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游家书房 相关信息共 7500
罗家大垸
大垸
2023-06-09
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罗大垸,又称新屋垸,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三省垴风景区,四面环山。罗大垸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整个建筑群南北长168米,东西宽48米,共有99间房,建筑总面积8064平方米
濮家墩遗址
墩遗址
2023-06-01
墩遗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大王乡林楼村濮家庄。为一台形地。南北长65米,东西55米,高8.3米。文化层厚5.1米,海拔25.4米。为新石器时期遗址。1985年5至10月间,安徽省地市文化部门三次勘查,确定为濮墩遗址为新石器时期遗址
潘家湾蔬菜
湾蔬菜
2023-10-21
湾蔬菜:近年来,潘湾镇以蔬菜作为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大力实施蔬菜富民、蔬菜强镇战略。2010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6.9万亩,复种面积25万亩,年产蔬菜55万吨;创产值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8%;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45元,其中蔬菜生产为农民提
黄平革家蜡染
黄平革蜡染
2023-12-14
黄平革蜡染:黄平的革家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并使其成为革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革妇女以蜡染做主要装饰,她们的头巾、围腰、窗帘、衣服、裙子、旅行包都是蜡染制成,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床单、包袱、书包、桌布等也都使用蜡染;就连背孩子的背带也是
彝家回锅蛋
回锅蛋
2023-11-27
回锅蛋:在凉山,回锅蛋几乎是大大小小彝族风味餐馆里必备的彝菜肴。我第一次吃到回锅蛋,也就是在这样的彝饭馆里。没错,乍一听名字,第一反应联想到的是我们平常经常吃到的回锅肉。这回锅蛋和回锅肉有什么关系?好奇之心,驱使我在回锅蛋刚端上桌,刚刚落定之时,就忍不
杨家埠风筝
埠风筝
2023-10-08
埠风筝:中国是风筝的故乡,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潍坊是发明风筝和放飞风筝最早的地方之一,而杨埠风筝是潍坊风筝的一支独有流派,甚至可以说是主要流派。它与杨埠年画一样,在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都凭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有了一席之地,堪称寒亭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2023-09-16
镇特色生态农业旅游区位于国道318线上乐至县童镇的群乐、乐善和伍家寨三个村,童距离乐至县县城14公里。童镇特色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主要以现代生态家业示范基地为主
何仙姑家庙
何仙姑
2023-10-27
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姓何名琼,是增城小楼人,庙为祀奉何仙姑而建。庙宇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正堂供奉樟木雕塑的何仙姑像,左边墙壁有一幅八仙浮雕,右侧有一口天花井,名仙姑井
鲍家花园
花园
2023-10-18
花园位于棠樾牌坊群边,为人工开发的景点。主要有盆景园(含精品园、流派园、山石园)、大草坪、入口广场、广场鸽、徽文化展示馆(书画名家真迹、文房四宝等)、四季花园(植物景区、春厦秋科各色植物观赏区)、乡土花园(黄山地区特色植物)、茶园坡、松林坡、观鱼池、游乐湖
房家遗址
遗址
2023-08-19
遗址位于房家村东南约30米处,东西约300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经钻探文化层深约1.4米,包含物有红烧土颗粒、草木灰、青砖块等,地表遗物较多,采集到的标本有泥质灰陶瓮口沿、盆口沿、板瓦、灰陶器残片、红陶器残片等
沈家花园
花园
2023-03-29
花园位于南桥文化广场北侧,区人大常委会大门(解放中路502号)大院内,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奉贤全县留存至今唯一的一座园林。园主沈梦莲本是一名船夫,靠0贩盐发迹,后受清廷招抚,先后任水师缉私营管带、松江军政分府统领、江苏省水上厅厅长等职
张作霖家庙
张作霖
2023-03-26
张作霖庙坐落在辽宁省北镇市高山子镇赵家村,始建于1923年,1925年竣工,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围墙用青砖砌成,筑有城墙式垛口,四角有瓮圈型的双层炮台,东西有大门和边门。现今院内仅存有两块曾经断成几节,后来又修复在一起的石碑,及石碑前的两个斗式旗杆
孔府家酒
孔府
2024-01-10
孔府酒:产地:中国山东烟台。特点:色泽金黄,晶莹透明,优雅柔和。功效:适量常饮该酒有耐寒提神、解除疲劳、帮助消化、治疗伤风及轻微吐泻、防止霍乱的功能。工艺:金奖白兰地采用优质葡萄经压榨、发酵、蒸馏而得的原白兰地为主,加入部分由葡萄皮、甘蔗红糖发酵蒸馏的白兰地
邓家祠堂
祠堂
2023-09-19
祠堂位于关渡乡天井村三社,由邓姓人自建。该房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房屋造型别致,堂、屋正房厢房形成三叠,高低错落有致,正堂屋上翘角飞檐,穿木斗拱,房梁彩绘、墨笔题款清晰可见,四根大柱撑起房檐檩子,壮观别致。喜上眉梢、福禄双全、双龙捧寿等绘画雕刻随处可见
白家坡苗寨
坡苗寨
2023-09-23
坡苗族村寨位于罗甸县逢亭镇,1999年白坡被省政府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演出队曾多次参加县、州演出,表演的芦笙技艺和民族风情舞蹈,以其独特、古朴、粗犷的风格和豪放的民族风情享誉全县,充分展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