嫩,其抗病力、适应性、觅食能力均较强,耐粗放管理。采取水中放养和舍中补饲相结合,夏秋任其到水中或草滩自由觅食;冬春冰冻季节补充一些粮食、糠麸及含蛋白质、矿物质饲料即可。产蛋营养丰富,炒食色鲜味美,亦是腌制咸蛋和松花蛋的最
庆阳油泼辣子
庆阳泼辣子
2023-07-27
庆阳泼辣子:【他乡庆阳人的念想】泼辣子将干辣椒磨碎成粗颗粒,保留辣子的口感。再将芝麻、花椒、八角、盐和姜粉和辣面子放在一起,搅拌均匀,放入耐高温的容器内。热后浇到辣面子上,然后搅拌。一碗香喷喷的泼辣子成功,加馍、拌面,异香浓烈!
黄米油糕
黄米
2023-08-11
黄米糕:以熟黄米面包红小豆泥茸,油炸而成,吃时撒少许白糖。外焦里嫩,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甜香可口。
营山油腐
营山
2023-11-30
营山腐:营山腐据传营山油豆腐已有约二百年历史。清咸丰年间,营山县小桥乡街上居民黄文才开始生产油豆腐,同治末年他迁到县城文星街继续经营油豆腐,清末明初,做油豆腐的已发展到十多家,行销省内外,颇负盛名。油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磨浆、压坯、油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
凉州油糕
凉州
2023-07-28
凉州糕:凉州糕是甜食,食者多为老人、妇女和小孩。制作方法是用开水和面(烫面),有的还掺入少许洋芋面,包上白糖、芝麻、红绿丝、玫瑰烊成的糖汁,搁在手心里拍成一两一个的圆形小饼,入油锅一炸,外层炸得酥脆。趁热吸一口,烫、甜、粘,不小心糖汁会溅出来,这时炸糕师傅
傈僳族的麻布衣
傈僳族的布衣
2024-01-14
傈僳族的布衣: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布衣。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
傈僳族的“麻布衣”
傈僳族的“布衣”
2023-12-22
傈僳族的布衣: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布衣。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
建阳麻滋粿
建阳滋粿
2023-06-30
建阳滋粿:滋粿,这一小吃在建阳的历史已无从追溯,至今,它仍以最原始的手工方式进行制作。先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材器皿之中,并用大木锤捶打,在捶打的过程中需要一人在旁不断翻动器皿中的米饭,以保证捶打均匀。不停的捶打翻动,直至成粘稠状,据说,这需要经历千余下的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