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泉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或景点 闽南古早味小吃大全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爬树鸡
2023-11-17
爬树鸡:爬树鸡关于鸡的美食文章,讲得最多的是鸡种的问题,但当大家认准了像清远鸡、海南鸡、湛江鸡等几个鸡种以后;当食肆师傅们对鸡只的烹调方法精益求精以后,我们不禁要问:接下来食肆又会想些什么方法突围而出呢?这不,善于创新的汇景酒家酒家老板就推出了在树上睡觉的爬树
肉夹饼
2023-09-21
肉夹饼:肉夹饼将芝麻光饼掰成两半,夹以红糟熟猪肉,或海苔均可。这种风味小吃流传福州、福清等地,唯平潭肉夹饼具备香、酥、脆优点。
福寿长圆糕
2023-12-01
福寿长圆糕:福寿长圆糕是河北省保定市的传统糕点品种之一,已有百余年历史,主要食材是面粉、鸡蛋、桂花。福寿长圆糕形状规则,色泽金黄,质地酥脆,味美甜香,营养丰富。
“四粒红”花生
2023-06-18
四粒红花生:洮北区盛产花生,主推品种四粒红,该产品个大整齐,颜色深红,咀嚼口感细腻,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含油率高达50%,含蛋白质30%,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主要销往韩国、日本。
樊记腊汁肉
2023-12-30
樊记腊汁肉:陕西西安著名小吃。由樊凤祥父子俩创于1925年。已有70年历史。于1989年参加商业部金鼎奖评选活动,被评为部优产品。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金钱饼
2023-09-12
金钱饼:做法:将绿豆粉、面粉加水和成水粉浆,下平锅中摊(烙)成似铜钱状大小的饼片。可炒、炸、烩、挂箱等,当地有软炒豆饼、香炸豆饼、怪味豆饼、挂箱豆饼,是入馔佳品。典故:传说在清朝道光年间,古洛涧(洛河)大湾,连年饥慌,寿州知府令郑氏为洛涧郡长郑郡令赴任,勤恳为
御面
2023-12-26
御面: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旬邑名特小吃。御面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先将上好的小麦面粉和成团,置盆中反复揉搓水洗,待水混浊后,过滤倒入大容器中,如此反复,直至将面团中的直链淀粉全部分离出来(剩下的为支链淀粉、蛋白质等,蒸熟后即为面筋)。待淀粉全部沉淀后,滗掉多余的
南白、鸭溪凉粉
2023-12-13
南白、鸭溪凉粉:凉粉,并非南白镇、鸭溪镇独产,而遍于全县,不过数南白、鸭溪镇的最好罢了。它的主要原料是豌豆,主要调料是着辣椒和姜蒜。鲜红的油辣椒再加上蒜泥、葱花、姜米及酱醋等其它调料,吃起来麻、辣、咸,香嫩可口,是青年男女特别喜爱的一种小吃。每到春夏,数以百计
二块粑
2023-12-11
二块粑:二块粑自古以来农家每年就挑最好的梗米和糯米,淘洗浸泡后蒸熟,先舂捣如泥,再趁热揉成长方、椭圆、扁圆德形状,凉后即为二块粑。两种米质巧妙混合而来的二块粑,爽口而有弹性,切片之后也是晶莹润泽的一片片。如果说原先的二块粑还像一道小吃,现在它就已然被潮流发扬光
织金荞凉粉
2023-12-10
织金荞凉粉:织金荞凉粉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特色小吃。织金县荞凉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是当地居民必不可少的驱暑小食。荞凉粉是贵州省的一道名小吃,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道小食。全省各地均有荞凉粉,但以织金荞凉粉最具特色。荞凉粉是用荞麦打去壳,干磨成粉按1
玻璃烧麦
2023-12-08
玻璃烧麦:传统小吃。烧麦流行于全国,成都的烧麦具有皮薄馅丰、造形美观、荤素兼备、营养丰富的特点。玻璃烧麦因其皮薄、熟制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故名制法:上等面粉加水调成较硬的水调面团,扯成10克一个的剂子,压扁后擀成面皮,多张面皮重叠,置案边,
荔枝巷钟水饺
2023-12-08
荔枝巷钟水饺:成都小吃荔枝巷钟水饺的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
瑶里柿子饼
2023-12-02
瑶里柿子饼:瑶里柿子饼是景德镇一种可以带走的特产小吃,其特点是柿子饼外观红润,色泽鲜艳,带着浓郁的香味,个大肉厚,味道甘甜,营养价值极高。瑶里柿子饼具有补虚劳不足,消腹中瘀血,涩中厚肠,健脾胃气的作用,同时还能化痰止咳、治吐血、润心肺、疗慢性肺疾引起的心热咳嗽
青海甜醅
2023-11-30
青海甜醅:青海甜醅是青海著名的特色小吃,在高原古城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都能看到独特的民间小吃甜醅。青海甜醅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甜醅,采用青海本地所产的青稞制作而成,而不是糯米。青海甜醅选料精细,青稞粒粒饱满,脱皮洁净,蒸煮适度,酒曲配料适中,掌握温度准确,粒粒白嫩,
百侯薄饼
2023-11-12
百侯薄饼:百侯薄饼,是广东大埔县百侯区传统的汉族小吃。相传清乾隆年间,大埔名闻遐迩的一腹三翰林之一的杨缵绪,官至陕西、西安按察司按察使。杨缵绪及其侍从家属从北方带回家乡四种美点——薄饼、绿豆板、豆子羹、蕨粉粄.其中薄饼经过民间多年的仿制、改进、提高,演变成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