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泰常观 相关信息共 5054
于都紫阳观
于都紫阳
2023-11-13
紫阳,原址于都县城东门外,始建于隋朝名清华道观,唐代改称紫阳,明代高道赵原阳真人曾在此处修道。长春派开宗祖师刘渊然真人曾师从赵原阳真人,居于紫阳修道。紫阳在文革期间被毁,旧址被民居所占。2006年11月,后经正一天师道林罗妙道长发心筹资异地修建
清都观
清都
2023-08-12
清都位江西省吉安县永和乡桐木桥村。创建于南唐年间(937—975),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11.68平方米。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春,清都三字为66岁的苏东坡北返游永和时手书
观沟溶洞群
沟溶洞群
2023-06-08
沟溶洞群沟溶洞群位于郧县城关镇桑树垭管理区沟村境内。溶洞群内由四十八个大小不等的溶洞组成,其中主洞有三个。三个溶洞呈斜三角形排列,洞内景致别巧,各具特色。居中的一个溶洞稍浅,但内有一裸体的观音像,惟妙惟肖,故当地人把三个溶洞合称观音洞
奉仙观
奉仙
2023-09-02
奉仙,金至清时期古建筑,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区北海办事处三庄村,创建于唐代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因殿中有一荆木梁,故俗称荆梁。奉仙原有建筑很多,占地60余亩,由于种种原因,现仅存山门、玉皇殿、三清大殿、碑亭、东西4座配殿
望天观
望天
2023-09-19
望天位于苍溪北部,山势巍峨,奇峻秀美,远远望去,象一列向前奔驰的火车头。它常年云雾笼罩,夏季一雨成秋。望天最低海拔400米,最高峰为1200米,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望天正面、左面、右面为笔直的山崖,猿猴难攀,后面与连绵起伏的山王顶相依
赤松观
赤松
2023-06-12
赤松,又名赤松子坛,始建年代不详。据传太虚真人赤松子曾于此峰仙人洞中修行。神农时天下久旱不雨,大地枯竭,万物凋零,赤松子在飞来石上设坛为百姓祈雨,雨立降救天下苍生于倒悬,百姓为纪念他立庙祭祀,每遇大旱人们前往祈之多有灵验
仙都观
仙都
2023-08-11
仙都位于位于南城县西郊,距县城建昌镇4公里,也称麻姑庙,1992年重建,整个园林建筑占地万余平方米,是一座典雅、古朴的仿古建筑群,主要建筑有三清殿、元君殿、偏殿、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的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碑亭以及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澳门、新加坡、日
徽县泰湖风情园
徽县湖风情园
2023-03-16
湖风情园位于县城南2公里处,是徽县实施南拓北延战略,打造两山一水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的重点项目。总体开发思路是:在充分考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原甸子河水库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将其建成以生态为特色,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景观优美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之山西常家庄园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之山西家庄园
2023-12-18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之山西家庄园:众所周知,汉民居最土豪的庄园当属——家庄园,是被称为儒商世家的榆次东阳镇车辋村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家庄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车辋村,距离山西省会太原市中心38公里,距榆次17.5公里。车辋由
宝珠观
宝珠
2023-09-06
宝珠位于黄姚镇姚江与珠江口处,因建于宝珠山旁而得名。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年(1524),清乾隆九年(1744)和光绪二十年(1864)两度重修。分上下两殿,皆雕梁画栋,石刻石柱、硫璃瓦盖;殿内壁画栩栩如生。门前有一对石狮镇守
龙泉观
龙泉
2023-07-07
柏洼山位于中阳县城东五公里处,洼内松环柏抱之中有一处依山而筑的古建筑——龙泉,距今至少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山上建筑可分为昭济圣母庙建筑群和真武庙两组,共有殿堂楼阁60余间,占地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
红岩观遗址
红岩遗址
2023-09-19
红岩:故址在红岩小学,离兴马3公里。传说此庙,原先准备建在庙梁上,在立庙的前一夜,正梁落在红岩下的荆棘蓬上,只好把上面的建庙材料也同样放到下面重整庙基,建成一座四水归堂的庙宇。因为位于红岩下,所以,取名红岩。庙周翠柏丛生,不入林不能见庙
白鹤观遗址
白鹤遗址
2023-07-29
白鹤遗址位于芜湖市无为县,年代为商周、秦汉、唐。2019年,白鹤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庭观
金庭
2023-07-21
金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东三十五公里处的金庭乡。原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故宅。五世孙王衡于此舍宅为修炼,称名金真馆,后改称金真宫;唐高宗时赐名为金庭。中文名:金庭地理位置: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金庭乡景点级别:省级门票价格:10~15著名景点:放鹤亭
建泰独立团游击战遗址
独立团游击战遗址
2023-04-04
独立团游击战遗址金铙山位于泰宁县大龙乡铙山村。1931年6月,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又调集国民党军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军队,开始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这时候,毛泽东签署了第三次反围剿总动员令,红军主力千里回师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