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渼陂红二十军成立旧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鄂豫皖省委、陂安南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06-09
鄂豫皖省委、陂安南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省委旧址群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刘家湾。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西征后,重建的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在此办公。陂安南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占店镇庙嘴湾村,1931年中共鄂豫皖分局决定在此建立陂安南苏维埃政府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2023-06-13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街道办事处。年代为1935年。2019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石塘红十军指挥部旧址
2023-08-10
位于瑶圩乡万石塘村。万石塘是乡里具有悠久历史的大村,村内遍布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红军楼原名冠美祠,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石结构。1932年7月下旬,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赣东北省军委书记邵式平先后三次到万石塘视察
芦山红四方面军旧址
2023-09-11
红四方面军旧址(芦山县)保护范围: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军部驻地、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旧址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军部驻地保护范围外延20米;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保护范围外延10米
红二军团政治部旧址(龙堰峪刘氏宅院)
2023-04-09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二军团政治部旧址(龙堰峪刘氏宅院)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年代为1935年。2019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二军团政治部旧址(龙堰峪刘氏宅院)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二军团政治部旧址(龙堰峪刘
红二军团兵工厂旧址(肖家峪肖家老屋)
2023-04-09
红二军团兵工厂旧址(肖家峪肖家老屋)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年代为1928~1935年。2019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二军团兵工厂旧址(肖家峪肖家老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二军团兵工厂旧址(肖家峪肖家老屋),红二军团兵工厂旧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
2023-06-14
1935年9月开始,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蒋介石乘红二、六军团陷入较为孤立的时机,调集了140多个团30多万人的兵力向湘鄂川黔革0据地展开大规模围剿
红十五军成立纪念碑
2023-06-09
红十五军纪念碑坐落在大别山脉的黄梅县境内大河镇吴祥村牛头山,占地60亩,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省政府在当年的诞生地修建了红十五军成立纪念碑
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部旧址(双溪桥谷氏宗祠)
2023-04-09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部旧址(双溪桥谷氏宗祠)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年代为1935年。2019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部旧址(双溪桥谷氏宗祠)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部旧
西陂交通站旧址(世德堂)
2023-08-05
西陂交通站旧址(世德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7。西陂交通站旧址(世德堂),也叫林氏下祠堂,清康熙十七年(1678)建成,坐西南朝东北,土木结构,单进廊院式,通面阔26.4米,通进深19.3米,占地面积580平方米
“二七”陂头会议旧址
2023-08-13
二七陂头会议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江西省吉安县南的陂头。二七会议旧址是一栋前后两进的梁家宗祠,座西向东,分前后两栋,中有2.2米宽的走方廊小院,为砖木结构。二七会议现保存完好,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收入《中国名胜辞典》
鳌头抗日自卫队成立旧址
2023-06-26
鳌头抗日自卫队成立旧址位于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鳌头村。鳌头抗日自卫队成立旧址以抗日烽火为主题,通过图文、实物等展示高要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顽强的抗日武装斗争的事迹
全南县第一党小组成立旧址
2023-08-13
全南县第小组成立旧址年代为1928年8月,位于全南县社迳乡老屋村曾屋村小组。2018年12月4日,全南县第小组成立旧址被公布全南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南、西、北面外墙向外延伸5米,东面外墙向外延伸4米
红二军团总部北邑碉楼岗哨旧址
2023-05-05
红二军团总部北邑碉楼岗哨旧址位于昆明市富民县永定镇北邑村委会北邑村。1936年4月10日,红二军团从嵩明的阿子营一带向昆明挺进,旁晚突然向西进入富民地域,殿后的六师十八团成为前锋,军团总参谋长李达随十八团行动,路上李达交代任务:六甲战斗打得很艰苦
漳浦县委成立旧址
2023-08-07
0漳浦县委成立旧址位于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庵仔自然村马坪中心校。大革命失败后,漳浦一批0人李联星(时任0闽南特委委员、0福建临委执委)、陈元宰等在马坪镇后康村的马坪育才学校以教学为掩护,宣传革命道理,整顿农会组织,发展农民入党,成立党支部