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泰宁红军街 相关景点共 4741
河龙红军兵站旧址
河龙红军兵站旧址
2023-08-03
河龙红军兵站旧址伊氏宗祠位于宁化县河龙乡河龙村上伊自然村(乡集镇所在地)。1933年7月,红军东方军取得泉上土堡战斗胜利,解放了宁化东北片。为加强党对新区的统一领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是月22日决定增设彭湃县(今宁化县安远乡)
巴州红军石刻标语
巴州红军石刻标语
2023-09-20
1.铜岭碑红军石刻标语(巴州区)保护范围:标语东、南、向北外延10米,向西外延至崖壁末端。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2.马家河红军石刻标语(巴州区)保护范围:标语本体向东外延10米至山坡,向西外延20米至马家河边,向南外延10米至小路旁
红军寄养医院旧址
红军寄养医院旧址
2023-06-14
红军寄养医院旧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龙凤塔村横塘湾组。1935年,红二、六军团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前,将23名伤员寄养在桑植县洪家关横塘湾。当地群众将伤员安置在此,为养护伤员,既要与当地武装周旋,又要克服重重困难,为伤员备粮备药,有的利用纺纱绩麻
红军南岔战役遗址
红军南岔战役遗址
2023-06-14
红军南岔战役遗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南岔村南岔渡口。南岔渡口在桑植城北7.5公里的南岔南面,是澧水河上摆渡的码头。渡口地据澧水要津,是解放前上通川鄂、下达津澧的要道
红军101团指挥部旧址
红军101团指挥部旧址
2023-04-04
红军101团指挥部旧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长校村南门头。1931年1月中旬,红12军34师101团(团长杨遇春、政委连勋)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协助福建省委工作团开展工作,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和开展分田、分地运动
高正街
高正
2023-05-14
整条在天心阁出口不远,从头到尾走一趟大概1520分钟左右。地址:长沙市天心区五一商圈高正10号类型:特色街区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烟袋斜街
烟袋斜
2023-03-13
烟袋斜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属西城区厂桥地界。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并有北京北城特点,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
什刹海美食街
什刹海美食
2023-12-03
什刹海美食是北京一条人气小吃美食,以前的什刹海白天还是很清静的,但现在不同了。星巴克、烤肉季、客家人、茶马古道等餐厅在晚上依旧红火,而新开张的九门小吃因汇集了11家由于前门改造而一度告别的老字号小吃店,白天就更是热闹非凡
红军强渡乌江遗址
红军强渡乌江遗址
2023-09-23
1935年1月1日,中央红军从乌江南岸以仅有的一艘船抢渡乌江,奋勇击溃了驻守北岸的侯之担部队,成功地渡过乌江,顺利地召开遵义会议,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
2023-06-03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位于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中共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后,中央决定将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军第7军团改组为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8月10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罗源。12日,在百丈村设总指挥部
蒙顶山红军石刻标语
蒙顶山红军石刻标语
2023-09-12
红军石刻标语蒙顶山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前,有一排鲜红的石碑,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此活动、战斗,石碑上便是邓小平、徐向前、张爱萍、刘伯承、杨成武、肖华等题词的碑刻以及一些红军标语碑刻。2007年6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
2023-09-23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是一个由中央红军干部的家属与部分老弱伤残人员组成的特殊连队,连长陈赓,政委。干部连里有有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博古的夫人刘群先,李德的夫人萧月华,曾三的夫人,曾任国家副主席的母亲邓六金等30名女红军
宁里红军战壕旧址
宁里红军战壕旧址
2023-04-04
宁里红军战壕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1936年10月底,闽中红军游击队从庄边山溪转移到宁里隐蔽,并决定把宁里建成稳固的游击根据地。为抵抗国民党军围剿和保卫宁里,政委刘突军率游击队在宁里后山制高点修建一条战壕,作为游击队的重要军事设施
张城堡红军战斗旧址
张城堡红军战斗旧址
2023-04-18
张城堡红军战斗旧址位于甘肃省会宁县翟家所乡张城堡村东高高山和西庙咀山,分布面积约20000平方米,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中文名:张城堡红军战斗旧址地理位置:位于甘肃省会宁县翟家所乡张城堡村东高高山和西庙咀山所处时代:1936年占地
香港石板街
香港石板
2023-04-23
石板的正式名称为砵典乍,是香港的一条街道,位于香港岛中环。街道连接山上的荷李活道及山下的干诺道中,其中皇后大道中至荷李活道一段由于颇为陡直,故用石块铺盖路面,并设计成一块凹下一块凸起,既方便行人上落,又方便雨水沿两旁泻走,因此人们习惯叫它做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