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洪钧故居及庄祠 相关信息共 7500
王文明烈士纪念亭及故居
王文明烈士纪念亭故居
2023-09-11
王文明烈士纪念亭故居是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琼海市嘉积镇东风路,故居座落于琼海市阳江镇益良村。管理单位是琼海市民政局。中文名:王文明烈士纪念亭故居地理位置:琼海市嘉积镇东风路
洪口区公所旧址
口区公所旧址
2023-09-19
口区公所旧址位于通江县口镇口场社区居委会,年代为195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2019年,口区公所旧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口区公所旧址,口区公所旧址简介,口区公所旧址巴中市通江县口区公所旧址旅游指南
洪水泉清真寺
水泉清真寺
2023-04-19
水泉清真寺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安县水泉回族乡洪水村。距西宁市30多公里,该寺以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雕刻工艺建筑艺术而闻名遐迩,是目前青海省著名的古代清真寺文物旅游景点。水泉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后经5次扩建,其中以清代乾隆年间扩修工程形成现在规模
汉阴书院及三沈故居
汉阴书院三沈故居
2023-04-18
汉阴书院三沈故居时代:清地点:汉阴县城关新街保护范围:(1)书院(三沈纪念馆):东至政府围墙,南至学校教学楼、住宅楼北侧,西至新街街中,北至和平街街中地段。(2)三沈故居:院落围墙内。建设控制地带:书院A区四周外延10米
洪村
2023-11-14
村——清朝赐名长寿古里。离婺源县清华镇12公里,婺源北线的景点之一。按《村谱》记载,村始建于北宋初,是姓聚居的村落,处在狭窄而曲折的山谷,周围群山环绕、溪水潺潺,风景秀丽。民风纯朴,是一个让你心灵静息,适合发呆的地方
丘浚故居及墓
丘浚故居
2023-09-11
丘浚故居墓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金花路和秀英区海秀镇水头村丘海大道南段东侧。丘浚,字仲深,号深庵、玉峰、琼山,别号海山老人,琼山府城镇下田村(又名朱桔里,今名金花村)人,是我国明代中叶的理学名臣、15世纪的杰出学者,他同海瑞被称海南双壁
王船山故居及墓
王船山故居
2023-06-11
王船山故居墓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衡阳县曲兰乡,此为清初思想家王船山的纪念建筑。故居为王船山自败叶庐、观生居之后自置的隐居处,命名为湘西草堂。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茅屋3间,中为堂屋,左为住房,右为书房
洪林寺
林寺
2023-05-29
林寺位于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杜楼村。年代为清。林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林寺,林寺简介,林寺商丘市睢阳区林寺旅游指南
广州洪圣庙
广州圣庙
2023-11-07
长洲下圣古庙,位于珠江下游进出广州南北两河道交汇处的黄埔长洲岛下村,处黄木深水湾西部南岸,故老传闻,该岛四面环水,村民谒拜南海神,往返竟日,交通欠便,更由于古代中外航船,下碇与此,船员登陆祈祷南海神庇佑,海不扬波,贸易兴旺,并在洪福市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干部扩大会议旧址——洪祖正故居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干部扩大会议旧址——祖正故居
2023-04-03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干部扩大会议旧址祖正故居位于晋江市英林镇埔顶寮村路沟路3号。1947年1月12日,中共闽浙赣区党委作出《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的决定》。随后,全省各地区纷纷开展爱国游击战争
洪山鸡
山鸡
2023-10-22
山鸡:随县山鸡是我国名贵的三黄鸡种之一,源于大洪山山脉北麓,当地群众依据对黄羽、黄喙、黄胫鸡的爱好,经长期选择培育而逐渐形成,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山鸡属蛋肉兼用,具有易育肥、皮薄、肉嫩、味鲜和杂交效果良好等优点,是优质鸡生产的宝贵资源,分布于湖北省随
林氏家庙及林乔樌故居
林氏家庙林乔樌故居
2023-06-23
林氏家庙林乔樌故居位于潮安区庵埠镇宝陇村,时代为家庙明清,故居明。2006年,林氏家庙林乔樌故居被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林氏家庙林乔樌故居,林氏家庙林乔樌故居简介,林氏家庙林乔樌故居潮州市潮安区林氏家庙林乔樌故居旅游指南
雷国光、唐钧毅革命烈士纪念碑
雷国光、唐毅革命烈士纪念碑
2023-06-26
雷国光、唐毅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江谷镇镇郊哈乸头山,建于1950年,2008年12月重修。坐西南向东北。建筑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碑身铺石米。碑台正面有雷国光和唐毅的事迹简介
邓龙光故居(云门祠)
邓龙光故居(云门
2023-06-28
云门,座落于茂名市茂南区镇盛镇白沙茅朗村,原是国民党35集团军司令邓龙光兄弟为祀奉其祖父邓云门所建,始建于1935年,至1936年春竣工。1986年8月21日云门被茂南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茂南府198613号)
言子故居及墨井
言子故居墨井
2023-10-22
言子故居墨井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言子巷15号、17号。据唐陆广微《吴地记》载常熟县北一百九十步有孔子弟子言偃宅,中有圣井,阔三尺,深十丈,即系春秋时孔子弟子言偃的故居,言子后裔世居于此,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宅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现存东西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