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浙南革命委员会和浙南红军游击队成立旧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中共蓝塘小组、蓝塘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旧址
2023-06-19
中共蓝塘小组、蓝塘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旧址位于紫金县蓝塘镇广场路16号。1937年1月,共产党员潘祖岳受中共广州市外县工作委员会的派遣,返回紫金家乡重建党的组织。潘祖岳回到紫金后,在县立第二小学(今育新中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建党工作
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家新屋)
2023-09-10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家新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家新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家新屋),龙山县革命委
闽北独立师游击队活动旧址
2023-04-04
闽北独立师游击队活动旧址普照寺位于将乐县古镛镇新路村附近的九仙山。1937年3月初,马长炎、黄立贵各率闽北红军独立师第2纵队一部和第5纵队在将(乐)泰(宁)建(宁)游击根据地会师
红军村和红军墙
2023-06-10
红军村和红军墙红军村位于严塘镇湾里村。1931年4月,县苏维埃政府迁此,同年冬撤离。其标志性建筑为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该建筑系民房,前后2栋,中有天井2个,有房间24间,建筑面积808平方米,砖木结构,风火垛饰以彩塑
龙岩县军民祝捷大会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遗址
2023-08-05
龙岩县军民祝捷大会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遗址位于龙岩市和平路,1927年福建省防军混成第一旅旅长陈国辉建。军民祝捷大会旧址位于公园西北侧,为一广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1929年6月19日,红四军第三次攻克龙岩城后,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九连山游击队总部旧址
2023-06-20
九连山游击队总部旧址位于和平县青州镇永丰村斋公背。1947年3月,中共九连工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建立九连游击根据地,组织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开辟新的游击区。接着,九连山游击队总部成立,总部设在青州斋公背,严尚民任书记,魏南金、钟俊贤、曾志云为委员
南兜游击队旧址
2023-11-15
南兜游击队旧址位于南兜唐氏宗祠左侧南兜游击队纪念馆内,仅留土筑小瓦房一间,四周夯土墙,搁檩做法,长7.8m,宽4.3m,乃游击队开会、活动地方。南兜地下党游击队成立于1948年,属中共林(林森县)连(连江)罗(罗源)沿海地区工委领导
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烈士陵园
2023-04-12
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烈士陵园距涪陵城区38公里,地处涪陵区罗云乡。陵园占地面积10亩,绿化面积约4000平方米,环境舒适宜人,园内有陈列室、纪念广场、纪念碑、烈士墓、浮雕墙
仙游游击队集结地旧址
2023-04-04
仙游游击队集结地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何麓村顶洋自然村。1930年10月中旬,仙游游击队攻打善化民防团后,在善化街上,打出绣有斧头镰刀的红旗,再从容撤离,经鲤鱼岭等地在榜头镇何麓村集结,尔后越过何岭关,行军到钟山麦斜岩寺,在此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108团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
2023-09-21
沿河土地湾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谯家镇白石溪土地湾,距县城约45公里,占地1200余半方米。旧址后依群山,前临碧溪,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由举人田太俞所建的木质结构平房,后其子孙世袭居住
红军第108团旧址
2023-08-02
红军第108团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麦斜岩。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07团在莆田建立后,中共仙游县委也开始走上创建红军队伍的道路。同年9月,中共仙游临时县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10多支长,组建了一支红军游击队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
2023-10-19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湖畔的金仙寺内。1942年8月,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开展灰色隐蔽斗争的指示,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在金仙寺成立,何克希任司令,连柏生任副司令,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刘亨云任参谋长
中共即墨县委成立旧址
2023-05-01
中共即墨县委成立旧址位于即墨市华山镇,年代为1939年。2015年6月23日,中共即墨县委成立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即墨县委成立旧址,中共即墨县委成立旧址简介,中共即墨县委成立旧址青岛市即墨区中共即墨县委成立旧址旅游指南
赣东北特委、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
2023-08-10
赣东北特委、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即市区乐平市政协所在地。乐平是赣东北苏区的门户,土地革命时期。为了扩大革0据地,1930年8月20日,在方志敏同志率领下,红军一举解放了乐平城,从此,乐平的革0据地迅速扩大,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实现全县一片红
宁里红军战壕旧址
2023-04-04
宁里红军战壕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1936年10月底,闽中红军游击队从庄边山溪转移到宁里隐蔽,并决定把宁里建成稳固的游击根据地。为抵抗国民党军围剿和保卫宁里,政委刘突军率游击队在宁里后山制高点修建一条战壕,作为游击队的重要军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