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泰安市新泰莲花山风景区 相关特产共 148 条
新泰苹果
2023-10-01
新泰苹果:新泰苹果是山东泰安新泰的特产。新泰苹果新泰市唯特果树研究所13507249苹果
新泰花生
2024-01-14
新泰花生:新泰花生具有颗粒饱满、红皮、粒大、含油量高的特点,是别处花生所不及的。出米率在70.2%,含油率在51.2%,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生吃花生对胃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紫癜、高血压也有疗效。新泰花生作为重要出口物资,每年都远销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新加
新泰钳蝎
2023-10-01
新泰钳蝎:新泰钳蝎是利用东亚钳蝎、南阳会全蝎、辽信全蝎提纯复壮后,经多元杂交培育而成的地方品种。新泰地处泰沂山区,泰沂山脉东西绵延,支脉四出,境内大小山头396座。由于山区面大,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生物繁茂,优越的自然环境为蝎子的生长繁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泰芹菜
2023-10-01
新泰芹菜:新泰芹菜为省内特产之一,株高细嫩、纤维少、无渣无丝、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素负盛名。新泰芹菜,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清时选为贡品。集中产区在新泰市市中办事处的尹家庄、赵家庄、明公等村。据土壤普查,产地土壤多为壤土,PH值在7左右,呈中性,且处于汶
新泰红毛山羊
2023-10-01
新泰红毛山羊:新泰红毛山羊是山东泰安新泰的特产。新泰红毛山羊主产于新泰市龙廷镇,主要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区,一般以啃食海拔300600米山草为主,属地方古老品种,市场价格高出其它品种近一倍,目前,新泰红毛山羊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初审。近年来,新泰加大
新泰青山羊
2023-10-01
新泰青山羊:新泰青山羊系泰安市优良羊种之一,为皮肉兼用型羊,其肉性温可补精血,益于肺结核、气管炎、缺铁性贫血、产后虚弱的病人食用,也是生活中食用的滋补佳品。全市各地均有分布,但以新泰市饲养较为集中。青山羊以其耐粗饲、产仔率高而著名,群牧、圈养均可,不择饲料,抗
新泰草猪
2023-10-01
新泰草猪:新泰草猪是山东泰安新泰的特产。新泰草猪有着近千年的发展史,主要生长于新泰、蒙阴交界处的柴汶河上游地区,集中产地涉及东都镇南鲍村等十几个村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养殖方式,形成了新泰草猪独有的品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形体高大,体质健壮,毛色全黑,嘴高长直,耳大
新泰横山丝
2024-01-09
新泰横山丝:新泰横山一带产的蚕茧个大,茧色好,茧层厚,解舒率高。蚕丝色泽华丽,质地柔软,丝细而弹性强,远近闻名。横山丝在明清两代被列为朝廷贡品,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横山丝已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不菲的盛誉。新泰横山丝新泰市横山丝研究所,新泰横山丝,新泰横山丝简介,
新泰花鸡
2023-10-01
新泰花鸡:新泰花鸡是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种,主要产于徂徕山附近的天宝镇,故有天宝花鸡之称。分布于石莱、龙廷、济南等山区乡镇,以其抗病力强、觅食性好、适宜放养、肉质鲜美而深受群众喜爱。60年代,引进了济南花鸡,与当地土种鸡混养,进行杂交,形成了新泰花鸡地方品种。新泰
新泰黑小麦
2023-10-01
新泰黑小麦:新泰黑小麦是新泰市羊流镇1997年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经试种获得成功。在黑小麦引进推广过程中,该产品的特征特性均表现稳定一致,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较强的适应性,适种于黄淮海麦区普通小麦种植田。黑小麦属半冬性,抗寒性高。株高74~76厘米,幼苗
新泰甜山楂
2023-07-04
新泰甜山楂:新泰甜山楂新泰市刘杜镇甜红子山楂协会新泰甜山楂特点:气味清香,口感香甜绵软,香甜中略带微酸,其他地方没有的品种,市场前景很大.甜山楂具有养颜瘦身,女人的减肥片山楂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
新泰大花生
2023-10-01
新泰大花生:新泰建国前就有花生之乡称号,历来是省花生重点产区之一。新泰大花生,具有粒大、色红、皮薄,香、脆、甜和出油率高的特点。建国后经3年对原品种提纯复壮,培育出具有原品种特点的半蔓大花生,果型最长达7厘米,百果重252克,出米率70.2%,榨出的油久放不易
新泰优质瘦肉型猪
2023-10-01
新泰优质瘦肉型猪:新泰优质瘦肉型猪是以当地母猪为母本,以大约克夏、长白公猪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以横交固定后选育而成的地方良种。该猪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肉质醇等优点。建国前,新泰市原有猪种为华北型黑猪。建国后,新泰市曾先后引进10多个优
新泰宫里土豆
2023-10-01
新泰宫里土豆:宫里土豆,已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20世纪60年代前,古老的农家品种因病毒退化严重,逐渐被新引进和新育成的品种所代替。目前,宫里土豆的主要种植品种有鲁引一号、津引一号、荷兰七号、东农303。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多吃土豆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
新泰密刺黄瓜
2023-10-02
新泰密刺黄瓜:新泰密刺黄瓜是由新泰市西张庄镇孟村农民张连方、张凤明父子根据当地农家品种固有的优良性状,经过反复实践选择培育出的早熟、高产、抗病、耐低温的新品种。1955年,张凤明和其父亲在田间耕作时,偶然发现有比一串铃旺盛的新单株,根据经验判断,张凤明父子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