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济南古八景是哪八景 相关特产共 7500
固原红鸡
固原红鸡
2023-07-30
固原红鸡:地域范围宁夏固原市的西吉县、泾源县、隆德县、原洲区产区,彭阳县的12个乡镇,即交岔乡、小岔乡、罗洼乡、冯庄乡、王洼镇、草庙乡、城阳乡、红河乡、白阳镇、新集乡、孟塬乡、城镇特定品质固原鸡宁夏的一个较好的优良地方鸡种,具有耐粗饲、宜放牧、活泼好动、体
官垌草鱼
官垌草鱼
2023-07-22
官垌草鱼:官垌镇历史上属广西博白县管辖,称石梯山,清咸丰年间又称内安定堡,1953年8月才改属浦北县至今,浦北小窝流水养鱼的主要起源地。早在清代,官垌当地居民就已开始在溪边挖窝筑塘,放养草鱼苗,素以小窝养大鱼著称。官垌草鱼就是因主产于官垌镇特定的流水养鱼而
福善藤编
福善藤编
2023-07-06
福善藤编:福善藤编川南独有的一种工艺。福善岩上有专门从事藤编的藤藤匠,在山中采集一种土藤也叫耳藤,去其叶和皮部之后,晾干呈灰白色,具有很好的韧性。工匠们就是用这种晾干后的藤,在用水竹打好的骨架上精心编制,做成各种各样美观、实用、环保的椅子、沙发、茶几等生活
阚疃板鸡
阚疃板鸡
2023-12-02
阚疃板鸡:阚疃板鸡,也叫阚疃脆皮鸡,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镇的传统特色美食,始创于清朝时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凭借着鲜、香、嫩、脆的特点而闻名,也是亳州传统名吃之一。阚疃板鸡选鲁、豫、皖中原土养雄鸡为原料,用祖传秘方加二十余味名贵草药调配,以优质千年泉(建
大京枣
大京枣
2023-10-16
大京枣:大京枣称蓼花,依据一种植物花草的形状制作的。在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就有大京枣的记载,为当时京城(今开封)一著名糕点师的杰作。流传至今,由市第一食品厂和老宝泰、五福、三阳观等著名老店生产。大京枣以优质糯米、糖粉、饴糖、植物油等为主要原料,
石码肉粽
石码肉粽
2023-09-14
石码肉粽:石码肉粽粽子我国人民喜爱吃的民俗米制品,有碱粽、咸粽两种。碱粽即甜粽,用糯米拌食用碱而成。咸粽有肉粽、菜粽、豆粽等五、六种。粽子称角黍。据载,战国后期楚国政治家、大诗人屈原(前340至前277年)在官场屡被贬职放逐,于农历五月初五之日再次被贬逐湘
金钱饼
金钱饼
2023-09-12
可炒、炸、烩、挂箱等,当地有软炒豆饼、香炸豆饼、怪味豆饼、挂箱豆饼,入馔佳品。典故:传说在清朝道光年间,洛涧(洛河)大湾,连年饥慌,寿州知府令郑氏为洛涧郡长郑郡令赴任,勤恳为
大浮杨梅
大浮杨梅
2023-08-27
江南杨梅的发源地,称杨梅为吴越佳果。大浮杨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有乌梅、白荔枝、大叶细蒂等10多个品种。成果有只止渴开胃、益气生津等功效。无锡人还喜食酒浸杨梅。以杨梅浸酒,兑少量红糖,可去湿、止泻、消暑、御
云耳
云耳
2023-08-19
云耳:云耳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又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
尼雅黑鸡
尼雅黑鸡
2023-08-01
尼雅黑鸡:尼雅黑鸡新疆和田民丰县的特产。尼雅黑鸡的登记保护区域民丰县,民丰县称尼雅,地处新疆和田地区的东部,有和田东大门、和田桥头堡之称。在精绝国(今称尼雅遗址)发现的黑鸡的毛和骨,说明了早在1750年前就有黑鸡的饲养。目前已经制定了《民丰县尼雅黑鸡保种场
常乐蚕丝
常乐蚕丝
2023-12-01
早在2500多年前,常乐人已经开始种桑养蚕、抽丝、织绸,常乐的丝绸以洁白、亮丽闻名国内外,当时常乐的丝绸就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的。
上巴河莲藕
上巴河莲藕
2023-10-20
上巴河莲藕:上巴河莲藕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上巴河镇的特产。上巴河莲藕表皮白色,滋润如嫩玉,且无铜锈斑纹,储藏十天半月色泽不变。生吃,嫩脆香甜多汁;熟食,妙而不黑;炖吃,易烂而汤味醇厚纯正。团风的藕主要产于上巴河镇马家坎一带。上巴河为河道,全镇范围内冷浸田、烂
林河酒
林河酒
2023-10-13
林河酒:林河酒厂生产的林河大曲、林河特曲、林河XO等系列产品,用小麦、大麦、碗豆定比制曲,高粱为料,古井汲水,泥池发酵,沿袭混蒸老五甑及低温入窑,长期发酵,香坯回池,缓慢蒸馏,然后量质摘酒,按质并坛,分坛设卡,分级陈化贮存,精选优质勾调而成。它保持了林河
卡卓刀
卡卓刀
2023-07-09
卡卓刀:卡卓刀全藏区生产刀剑较长时间的一个家族,现已有五代人的历史,历经一百多年。卡卓祖师用他一生的心血试验出一套打制刀剑的錾钢药水,并打制出了削铁如泥的刀剑,作为传家信物,立有家规每代只传一人,绝不外传。有干将莫邪剑,今有藏家卡卓刀。卡卓刀及卓玛刀采用家
甘肃黄花菜
甘肃黄花菜
2024-01-02
甘肃黄花菜:黄花菜,又名金针菜,称忘忧。湖南、浙江、四川、湖北、江苏、甘肃、陕西七个省为主产区。其滋味鲜美,荤素兼优,菜汤皆宜,且又有消食,利湿热之药理作用。甘肃省庆阳、平凉、陇东等地的黄花菜质量名列全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